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医务社工试点,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

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教委等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岗位设置人才来源专业人才的晋升渠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其发展的保障机制等重点内容。

为民哥小知识~
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

医务社会工作者有哪些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是聚焦解决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并接受过专业训练、有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的全职工作人员。

近年来

北京市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实务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总体看,该领域基础较为薄弱,制度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社会认知度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在制度层面予以支撑,以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助力新时代不断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意见》的出台将为北京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1

2020年

北京市将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2

2020年至2022年

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岗位,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
3
到2025年
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公共卫生机构探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形成可推广模式。

接下来,北京市将按照坚持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坚持专业定位、多元探索;坚持循序渐进、融合发展的原则,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充分发挥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共同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配备使用和激励保障。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深入探索专业社会工作与医务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路径,着力培养一批既懂社工专业知识,又懂医学常识的复合型人才。

加大医务社工宣传力度

打造医务领域社会工作特色品牌和先进典型,着力提高医务社工的社会认知度。

坚持问题导向

逐步破除医务社工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心培育医务社会工作科学发展,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编辑:尹利  吕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