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挖坟掘墓,探究灵魂
最近在看鲁迅的著作《坟》,才知道鲁迅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文学,也包括生物学、科学、地质学、医学、哲学等等很多很多的领域。
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著作,首先奇在名字上面,名字叫做“坟”。而中国人向来是比较忌讳讲死、坟、霉运、输、晦气等等有关词汇。而鲁迅直接将这样一个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个字来作为一本书的名字,可见他的特立独行。
之所以叫做“坟”,按照鲁迅的意思,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与当时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相关的,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呼吁大家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他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过了若干年后,这些社会问题解决了,针对这些社会问题而写文章都已经不合时宜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这本书就像一个坟墓,就是埋葬这些针对社会问题有感而发的作品的坟墓。
“坟”的另外一层意思,算是对逝者的纪念,逝者已矣,但是通过坟可以激起人们的怀想。这些文章毕竟是当初花了一定的心血来写的。所以不妨为他们立一个坟墓。聊表纪念。同时也表明它们曾经存活过。
内容上来看,《坟》里面所有文章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一定的社会问题而作的,因此都带有启蒙的味道。比如说第一篇《人之历史》,讲的主要是进化论,当时进化论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这种生物学发展理论也是当时社会改良学的一个理论基础。鲁迅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普及进化论。
第二篇《科学史教篇》则注重传播世界上科学发展的历史,向国人介绍科学,而科学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个旗帜,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民国学者们未尝偏废,一手一个,左右手同时高举。
第三篇《文化偏执论》主要是对古今中外整个的文化发展历史进行对比分析,当然其中也包括哲学,主要是哲学的思想。核心是宣扬民主。其中有一句名言:“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立人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尊个性而张精神,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四篇是《摩罗诗力说》,主要是介绍文化,鲁迅比较喜欢这篇文章,多次提到说如果《坟》本书还有点意义的话,那么意义就在于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诗人,而这些诗人是鲁迅在结集出版《坟》的时候还不为当时社会所重视的,恰恰是这些诗人,都是英雄和猛士一样的伟人,具有改良社会的崇高理想,充斥慷慨激昂的深情,比如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果戈里、莱蒙托夫等等一些大诗人。
以上四篇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坟》在1926年结集出版,这时白话文已经普及,并普遍为公众所接受。作为新文化的斗士,白话文的先驱,鲁迅还把四篇文言文写成的理论文章放入这本书之中,可见他对这四篇文章的喜爱。
剩下的文章,基本都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有感而发的。比如:
《我之节烈观》,讲的虽然是妇女的节烈,针对的是封建的夫权,是对当时社会上男女不平等关系的一种抨击;
《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仿佛只是一篇做父亲的指南,但是针对的是封建的父权,从父权专治这个问题出发,然后来讲社会改良;
《娜拉走后怎样》是一个讲稿,讲的是婚恋问题,从婚恋问题直接找到了社会的根源,对女性的苛责和专治,提出了独立的首要条件是经济自主;
《未有天才之前》讲的是天才培育,而更多的是讲天才所需要的土壤,对新生事物的扼杀和否定,对不成熟事物的批判和打击,至今似乎还有依然存在,这其实根植在人性的土壤深处;
《说胡须》虽然讲的是胡须,但是讲的其实是民族问题;
《论照相之类》,虽然讲的是照相,从一个侧面切入给人的劣根性照相,处处都带着刺。
处处带着刺的文章,如《从胡须说到牙齿》,真的是毫不避讳地把男人的丑态表现了出来,讲到胡须,就能想到嘴巴,能想到嘴巴就能想到肚子,能想到肚子就能想到肚子以下的部位。表面上道貌岸然,肚子里全都是男盗女娼。当然,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在于当时的学潮,含沙射影的虽然只是一小类人,但是看书的人都不免惴惴,仿佛是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一样。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的第五部分讲到了他和章士钊之间的一些纠纷。当时鲁迅是在教育部任职做佥事,同时兼职做教授。因为学潮的原因被主政教育部的章士钊开除。鲁迅绝非隐忍妥协息事宁人的主儿,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被章士钊开除之后,竟然大张旗鼓的起诉教育部,和教育部打官司,并且在这篇文章中指名道姓的讽刺章士钊答诉状前后颠倒的逻辑错误,极尽嘲讽。
如果一般人被单位开除,充其量是发几句牢骚;如果单位好欺负且欺负得起的话,也可能会打打官司,但以一个人之力,来抗衡一个北洋政府的直属部门,与虎谋皮一样的反抗,即使是时过境迁的现在,想一想都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坟》中有两篇文章比较让人感兴趣。第一篇是《论雷峰塔的倒掉》,因为听说雷峰塔的倒掉而写下的散文,怒睁的双眼变成了月牙,嘴的棱角也变得舒缓,减少了几分剑拔弩张,读起来非常的美,无怪于这篇文章会被写进会被选进中学教科书。
中间讲到了白蛇和许仙的故事,以及法海对他们的干涉,而他后来法海被玉皇大帝追究责任,逃进了蟹壳儿之内,变成了蟹和尚。最后一句话特别耐人寻味:“莫非,他造塔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在这里,就揭示了鲁迅的一个主题:封建时代在造一座封建制度之塔的时候,即使再完美,再能够镇压住善良的人民,但是塔终究是要倒掉的。
另外一篇文章是《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听来的一个说法,雷峰塔倒塌主要是因为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雷峰塔上的砖块有辟邪的作用,于是这个人偷一块,那个人挖一块,雷峰塔的砖被拿走的太多,破坏严重,就轰然倒塌。通过这样一个事例,鲁迅分析这种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盗寇式奴才式的破坏,生活在其庇荫下的人为了私利而肆意损坏公众的利益,即便是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依然有这样偷挖国家柱石的人存在;另外一种是建设者的破坏,破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先进的好制度。归根到底,雷峰塔必然要倒掉。但是鲁迅先生也说:“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
不知道当初的雷峰塔究竟有没有倒塌,反正现在依然有一座雷峰塔矗立在西湖十景之内。鲁迅也实在“可恶”,连近百年之后的人都讽刺。但是现在的人也有现在人的法宝,第一种是置之不理,毕竟现在看鲁迅文章的人确实是不多了,他的杂文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进入了“坟”中;第二种是加以装扮,要么装扮成凶神恶煞的偏执狂,要么装扮成风趣幽默的普通老头,总之是让人看不出他本来的面目,更不用说心中的思想。这样的伎俩,也不就是PS技术嘛,几分钟的事情。照片照片,即便是熟人也照样骗。
还有一篇文章让我想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韩寒的一篇文章。当时写的是《杯中窥人》,讲的是一杯水中放入一个纸团,这个纸团浸水之后不停的变化,通过对这一过程的顺次描述,来揭示人生的各种状态。以前我以为这是韩寒同学的独创。但是如果仔细看鲁迅的《说胡须》,就会发现,这套路完全是学习鲁迅的。
《说胡须》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很小的事件,就是鲁迅拿起剪刀剪了自己的胡子尖儿,从这个很小的事件分析了胡子尖儿上翘、胡子尖儿下垂背后的历史原因、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心态。鲁迅的这篇文章视野更加开阔,几乎是放眼古今中外,在内忧外患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来看国人保持自尊的一种心态。
纵观《坟》这部著作,就可以看出其实它还是具有“呐喊”这样一个特征的,《呐喊自序》中鲁迅讲当时的文学是须听将令的,文学要为当时解决社会问题服务,所以说鲁迅的这些文章在选题上基本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在每篇文章之后,类似于拿着大喇叭高喊一声:我这篇文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大家要怎么怎么样做。卒章显其志。
从艺术手法上面,虽然《坟》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07年到1926年长达19年之间的一些作品。但是个别文章从艺术手法上还显得有些生涩,并没有达到圆融、贯通、混融、空明澄澈的境界。
2019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