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湿疹频发,湿热体质该如何调理?祛湿清热一样都不能少

大家见过臭水沟吗?可能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见得较多。又脏又臭,水面上还不时冒几个泡,仔细一瞅,沟里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呢。这一画面,恐怕很多人见了都避之不及吧!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蕴积在体内的湿热之邪,其实就相当于人体内的一条“臭水沟”,人会因此变得脏兮兮、油腻腻,继而生出各种各样的怪病。可见,湿热,就是疾病孕育孵化的温床。

当你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和、食欲下降、心烦焦躁等症状时,都可能是体内“湿热”在作怪。

湿、热是外邪致病的两个重要因素,四季均可发病,并可发于人体各部,遍及脏腑、经络、肌肉、皮肤、下阴等。

湿热的主要表现

第一是重,头重如裹、四肢重,身体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

第二是浊,感觉不干净、不清爽。小便浑浊,大便稀溏沾盆,女性白带多且有异味。

第三是腻,自觉脸上像涂了一层油,舌苔也是黄腻厚重的,伴有口气。

湿热体质常见疾病

痤疮、湿疹、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盆腔炎、胆囊炎、尿赤尿痛、有脚气等。

想要祛除湿热,先得明白湿热体质是怎么形成的。

湿热浅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五脏当中最怕湿的,而现代人,就擅长给脾找湿。大人也好,小孩也罢,肥甘厚腻、生食冷饮,全碰了个干净。试想想,那么多食物堆积在胃肠道里,发酵、发热,脾胃的负担就会加重,久而久之,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受损,水湿就会驻留体内无法正常排出,时间长了,脾胃不就被湿热困住了嘛!

湿热为何如此难祛?

所谓湿热,就是湿和热两种邪气的结合体。

治湿本来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湿气再加上热就更麻烦了,以至于古人形容湿热为“如油裹面”,意思是说湿热就像油和面混在了一起,二者很难被分开。

首先,湿和热这一对邪气,性质上是相反的。一个是水,一个是火。现在水和火搅在一起,水没法把火浇灭,火也不能把水烧干,它俩就这样胶着在一起。要清热,就得用寒凉,那就难免会加重水湿;要祛湿,需要温热,又会助长火热邪气。

其次,湿热邪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黏腻,比单纯的湿邪更黏。打个比方,假如单纯的湿邪,是一碗糖水,它摸上去,是会有一点黏腻的感觉。这时,如果在糖水下面再加上一把火,很快,糖水被熬成糖浆,就会变得非常黏。内生的湿热邪气,就有点像糖浆。

湿热二邪在人体内相互矛盾,且黏腻难分,所以想要祛除它,难度就比较大了。

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湿和热混杂在一起,看似难以分解,其实理清要素、抓住要害,便可一击而中。要祛湿热,需做两手准备,祛湿清热同时进行。

首先要养脾,改善脾虚,帮助其恢复运化水湿的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红豆、薏米、芡实、莲子、山药等。

同时开始清热,可以吃一些有清热功效的食材,如百合、冬瓜、马齿苋、绿豆等,也可在药方中搭配知母、黄柏、黄芩等清热药材,但注意不宜过多,因为湿气产生的本质是脾虚,清热药材大多苦寒,苦寒之药,脾虚的人本就不耐受,如果用的过多,会伤及阳气,变成寒湿。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个“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食疗方:【马齿苋绿豆薏米汤】

原料:

马齿苋一小把,绿豆25克,薏米25克,红枣3颗,适量冰糖。

做法:

①先将绿豆、薏米浸泡30分钟;

②然后将泡好的绿豆、薏米和红枣倒入锅中,煮30分钟;

③加入马齿苋,煮10分钟,加适量冰糖即可。

要改变湿热体质,更多的需要我们从生活习惯入手,少吃甜腻食物、生冷食物,少饮酒,这些都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导致脾胃虚寒。另外,也要尽量避开一些潮湿的环境,不穿潮湿的衣服,下雨天少外出,尽量避免湿邪对身体的侵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内的湿热是日积月累而成,所以要想祛除它,也必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可能是几年,也有的人一生都在和湿热作斗争。

但是,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爽靓丽的身体,势必要和湿热斗争到底!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