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几十万汉人遭遇的一场鲜为人知的大屠杀!

大众通常认知中,汉人被视为人口众多的多数族群,中国其他各民族被视为“少数民族”。然而,当情势一旦发生变化,汉人变成了“少数民族”,下场又将如何?青史为鉴,一百多年前的“外蒙古独立运动”,给了我们明确而清晰的答案。

公元1912年开始,外蒙古针对境内汉人的这场种族清洗,将占当时外蒙人口总数15%以上的汉人族群,屠杀、清洗、驱逐殆尽。

公元1911年12月,清朝灭亡时,在沙皇俄国的策动,外蒙古喀尔喀地区的宗教事务首领,藏族血统的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博克多格根,宣布“蒙古独立”,自封“额真汗”(即“日光皇帝”),建立了实为沙俄帝国的傀儡政权“大蒙古国”(又称“博克多汗国”),并得到沙俄的武器支援,迅速组织了近代化军队,和沙俄军队合兵,并向漠西蒙古(今新疆北部)和漠南蒙古(今内蒙古)大举进犯。

阿尔泰山麓附近的科布多地区,是连接新疆和外蒙的战略要地,首府科布多城常年驻守着清朝军队,城中有大批汉人商人来往行商,更有许多汉人失地流民来此定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所以城北建起了关帝庙,城东南建起了先农坛,城东六十里屯田处,有山川风云雷雨坛,其标志建筑都是汉文化风格,形如汉人在漠北地区的一大聚居点。

1912年5月,“博克多汗国”叛军5000余人,会同大批沙俄哥萨克骑兵,历时两个多月,攻破科布多城后,进行了疯狂血洗,将整座城市杀得血流成河,白骨成堆,惨死的汉人平民和妇孺老幼,高达3000余人,昔日大清镇边重镇,竟成鸡犬无声的荒凉鬼蜮。

接着,叛军乘胜攻打新疆的阿勒泰地区,被时任新疆督军的杨增新将军,倾尽全省财力,组织近代化装备的新军击退。

1912年底,叛军又在沙俄军队策应和大批武器支援下,大举南下,一度夺取了内蒙古地区的多个战略要地。

“博克多汗国”侵夺最大地域:

北洋政府则从北中国各省集结了步骑兵四万余人,出动大量火炮,方将叛军击溃。随后和沙俄缔约,名义上取消了“外蒙独立”和“博克多汗国”,改为实为俄国控制的“外蒙自治”。

1919年,乘着沙皇俄国政府被推翻,北洋政府一度派徐树铮率部收复外蒙古,废除此前和俄国的相关协定。然而,在中国军阀混战的局势下,徐树铮部很快便率军南返,留守的4000兵力则被流窜至此的白俄军队击败,至1921年7月,外蒙古的实际独立遂成定局,并在二战后获南京国民政府承认。

从此,漠北草原那片曾属于中国的宝贵国土,何等山川壮美,何等绿草如茵,皆就此失陷。

而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的,这场在沙皇俄国策动下,历时近十年之久“外蒙古独立运动”,同时也是对当地汉人居民的种族清洗和大屠杀。

在清朝统治期间,大量汉人平民定居于外蒙首府库伦,当地光是汉人开设的商铺就有557家,从事商业的汉人为16115人,经营手工业的土木工匠约3500 余人,金矿煤矿工人大约5600余名。

此外,在库伦以北,还有8000多名汉人工匠在当地金矿淘金,更有大批汉人失地农民,在当地耕种荒地。预计整个外蒙境内的汉人总人口,不少于15万人,占其总人口的20%以上。

根据当时资料记述,从公元1912年至公元1913年,除却恶行昭彰的科布多大屠杀外,外蒙叛军从宣布“独立”到向西、向南的侵攻过程中,更是“抢劫商富,搜杀汉人,焚烧房屋,至为惨毒”,即使对所遇蒙古牧民,也同样将其牲畜“尽掠所有”,其一路所经之地,更是“路无行人,鸡犬无存”。

即使遭遇这等惨毒境遇后,在名义上取消独立的“外蒙自治”期间,根据1918年时的统计,当时外蒙总人口64.7万人,汉人仍有约10万人,仍旧占了15.4%。

然而再看看后面的统计结果:

1969年:外蒙总人口118.8万,汉人725人。1979年:外蒙总人口159.4万,汉人344人。1989年:外蒙总人口204.4万,汉人247人。

何等触目惊心!

1920年,当外蒙叛军攻陷库伦时,留守北洋军向北溃逃至恰克图,叛军又开始了对境内汉人的新一轮清洗和大屠杀。向南逃回内陆的几条道路更完全被叛军封死。

走投无门的汉人百姓,约有四万多人以难民身份,跟随北洋军北撤至恰克图,其中财力相对宽裕的两万人,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达黑龙江和满洲里地区。没钱买车票的贫穷汉人两万余人,则从此滞留在俄罗斯境内。

而剩下的那五万多汉人,绝大部分被屠杀,剩下的则被强制剥夺所有资产,成为当地蒙古人的奴隶,从事最低贱的职业,饱受欺凌和歧视。

有一种说法流传已久,一直到1950年后,新中国驻蒙大使仍能看到一些在荒僻地区的汉人遗民,他们坚定相信着自己此生经历的,只是一场分裂国家的叛乱,一心企盼着中国政府出兵营救他们。也是在驻蒙使馆的交涉下,才终于为这些逐年减少的“725人、344人、247人”们,争取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通过这段不堪回事的历史事实,也足以证明:

正因为汉人为中华民族之主体,为中国之不可动摇的基石。因此,彻底清除汉人这个中国主体民族在当地的存在,也是任何一个边疆地区妄图分离中国,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一旦世事风云变幻,当汉人在某个边疆地区失去了优势数量地位,沦为少数族群后,在民族分裂势力的屠刀下,同样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下场堪忧,不忍卒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常识,太多习惯于族群优势地位的汉人完全不懂,可对另一些人,却是从骨子里便刻骨铭心。

事实上,比之外蒙古汉人的境遇,辛亥革命期间,还曾有过一次类似的未遂图谋。

随着革命军迅速光复南方各省,满清江山危如累卵,某些顽固派满洲官僚,和禁卫军的年轻旗人军官,以及八旗学堂的年轻旗人学生,召开秘密会议。

这些人不甘心坐以待毙,丧心病狂地制定了一个“屠京计划”,就是打算杀光北京城的所有汉人,以防他们成为南方革命党的内应,然后席卷数百年积蓄的财富,占据东北三省,尊奉满清皇室,重建一个旗人为主体的新满清帝国,事如不成,便索性举族自杀。

民部尚书桂春,为此图谋,还专门调派外三营八旗兵2000余人入城,试图取代京城内汉人警察的执法权。

【桂春,富察氏,字月亭,满洲正蓝旗人。……闰六月代民政部大臣,任上募旗兵数千,欲代京中汉籍警察,倡屠城之议,为最后之一搏。袁氏起,寻被黜。与良弼等谋宗社党,皆不成。民元后,郁郁而终。】

【八旗学堂学生及旗制处人员联合禁卫军密商,“汉人排满势甚汹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将京中汉人屠尽”】——《申报》1911年11月2日。

【署民政大臣桂春调外三营旗兵2千人入城,取代汉族警察,欲逞其凶。】——《辛亥革命回忆录》第8集,第487~488页。

好在此事牵涉甚广,走漏风声,被朝中汉人官员及时发觉,同时满清王朝首脑如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首相庆亲王奕劻等,面对革命风潮,也都是一些但求富家翁待遇的庸碌之人,断无努尔哈赤、多尔衮等先祖那般的残酷铁血,京城的几百万汉人百姓,才算是躲过一场终极浩劫。

只是风声一起,便足以令这些汉人百姓惊恐交惧,丢弃产业,纷纷出逃了。这就是几百年积郁的民族仇恨和隔阂之深,并非是读史论史时装鸵鸟视而不见,就等于不存在的。

无情的历史上一次次证明了,也唯有首先注重和保障主体民族的地位和利益,才是解决边疆和民族问题的根本。

青史无情,掩卷长叹,

惟愿天山瀚海,戈壁朔漠,皆能重新沐浴华夏文明的昌隆与荣光,

惟愿神州大地重现汉唐煌煌盛世、声雄万邦的景象,

惟愿每个中国人不分族群信仰,都能在一个统一安宁而富庶的国度里,永远和睦相处做手足兄弟,再也不做兄弟阋墙,亲痛仇快之事,再也不被外人欺侮侵凌。

写文不易,若您喜欢,请轻轻一点下方栏,支持原创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