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江湖里的逍遥派,陈巨来的祖师爷
上一节我们写文彭时代,还有他教的两个学生何震和苏宣,其实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篆刻大神,也在较晚一些时间里大发光彩,这个人就是下面这个胖子汪关。
汪关,初名东阳,字杲叔,字尹子,安徽歙县人,就算你去百度也找不到他准确的出生年月,但有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估计会比苏宣小几岁,基本算苏宣同时期人。
看了上面一段,会发现,原来汪关不叫汪关。他的名字来源于他得到了一方“汪关”的古铜印,于是从此更名为汪关,甚至还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叫“宝印斋”,由此可见,这是一位爱印成痴的人物。
汪关的派别叫“娄东派”,既不是号,也不是名,而是他住的地方是江苏娄东(娄县,今太仓县),因此,他所倡导的印章风格称娄东派风格,他那一派别的印人就称娄东派。
我们都知道,文彭以下,分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何震的猛利风格,一个是苏宣的平和风格,汪关是什么风格呢?
何震和苏宣虽然风格不一样,但追求的都是烂铜效果,即出土的汉印中,剥蚀之后的破损状态有天然的古朴美,但汉印并不完全都是破损的,也在大量的完整印章,于是,汪关不同于何震与苏宣,干脆自己找了一条路,就是,追求秦汉印的原本,没有破损,他刻出来的印,完整光洁,看这一方:
(徐光启印)
似乎整个印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消息,我是汉印,我是汉印,我是汉印,但不是,这是汪关的作品,像极了汉玉印,而且完全没有破损。
这是典型的精金美玉式!
他这种风格被当时的名流们所喜好,程嘉燧、李流芳等名流纷纷给他宣传,你想啊,替他传名的都是大V,粉丝从多,在很短的时间里,汪关刻印的名声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这当然是好事,因为,刻印才能维持生存,才能维持他的艺术创作。比如这方
(程孝直印)
简直就是汉玉印的翻版。
刻印刻得这么牛,有啥高招?我们说说汪关的刀法,一句话,汪关就是冲削结合。最重要的是汪大神下刀精确,走刀稳健,收锋及时,无丝毫马虎含糊的地方,每方印都是刚柔相济,静中有动,一看而感觉有一股子安详从容之气。
汪关的朱文印,注意这是重点!他的朱文印有特点,以冲刀为主,辅以削刀,在刻到笔画交汇处,形成带圆弧的空隙,这就冲淡了冲刀走到结合部的呆板直正和刀火之气,使笔画交接处变得柔顺,和气,安祥,冲刀是刚,削刀出柔,因而刚柔相济。看这一方:
(寒山长)
大家特别注意一下笔画交汇处,是不是都是平滑圆润的:
这里最能透出汪关的温文尔雅气息,往何震的作品里看看,比如这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我们看线条似乎觉得也飘逸轻灵,其实不然,人家骨子里还是猛利的:
往文彭的作品里找找,甚至上溯到唐伯虎,到赵孟頫,你都找不到汪关这种刀法。我不再一一举例,我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说过举过几方那些大神的例子,大家找来一看就能比对出来。
这当然是刀法不一样导致的印面效果。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而且来者还不少。顺着篆刻史往后看,你就能理清师承了,他下面是林皋,再下面是赵叔孺,再下面是陈巨来。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朱文爱好者,一提到朱文,就容易学陈巨来,觉得好,而汪关大神,是陈巨来的祖师爷。何况,汪关也不是光刻朱文,还有其他形式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些:
(汪关私印)
(消摇游)
(长蘅)
方方精到细致,方方精金美玉,估计这是一个超级细心的人,一个超级细心,又超级勤奋的篆刻大师。
难怪周亮工在《印人传·书沈石民印章前》提到,文彭之后篆刻分两派继承发展,“以猛利参者何雪渔”,“以和平参者汪尹子”,将何、汪两人并称,能得文氏真髓,可见评价极高。都是冲刀,何雪渔以冲刀表现出猛利之风,汪关以冲刀表现为和平之意,两人同一刀法,表现则截然两种风貌。这跟苏宣是不一样的,我前面说过,苏宣的刀法,有切的痕迹。汪关上追汉铸印、玉印之静穆、含蓄之气,用刀光润、稳健、含蓄,而何震和苏宣,在凿印上下得功夫更多些。
如果硬打个比方,从武林里找个派别能跟他对上点影子,可以《天龙八部》里的逍遥派来形容,既不是少林的猛利,也不是武当的圆融,汪关是逍遥派的精致和潇洒、飘逸。
(【老李刻堂】之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