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宋词第一人的精品

我们这个系列叫“爱唐宋词”,但提起“词”这种文学体裁,它真正大发展的时代是宋代,所以我们平常多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开始读真正的“宋词”,就是公元960年北宋建国以后的词作。
提到宋初词作,就必须要提一下王禹偁(“偁”读如称),因为现存的“宋词”,排在第一首的,就该是他的词作《点绛唇》,他是真正的“宋词第一人”,大部分以时间序列为依据的宋词选本,这首《点绛唇》都排在第一首。
(韩敏画王禹偁像)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人(现在属山东省),太平兴国八年(“太平兴国”是宋太宗年号,即983年)的进士。授武成主簿。到端拱初年(“端拱”也是宋太宗年号)召试,直史馆,迁知制诰,判大理寺。据载,他遇事敢言,三遭贬斥,作《三黜赋》以见志,王禹偁极有诗才,他学杜甫、白居易,因此,文风朴实平易。
看他的生卒年月,他出生时,宋还没有立国,李煜还是南唐国主,所以,说他是“宋词”第一人,是因为他赶上了恰当的“时代机遇”。他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现仅存词一首,这就这首《点绛唇》,全词如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王禹偁何时写的这首词,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显然,他写词的这个时间点,他正有着无法实现的抱负,以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只是他把这些情绪,埋在了清丽的江南雨景之中了。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风景是没有情绪的,有情绪的是人。雨当然不会有恨,云也当然不会有愁,此时的词人,是有着一肚子恨与愁的人。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尽管烟雨满目,江南依旧是江南,这里的风景依然佳丽无比。这是因为江南景色早就在词人的心里形成了心理投射,江南总是美的。
(清丽的江南风光)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在一片愁云恨雨之下,江南的水村渔市依然炊烟袅袅。虽然这缕炊烟非常细小孱弱,甚至也是孤单的,但它依然传达出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道。这味道,正是词人心底缺少的,他太需要世间的温暖了。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就在这样的心绪情怀之下,词人看到了高空结伴而行的雁行,看到了每一只大雁坚忍不拔的决绝,它们刺破浓云密雨时的坚决与果敢,它们对自己行迹的认知、对未来的使命感的认知,让词人感动与认同。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这最后三句,显然是词人冲口而出的,人的一生应当做些什么,我的一生应当做些什么,在这一刻,谁能理解!这里的情绪很集中,也很复杂,孤高、清冷,但也有忧郁与伤感!他恨世间知音稀少,他愁绪难平;他也恨自己没有双翅,他也愁当下之时世,自己无法展翅高飞。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凭栏远眺,心绪难平。表达这种情绪的词,宋词里还有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情怀是相通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所用意象基本相同,略有不同的是,王禹偁是含蓄的临栏长叹,一腔凄然愁闷之情;辛弃疾则是看刀拍栏,直抒胸臆,一片金戈铁马之声!一个隽永深沉,一个畅达豪放!
当然,诗无达诂,两人的词没有高下之别,只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怀有差异,这是他们不同的人生境遇与格局决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