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帖聚合四: 关于双星新材的成本端和周期性 最近大伙都在聊化工进入顺周期,对 双星新材 的影响也有各...
最近大伙都在聊化工进入顺周期,对双星新材的影响也有各种讨论,到底如何影响我们还是要从双星的原材料结构及其行业供需情况以及双星的产品端供需及价格两方面来看。
薄膜产品的主要化工原料是PTA和MEG,其中PTA占接近80%成本影响,因此主要关注这个原料。PTA的用途主要是生产化纤,作为薄膜用途的需求只占8%不到,也就是说薄膜价格和供需对PTA不构成影响,纺织服装需求和原油及PX成本决定了PTA的价格。
多年来PTA价格一直疲软主要是纺服需求不振,全球需求每年也就3-5%增长,4300多亿的市场维持了好几年。2021年同比2020年当然会大幅提升10%以上,但其实是因为去年整体纺服需求暴跌了将近20%的基础上回归而已,比2019年仍然是要差不少,受到疫情余波影响,估计还不到4000亿。新凤鸣这种化纤加工厂的毛利基本上还是惨兮兮没法看。反过来看这个新增PTA装置,那真是黑压压一大片,预计2021年整体产能要增加近30%,1500万吨产能,年年都这种产能高增长,需求没增长。现在原油成本上来了,加工费宁可打对折都提不上价,社会库存同比去年同期还翻倍了,压得这加工厂难受。
总结来说,对双星新材毛利率有影响的上游原材料PTA今年估计还是会弱势运行,这个弱势就在一季度末二季度逐渐开始的产能装置上马开始逐渐显现。这里的弱势并不是说不涨,而是由于PTA过剩产能和弱纺服需求格局,其涨幅完全可以被薄膜企业接受、传导下去。
那么双星的薄膜产品价格趋势到底怎么样?首先比较明确的是就算价格不变,双星从低端膜切高端膜调结构的步伐已经加快,今年八九成收入都是高端功能膜贡献是稳稳的,这就是一大块收入增长,至于下游的行业市场是否能消化,本人之前的帖子讲过,容纳一个120-150亿营收的双星是妥妥的。其次,关于产品定价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一部分是技术门槛,但短期内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是否可以充足供应,Bopet在去年经历了一波紧平衡,虽然今年会有不少普膜产能上马,但高端功能膜的产能瓶颈依旧,这类膜的研发扩产时间可能以3-5年计,根本不可能在本周期实现快速扩张。这给了现有头部企业产能一个很好的释放和定价空间,而且对于大客户而言,功能膜占其产品成本往往只有5-8%,价格根本不在乎,在乎的是性能稳定、供应量保障、是否还有新产能供他在疫情恢复周期中进行生产扩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回升期最怕供应链掉链子。所以,在这一后疫情阶段,能否起量是业绩释放的充分条件。双星在今明两年都有充裕的产能爬升规划,与市场需求契合,为公司扩大市占率获得了先机。看看其他膜企业产能,都是洒洒水,上下游也不是一体化,产品系列缺胳膊少腿,你咋看嘛……
公司的定价一般都是季度性调整。看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做一个最保守的假设,公司至少有能力以去年Q4为基础,让客户接受一个至少以原油价格变动幅度或者PX链平均价格变动幅度为依据的调价(其实客户也不在乎),同时我们分析了PTA的价格波动在这个链条中又是最弱势的,所以实质上石化的顺周期,带给双星的其实是一个量利齐升的利好影响。再有就是,老吴家确实有先见之明,去年存了一堆低成本原材料(参考公司半年报存货分类),看量可以消耗一个季度,差不多用到公司产品开始调价。
最后聊一句,看公司发展历程,吴家父子俩扎实肯干,加回一些非经常性因素,公司业绩其实每年都是2位数增长的,说是行业龙头不为过(说不增长或者业绩不稳的都是不看年报了不做功课的懒汉,没资格评论此文)。过去每一轮融资都踩在资本市场和业绩的趋势上(60亿融资你也得融得到),让公司负债低现金流好,去年产品验证业绩开始加速成长的时候遇到成本端价格低,今年扩产加速正好又遇到化工顺周期和产品端需求回升。我只能说运气有时候也是一种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