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良:“跑”的奔跑义来源考
载《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第35-39页,引用请依照原文
“跑”的奔跑义来源考
曾 良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汉语表奔跑义的常用词“跑”,其音义来源不明,这里试加探讨。从汉语历史词汇角度看,“跑”来自“䞯”“赴”,有多种异写;“赴”有多个义位,在句子的组合关系中,其中一个义位发展为“跑”,用义素分析法能表述得更清楚,并分析了语音的可能性。“跑”表示奔跑义元代开始有较多的可靠用例,唐代的语例不可信。
关键词:跑;音义来源;演变;波
汉语词汇史是研究汉语词汇历时变化的一门学问。探讨词的历时演变轨迹,因涉及古籍文献语料众多,有一定的历史时代跨度,而且往往不单单是词义问题,还常常与词音、字形的变化有瓜葛。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假如一个个词的历史清楚了,整体的汉语词汇发展史就会清晰了。如果从词汇史的角度看,现代汉语中还有不少词语,特别是我们一些常用的词语,它是怎么来的,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对一些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发展脉络进行微观探讨,很有必要(另可参蒋绍愚[1]、汪维辉[2])。奔跑的“跑”,上古用“走”字。上古汉语“步”“趋”“走”是相对待出现的类义词,《释名·释姿容第九》:“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丁声树先生曾说:古代慢慢走叫“步”,快快走曰“趋”,跑(比“趋”更快)叫“走”①。那么,现代汉语奔跑的“跑”又是来自哪里呢?它不是没有源头可追溯的,这也是汉语词汇史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奔跑的“跑”来自“䞯”“赴”,有多种异写
我认为,后世的奔跑的“跑”来自“䞯”“赴”。《乾隆大藏经》第四十三册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七《十种力品第十五》:“䞯疾畅达,至无上道,长乐法乐,是曰精进。”卷末《音释》曰:“䞯,芳遇切,急疾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十“乃䞯”条:“上音乃。《考声》云:惊也,往也,至也。《说文》阙。下音赴。《苍颉篇》:䞯,奔也。与赴字义同。或作讣也。”“䞯”或写作“报”。《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同急疾也。”《礼记》“毋报往”的“报”,玄应或引作“䞯”,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未孚”条:“又作䞯,同,芳务反。《礼[记]》云:‘无䞯往。’郑玄注:孚,疾也。《广疋》:䞯,行也。”同前卷十三“孚谴”条:“字体作䞯,同,芳务反。《礼记》:‘[无]䞯往。’郑玄曰:䞯,疾也。《广雅》:䞯,行也。下去战反,谴,责也。”《说文》“报”字段玉裁注:“又叚为赴疾之赴,见《少仪》、《丧服小记》,今俗云‘急报’是也。”或作“
”,《说文》:“
,疾也。从三兔。阙。”段注:“《玉篇》《广韵》皆曰:急疾也。今作䞯。《少仪》曰:‘毋拔来,毋报往。’注云:报,读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按:赴、䞯皆即
字,今字
、䞯皆废矣。”段玉裁认为“
”是本字,此字或讹变为“
”,《字汇·比部》:“
,疾也。”“䞯”“赴”“
”“报”并通①,段玉裁在解释“
”字形“从三兔”说:“与三马、三鹿、三犬、三羊、三鱼取意同,兔善走,三之则更疾矣。”又如三牛为“犇”,故“
”由此派生出后世奔跑的“跑”。从佛经看来,还可写作“孚”。或作“䟔”,《说文》:“䟔,趣越皃。”段注:“趣,疾也。小徐作‘趋’,䟔与赴音义略同。”《龙龛手镜·足部》:“䟔,芳付反,行急。”这些古注材料说明,“䞯”“孚”“报”“
”等均可写作“赴”。不可否认,从“䞯”的急疾义发展到后世的“跑”,在词化模式上有些变化。
二、“䞯”“赴”演变向“跑”的语义分析
讨论由“䞯”到“跑”的演变过程,我们落实到词的义位来考察,可能会比较好说明这个问题。“䞯”这一词的众多异写,以下我们用常写的“赴”字来表示。我们用义素分析法来体现“赴”这一词,具体展示奔跑义的来历,后世不过另用“跑”这一字形表述而已。“赴”的词义可分析为:[位移] [急疾] [到/往],在具体句位中强调的重点不同,会影响词义。我们略举以下例子:
(1)《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注释:“赴愬,跑来告诉〔你〕。”
(2)《列子·汤问》:“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3)《列子·力命篇》:“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
(4)韩愈《南山诗》:“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
(5)《孔子家語》卷六:“是故善御马者正身以总辔,均马力,齐马心,回旋曲折,唯其所之,故可以取长道,可赴急疾,此圣人所以御天地与人事之法则也。”
(6)《史记·滑稽列传》:“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
(7)《大正藏》本《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是时各驰走,孚远相求索,尽力从后追,不能及逮我。”(4/199/c②)“孚”字,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作“赴”。
(8)《维摩诘经》卷下:“此饭如是,未孚即消;至诸垢毒一切除尽,饭气乃消。”这个“孚”就是急疾、迅速的意思。
(9)《三国志·魏志·贾诩传》:“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赴追”即追赶。
(10)《高丽大藏经》本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六:“十日之后,象王徒众就树燕息,蝘蜒自投堕象耳中,则惊啼呼,群象犇赴,其来纵横践杀诸龟。”(20/330/c)“犇赴”即奔跑的意思。
(11)《魏书·刑罚志》:“自非大逆正刑,皆可从徙,虽举家投远,忻喜赴路,力役终身,不敢言苦。”“赴路”相当于“跑路”“赶路”。
(12)宋洪迈《夷坚支志》乙卷第九《宜黄县治》:“绍兴初,巨盗入邑,民奔赴逃命,尽死其中,以故鬼物为厉。”
(13)《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三:“《韩诗外传》曰:楚丘先生见孟常君,孟常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遗忘矣,何以教文?’先生曰:‘使我投石超距,追车赴马,逐麋鹿,搏虎豹,吾则老矣。……’”又见《册府元龟》。“赴”与“追”同义。
我们看例(1)(2)(4)中,“赴”可以理解为“跑来(往)”,具体体现了[位移] [急疾] [到/往]的各个义素成分。例(3)是[位移] [急疾] [到/往]的词义引申,可释为追逐、追求,故例中“赴”与“趣”“追”“逐”对文同义。
“赴”字受组合关系的影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语义各有强调的重点。“赴”因在具体语境中强调的重点不同,语义会有偏重。如例(5)“可赴急疾”中,因“赴”跟后面的“急疾”组合在一起,“赴”词本身的迅疾义就会弱化,例(6)句中“赴”字后面有“奔亡”出现,我们便归纳为到、去、前往的意思。例(7)(8)强调的是“急疾”,其它弱化。例(9)(10)(11)(12)“赴”强调[位移]+[急疾],弱化表趋向的义素[到/往],就是近代汉语“跑”的词义。所以,近代汉语“跑”是从“赴”分化出来的一个义项,变为一个词。我们看例(10)的“群象犇赴”,“赴”明显就是跑的意思,不可能是前往的意思,后面没有跟表地点、处所的词语,因为紧接后文有“其来”二字,也就是“赴”的[位移] [急疾] [到/往]各义素单位中,表趋向的[来/往]这一义素弱化或消失了,强调的是运动的过程。这个“犇赴”就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的“奔跑”。例(12)的“奔赴”也明显是奔跑意思。类似的现象如“焉”字,古汉语中“焉”字表示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的作用,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在“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前有“于”字介宾词组的时候,其指代性质就冲淡了。我们归纳上举“赴”这个词有下列义位:
①跑来(往):[位移] [急疾] [到/往]
②追求、追逐:[内心目标、理念等] [急疾] [前往]
③往、到:[位移] [前往]
④迅速:[急疾] [状态]
⑤奔跑:[位移] [急疾]
“赴”这个词有多个义项,其中义位表示奔跑义的由于词音变化的因素,后世字形或写作“跑”“波”等;而“赴”这个词的其它义位,依旧用“赴”字表示。奔跑的“跑”实际就是词“赴”的后起分化字。当然,从上文所揭段注看来,段玉裁认为“赴”“䞯”是两个不同的词,后世“䞯”的意思借用“赴”字表示了。这也不影响我们的结论,“赴”“䞯”作奔跑义讲时,后世或写“跑”。即使近代汉语已经写为“跑”这一字面,古籍也还有写“赴”字的。例如:
(14)《古本小说集成》清刊本《铁冠图》第四回:“话说蕋英小姐看着父亲投井,尾追不及。刚刚遇着一个将官,带领数将飞马到来,恰见阎法投井,一把拦住。小姐赴到跟前,拜谢救父之恩。”
《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五十九回:“怀古听了,即命莫成与雪娘,连夜收拾了细软,夤夜赴走出城去了。”
(15)清陶元藻《全浙诗话》卷三十九《徐逸遇陶上舍》:“北兵渡江,时事大变,嗣君改元德佑之岁,即挈家赴逃于此。”
我们可以用类似的词“奔”来比较,与“赴”有相同的特征。略举数例如下:
(16)《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7)杜甫《奉送郭中丞三十韵》:“燕蓟奔封豕,周秦触骇鲸。”
(18)《左传·僖公五年》:“晋灭虢 ,虢公丑奔京师。”
(19)晋潘岳《西征赋》:“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为京观。
“奔”字在具体的组合关系中,例(16)(17)的“奔”在句位中是奔跑的意思,强调行为过程;例(18)(19)的“奔”在句子中表示奔向、奔往的意思,有趋向的意味。由于“奔”字长期处于这样的句子位置,一直沿续到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奔”急走、奔跑的意思,音bēn,强调动作行为过程,如“狂奔”“奔命”;如果要表示趋向,音bèn,义为直向目的地跑去,还往往另加“向”“往”等词,如“奔向明天”。因改变了声调区别词义,虽然我们把它们当两个词看待,但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语义联系。即使表趋向的“奔”,有无“向”等词的辅助,语义和功能还是有细微差别,如“奔向小康”和“奔小康”,前者“奔”因跟着有“向”字,其表趋向的意味就基本上弱化了;后者“奔小康”的“奔”包含了奔跑和趋向两种意义(另可参蒋绍愚有关词化理论的介绍[3])。“赴”是个常用词,我们通过类似的“奔”的比较,意在说明“赴”引申出奔跑义是顺理成章的。
三、“ 䞯”“赴”演变为“跑”的音理分析
“䞯”写“赴”字后世也在使用,派生出“跑”,从语音上也可以说得通的。“䞯”字,孚旁与包旁古同音,可互换,如“桴”或作“枹”,“孵”或写“抱”,是其例。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八《经律异相》“捊地”条:“白茅反,或作抱、掊,二同,以手指捊也。经从足作跑,非也,音雹也。”《高丽藏》本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八《弘明集》音义“捊(桴)加”条:“上音浮,鼓槌也。正作抱(枹)。”(63/641/b)另前揭“䞯”或作“报”、“
”也反映了词音的变化。“䞯”字,《广韵·遇韵》“
”“䞯”为异体字,芳遇切,声母为敷;《集韵·遇韵》:“
、䞯:《说文》:疾也。或作䞯。”《集韵·尤韵》“䞯”音房尤切,声母为奉。兽跑地的“跑”,《广韵》薄交切,並母肴韵平声。从音理上说,“䞯”字应该是取上古音並母与“跑”字更切近,二者均是並母平声。全浊声母后世有的读不送气,有的读送气(如客家方言读送气)。
䞯:並母幽部,滂母幽部
报:帮母幽部
咆:並母幽部(咆哮或作“跑”)
“䞯”“赴”之类的字产生出奔跑义后,最初也是用“䞯”“赴”记录。由于语音发展变化,用“䞯”“赴”记录的这些其它义位的词音发生了变化,而表示奔跑的这个义位的词音得到强势保留,专门用“跑”字记录①,故“奔䞯”、“奔赴”後世或写“奔跑”。“䞯”字文献中后来一般写作“赴”,“赴”上古属滂母屋部,屋部王力先生(1985)拟测为[ɔk][4]。从“卜”声的字中古音有变为《广韵》的觉韵的,如“朴”“㺪”等是。跑,《广韵》薄交切,並母肴韵平声;又蒲角切,並母觉韵入声。可能唐宋以后觉韵字与歌戈韵音同或音近;也许是一些區域的方俗語保留了古音,而通語“赴”字發生了語音變化,故文献中又将奔跑义或记音写作“波”“坡”等。《字汇·比部》“
,疾也。”音普伯切。实际上该字与《说文》“
”同,反切读音大概说明了俗写记音作“波”“坡”的原因。敦煌卷子《庐山远公话》:“是时众僧例总波逃走出,惟有远公上足弟子云庆和尚,为师礼法,缘情切未敢东西回避。”[5]255同前:“云庆见和尚再三不肯回避,雨泪悲啼,自家走出寺门,随众波逃。”[5]255《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企喻歌辞之一》:“鹞子经天飞,羣雀两向波。”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一“释法融”条:“至《灭诤品》,融乃纵其天辩,商搉理义,地忽大动,听侣惊波,钟磬香床并皆摇荡。”《古本小说集成》明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四回:“那些怪奔奔波波,传报洞中道:‘祸事了,祸事了!’”脉望馆本《荐福碑》第二折:“谁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或作“坡”,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你们还只是吊着受疼,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坡无已。”《证俗文》卷十七:“秦人言蹴曰跑,(《集韵》弼各切,音雹。《博雅》:跑,趵也。《集韵》趵音剥,《玉篇》:足击声。)跑谓之波,立谓之站。(李翊《俗呼小录》案:跑,大奔也。读庖上声。)”“蹴曰跑”的“跑”是蹬跳、跳跃义(后文有论),案语认为“跑”是“大奔也”,说明“蹴跑”和“奔跑”这两个“跑”是同音的,跑、雹音弼各切,今我家乡赣南客家方言“雹”音[pho];可“雹”字今北京音[pau],其读音也是古语强势保留,与“跑”一样的原理。《檐曝杂记》卷五:“跑曰波,立曰站,趋曰跑。”此语又见《戒庵老人漫笔》卷五。这里解释一下“跑曰波”“趋曰跑”,既然是同出一源,为何相对待出现?我们认为这是词音变化的历史层次和词汇系统的词义分工问题。如“姆”源自“母”,但一些方言中用指年老的妇人;“华”“花”在中古汉语是正俗关系,但在现代汉语“华”“花”有使用分工。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王员外将鸭弹拿到家中,不期有一雌鸡正是暖弹之时,王员外将此鸭弹伏抱数日,个个抱成鸭子。”[6]153“5伏抱”同出一源。语音有类似发展变化的,如趵音剥,“剥”字上古帮母屋部,或作“
”,从“卜”声。《说文》:“剥,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声。
,剥或从卜。”剥字今读bō和bāo。《六书故》卷十六:“跑,薄交切,又弼角切,獸前足掊地也。又作趵。”
声调方面看,“䞯”字有平声、去声两读,“赴”字中古读去声。“波”“跑”读平声是可以理解的;“赴”字上古声调,王力先生《汉语史稿》[7]拟测为短入②,“跑”字有读浦角切,入声。至于“跑”为什么后世演变为读上声,规律未详,或许入派三声本身就不易看出其规则;不过,也有平声演变为上声的个案,如“储”本是平声,今读上声。
四、字形“跑”作奔跑义的用例
“跑”字不见于《说文》,字的本义是足刨地,引申为一般的刨[8]。《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局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碛砂藏》本《经律异相》卷三《精舍二》:“复作一牛,身体高大,肥壮多力,麁脚利角,跑地大吼,奔突来前。”《碛砂藏》本卷末《音释》:“跑地:上步交反。”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八“捊地”条:“白茅反,或作抱、掊二〔形〕,同。以手指捊也。经从足作跑,非也,音雹也。”唐宋时期“跑”字表奔跑义少见。
(20)唐代马戴《边将》诗:“玉榼酒频倾,论功笑李陵。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塞㢠连天雪,河深彻底冰。谁言提一剑,勤苦事中兴。”
(21)《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蚕女》:“因告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闻其誓,无能致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振迅,绝其拘绊而去。数日,父乃乘马归。自此马嘶鸣,不肯饮龁。父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白之。父曰:‘誓于人,不誓于马。安有配人而偶非类乎?能脱我于难,功亦大矣。所誓之言,不可行也。’马愈跑,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
(22)《全唐诗补编》易静《兵要望江南·占怪第二十三》:“军营内,战马忽然嘶。跑拥摇身非时乱,贼兵降伏要相欺,祭享上天知。”
(23)《岭表录异》卷下:“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倬莱、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以热釜覆其上,就口跑出,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
(24)洪迈《夷坚丙志》卷三《杨抽马》:“明年是日,亲饲马,马忽跑跃,踶其左肋下,即死。”
(25)苏轼《祭常山回小猎》:“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例(21)(22)(23)(24)(25)的“跑”为跳跃义。《汉语大词典》“跑”字条的“奔、急走”义举例(20)为语例,但此例是否为奔跑义,不好断定;联系唐宋的字词使用情况和古人作诗的意境更可能是跳跃义,我们今天还说“跃马横刀”。我们可比较与《边将》诗类似的写法,宋代林之奇《拙斋文集》卷二:“诗人力量分限,各自不同。自古猎诗,惟数王维云云。‘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东坡以为初学语,故其极力句有云:‘冲风骏马跑空立,走兔苍鹰控地飞’,可谓豪壮。”明孙一元《太白山人漫藳》卷五《出塞》之二:“饥鹰掠地去,骏马跑空鸣。”诗中也写到马和鹰。清陈大章《玉照亭诗钞》卷七《秋猎》:“宝弰弓偃月,珠勒马跑空。”“跑”是蹬跳、跳跃义,这里“珠勒马跑空”与“红缰跑骏马”写法类似。清斌良《抱冲斋诗集》卷三十一《马奇堡道中冒雪趱程三叠东坡聚星堂韵》:“掠地奇鹰气倍雄,跑空狡兔踪全灭。”“跑”表示跳跃义常见,元任士林《松乡集》卷四《雪窦淳上人求施大钟序》:“出二十里,遂有雪窦,飞瀑千丈,激雪跑空,玉乳金沙,时一发露。”《释名·释天》:“雹,跑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蹴跑也。”“蹴跑”即蹬跳、踏跳。《广雅》:“跑,趵也。”《类篇·足部》:“趵,巴校切,跳跃也。”《泰泉集》卷五《高吟行赠别杨惟仁》:“河桥晓日新丰树,紫骝跑空尘作雨。”佛经中亦见“咆哮”写“跑哮”的,今天我们一般认为“咆”是吼叫的意思,但古人确有人理解“咆哮”为蹬跳而哮吼的。《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敬宗二年》:“譬如猛兽,自于山林中咆哮跳踉。”胡三省注:“咆,蒲交翻,嗥也。哮,虚交翻,阚也。”胡注“咆”的释义是正确的,但我们看《四部丛刊初编》宋刊本史炤《资治通鉴释文》卷二十五“跑哮”条:“上蒲交切,下虚交切,跑蹴而叫哮也。”《祖庭事苑》卷六“咆哮”条:“当作‘跑虓’。上音庖,蹴也。下虗交切,鸣也。”因此“咆哮”或写作“跑哮”字。《大正藏》本《阿弥陀佛要解》:“虎复绕树跑哮,以怖急故失声称南无佛。”(37/372/a)《嘉兴藏》本《雪关禅师语录》卷八:“猛势跑哮跳过墙,大虫岂为小虫伤。”(27/480/b)元代开始有较多可靠的“跑”表示奔跑义语例。例如:
(26)关汉卿《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三折:“我近他不的,跑、跑、跑!”[6]1451
(27)柯丹邱《荆钗记》第十出:“我扯住他衣服,他洒掉跑了去,方才打。”
(28)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我如今跑到家里,再吃上五碗雪三盆凉水。”
(29)尚仲贤《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第四折:“俺每都打死人堆上骑着马跑,方才脱的性命。”
五、小结
从郑玄、玄应、段玉裁和一些古注材料看,上古汉语“䞯”“孚”“报”“
”“赴”音义相通,后世多写“赴”字。从古籍实际语例分析,用义素分析法可以看出,古代文献中“赴”的众多义项,分化出其中一个义项奔跑义,字形写作“波”或“跑”,成为后起分化字,这就是现代汉语奔跑义“跑”的来源。“䞯”发展为后世的“跑”也符合音理。从汉语史看,“跑”表示奔跑义元代开始有较多的可靠用例;《汉语大词典》举唐代语例“红缰跑骏马”的“跑”更可能是蹬跳、跳跃义。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0-17.
[3]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34-137.
[4]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蓝立蓂.汇校详注关汉卿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
[8]曾良.明清小说俗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8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明戏曲文献字词关系研究”(17AYY016)。
作者简介:曾良,男,江西赣州人,安徽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皖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本文内容曾在第十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承蒙杨军教授、储泰松教授、王云路教授、张文冠博士等师友先后提出不少有益建议,谨表谢意。未当之处,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