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朱棣一脉对边军体制的调整与管理失策

中国历代王朝同北边的匈奴关系都一直打打和和,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明朝建国朱元璋曾先后进行了八次北伐,但始终无法彻底击败北元以收复漠北,此后朱元璋设了九大塞王统辖漠南诸营防御北元,这九大王包括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的辖区其实就是后来九边的辖区。九大塞王在大明初期统辖漠南诸营对防御并震慑北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维护了大明边境的安宁。

朱棣继位后开始了对大明边军的第一次大调整,首先,朱棣自身便是九王之一,造反成功的他知道九边诸王的权力以及漠南诸营的战斗力,朱棣一生都害怕其他人造他的反,为了断绝后患,不让其他八王学习他,朱棣下令将剩余八王南迁,典型的就是被朱棣忽悠着平分天下的宁王朱权被迁到了南昌。八王内迁后,由于朱棣对待北元的军事态度是主攻,为了集中兵力北伐,朱棣也不断的裁撤漠南诸营,大宁卫被赏给兀良哈,导致辽东与宣府大同的联络断绝。东胜卫被裁撤,导致原本处在第二线防御的大同被推到了第一线,而朱棣一生北伐并没有解决北元,反而导致边境原有的防卫体系被打乱,同时朱棣下令内陆的军队都要轮流戍边,从此边兵逃亡的人数逐渐多起来,为大明灭亡种下了祸根。

宣德时期,边防体制再次遭到破坏,而且从根上发生坏死。宣宗首先裁撤了开平卫,宣府也被从防御二线推到防御一线,此时北元不断的通过漠南诸卫所旧地威胁大明,但宣宗对北元战争取胜掩盖了大明边军体系存在的问题。而边军的屯田制度也被废除,宣德、正统两帝重用太监,分驻各边镇的太监、军官都争相侵占屯田,让边军为他们耕种,屯田制破坏的同时导致边军逃亡愈发严重,很多驻军早已不是满员状态。看过电视剧《大明劫》的人都知道,当时孙传庭到达陕西(延绥镇又叫陕西镇)后发现军队欠饷,武器缺失,且兵员并非实额满员,但是当地豪族仗着朝中有人却占领了大片军田。

至明孝宗时期,为了重塑边境防线,历史上出名的九边重镇正式被设立,包括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镇。但此时大明的边防线已是按照后朱棣时期的防线确定的,宣大依旧是被推到了第一线,但孝宗毕竟用一种权威的方式确定了九边的地位。但是当时户部尚书叶淇的盐商纳银换引、太仓供粮的政策导致边地日见荒芜,边境的粮价越来越贵,边军用粮也越来越困难。明武宗以后,边将冒饷,边兵逃亡之类的事已司空见惯,边备彻底废弛。

到了天启皇帝时期,辽东女真崛起,为了对抗女真,辽东变成了对抗最前沿,虽然此前军备废弛,军队欠饷。但是此时魏忠贤却可以出来另辟蹊径,他虽然没有办法阻挡边地屯田制的崩塌和边军人心的溃散,也没办法改变孝宗时期盐商纳银换引、太仓供粮的政策。但他可以出奇招,你南方盐商粮商不是不纳税不给边军供粮了吗,好的,我原政策不动,但我开新税种给你加税,不交我就抄你家,所以在魏忠贤的维持下,早已体系崩塌的边军仍然可以在辽东屡克女真。

但随着崇祯即位,年轻气盛的崇祯只看到了魏忠贤如何弄权,却没看到这个烂到骨子里的大明,没看到魏忠贤勉力维持大明边军的军心有多么不易,此时大明账上虽然躺着330万军队,其中边军70万,其他北军60余万,但是这个数字怕是打个对折都虚的厉害,而且南军中诸如宁南伯左良玉账上的70万军队也并非死心塌地忠于大明。在东林党人的忽悠与逼迫下,魏忠贤卒。大明最后的裱糊匠没了,此时的大明其实只能等死了。袁崇焕虽可以守一阶段,但他的能力比起熊廷弼等人尚有差距,而且他本身投靠于东林党,所以他无法从根上解决军心问题。西北李自成造反后,西北诸镇早已形同摆设,无力镇压,即使是孙传庭坐镇后,看到明军现状,也只能无奈的硬上,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亡。

很多人将大明的灭亡归于天灾,认为当时气候异常,到处闹灾,所以国力不振;也有很多人将大明的灭亡归于东林党人,认为他们误国误主。但事实上,无论大明是否有天灾,无论大明是否有东林党。大明的灭亡都是必然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边防军,再有钱又有何用?所谓的繁华也会转瞬间被彻底摧毁,北宋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大明后期皇帝及重臣都无人正视边军的问题,有没有东林党皇帝和大臣都看不到边军的问题,唯一在尽力充当裱糊匠的魏忠贤也只能是修修补补,东林党只是提前结束了裱糊匠的性命,将问题再次放大出来而已,并不能改变最终结果。

所以无论何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来说,稳定的、有效的边防体系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国家的最强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