大沽口炮台沦陷前的对比照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大沽口炮台坐落在海河入海口,是当时的京津门户,海防要塞,从明朝开始便在这里设置重兵把守。1817年清朝在大沽口建设了两座炮台,分别坐落在海河两岸,分别成为南炮台和北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这里又紧急新添建了3座炮台。
战火开始前挺立的北炮台一角
1856年英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味的寄希望于和谈,无坚决抵抗的决心。5月20日上午8点,英法公使向清军发出最后通牒,限令清军在两个小时内交出炮台。在遭到拒绝后,10点英法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发起进攻,炮台守军进行了英勇抵抗。11点,北炮台火药库中弹爆炸后被英法联军攻陷。驻守在南炮台的潭廷等人选择了仓皇逃窜,自此大沽口炮台守军全面崩溃,炮台沦陷。随后英法联军进逼天津,迫使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下了《天津条约》。
大沽口南炮台全景
战死在北炮台的清军士兵
被严重摧毁的北炮台
英法联军攻陷后的北炮台全景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