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知县买了个陪嫁丫鬟,没想到,丫鬟竟是前任知县的女儿

有个知县为了女儿出嫁,买了个陪嫁丫鬟。一天晚上,这丫鬟在院子里,一边干活一边小声哭泣。知县见此,便上前问是为何。没想到,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丫鬟竟然是前任知县的女儿,结局令人慨叹。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话说,这知县名叫刘良,40多岁的时候老婆去世,膝下又无子。家里只有一个年仅8岁的女儿香香,和一个奶娘。
平时办完公务后,刘良在家里闲来无事,便会教香香写字读书。虽然这家里只有3人,冷冷清清,不过父女俩倒也是其乐融融。
刘良上任多年,未曾克扣过半分老百姓的银子,因而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敬重。可天有不测风云,这天县里的粮仓不知为何失火了。
当时正逢乱世,粮仓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上面听到消息后,派人下来处理此事,按律来说,这刘良监管不力,应当立即处斩。
可刘良是个贤人,名声在外,很多同僚很钦佩他,便都一同上奏,请求饶他一命。当地百姓听说此事后,亦自愿联名上书。
上面看到奏折后,虽怒气未消,但看在刘良是个贤臣的份上,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随即削了他的职位,让他赔偿1500两银子。
可刘良是个清廉之人,哪里有那么多银子可赔。上面派人下来追逼,刘良变卖家私,郁郁成疾,忽一日,呜呼哀哉了。
刘家仅剩的女儿香香和奶娘,在刘良去世后,少不得落在牙婆手里,换作银子赔偿粮仓损失……
却说,本县有个叫贾昌的商人,早年遭人陷害,问成死罪在狱。幸好几年前遇上了新上任的知县刘良,这才把冤情给洗涮了,贾昌因此感恩戴德。
这年,贾昌在外经商,回家一趟,恰好就听说了刘县令的事,当即买了棺木,为他殡殓。而后,又听说刘家女儿和奶娘落到了牙婆手里,便凑了银子上门赎人。
自从父亲刘良死后,香香一直哭哭啼啼的。今日又不认得贾昌是什么人,觉得被他买去,以后少不得做个下人,一路痛哭不已。
奶娘见她如此,劝慰道:“小姐,此次你到贾家去,比不得在老爷身边,若是整天哭哭啼啼的,以后肯定会遭骂的。”香香听了这话,这才小声啜泣,悲从中来。
贾昌领着二人进府后,对夫人说道:“此乃恩公刘良的小姐,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当年若不是恩公在,我现在已然不在世。今日见了小姐,如同见恩公,不可怠慢。”
贾家夫人点头称是,贾昌又道:“以后若是有刘家亲族来访,就送回去,尽我一片报答之心。若是没有,待刘小姐长大,选个好人家嫁过去。”
香香听此,这才明白了,连忙上前道:“奴家卖身在此,为奴为婢,理所当然。蒙恩人抬举,此乃再生之恩。乞受奴一拜,收为义女。”
说罢,香香跪下便拜。贾昌连忙让夫人将她扶起,道:“在下乃贩夫走卒,怎敢妄自尊大。小姐暂屈居寒舍,只当宾客相待。”
香香听此,再三称谢。贾昌随后又吩咐家里人,称香香为刘小姐。而香香则称贾昌夫妇为贾公贾婆,自此就在贾家住下了。
却说,这贾夫人本不是什么好人,起初见香香长得好看,自己膝下无女,便有意招之为女儿。如今收养不成,心里便有些不快。
时日久长,贾昌对香香很好,连出门回来的时候,第一句话都是问香香可好,而不是问自己的夫人。
贾夫人日渐升起了妒意,此后常常趁贾昌外出经商的时候,让香香的奶娘去干杂活,还弄了些女红给香香做。
香香住在别人家里,自然无二话。贾夫人见她二人如此,变本加厉,让家里的仆人只给她俩剩饭剩菜吃。
奶娘见贾夫人如此,便对香香道:“要不等贾公回来,咱们告诉他?”香香制止了,道:“能在此居住已经不错了,何必让人家夫妻不和。”因而二人从未告诉过贾公此事。
可日子久了,总会漏出破绽。这日贾公在外归来,瞧见奶娘比上次瘦了不少,又瞧见她偷偷抹泪,心下生疑,便暗中观察。
这才得知二人过的日子就像丫鬟一样,贾公甚是恼怒,便与老婆闹了起来。老婆自觉不是,不敢与贾公闹太久,便不言语了。
此后,贾公因牵挂香香,便有一年多不外出经商,留在家里。贾夫人便与香香、奶娘二人重归于好,相忘于无言。
光阴似箭,很快5年过去,香香长大成了个貌美少女。贾公见此,便放出消息要给她找个好人家,可就是一直没有找着。
这一年,怕家里的生意弄没了,贾公不得已出门,让老婆好生照看香香。可这刚走,贾夫人憋了一肚子气,便出在二人身上。
见香香如此貌美,贾夫人怕丈夫动心,一不做二不休,找了个机会把香香和奶娘一同卖了出去。恰好县里的李县令要嫁女儿,需要一个陪嫁丫鬟,便把香香给买了。
香香到了县令府邸,做了丫鬟。这天晚上,打扫庭院的时候,香香望着昔日父亲种下的枇杷树,不觉眼泪直流。
李县令恰好经过,觉得奇怪,便问其缘故,这才得知她是前任刘县令之女。李县令当即与夫人商议,将香香收为义女。
一年后,李县令又找了门好亲事,把香香当作女儿嫁了过去。此后,香香过得甚是幸福,把李家当成娘家来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