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郑老师荣休之际

写在前面的话:

2019年5月23日,我发出《师道楷模,人生标杆——记我的导师郑忆石荣休仪式有感》(直接点击文章名即可看此文)这篇文章后,郑老师曾经教过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的一名学生联系到我,希望在我的这个微信公众号发一篇她写的有关郑老师的文章,我开心答应。因为这样的文章不仅在表达着她对老师的爱,而且见证着时间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

下面就是那位学生写的文章,我们一起欣赏吧!

文/天线小宝

毕业十一载,郑忆石老师给我讲专业课已经过去十三年了,我依旧可以将郑老师的讲课内容复述出不少。对于这位从小到大见过的最美丽的女老师,对于她的貌美气质、教学水平和心善慈爱总是难以忘怀。今天从我这个学历比较低的本科生眼中手下来描述一下教学辅导中的郑老师。

(2006年郑老师的照片)

2006年9月起的这个学期,郑老师给我们这届大三学生上了一个学期马哲史专业课,这位上半年因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假的老师出现在教室中,非常精神非常漂亮,从外表看不出实际的年龄。其实教我们的06年郑老师已是52岁,眼角有了笑纹,但依旧非常美丽,脸上只化淡淡的眉毛,涂上淡淡的口红。发型一年四季都是用和衣服相应色系的发卡夹着马尾,再用几根黑色夹针夹住耳后两侧的头发。穿着打扮得体优雅,任何衣服穿在郑老师身上都显得朴而不俗,华而不奢。老师自然而然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对我这种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在家中90%时间都说普通话的学生而言听起来非常舒服,基本都能记住。以前不知道原因,现在分析想来主要是老师讲课(讲话)逻辑清晰便于理解,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容易记住。

郑老师给我上专业课的那个学期,无论前一天晚上我的睡眠质量如何,周二中午是否打过盹儿,只要上课音乐铃响,郑老师一开口讲课,我的精神和思维立即会轻松地活跃起来。

(06年郑老师照片)

站在讲台前,郑老师娇小的体态散发出强大温暖的能量。借用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话说就是“毫无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温柔”,让人既对她的素养尊重,又对她的谦和美丽喜欢。郑老师讲课时旁征博引,严谨指明每一个出处,无论讨论得多热烈,内容多广,最后都会回到需要阐述的知识点,在我迄今听过课的老师里对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聚焦与回归处理得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教学大纲)

初看起来讲课起步非常轻盈,后面扎实的功底一步步就都出来了,中西马知识在阐述中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各种时政、文化、信息贴切恰当地穿插在讲述中。例如剧情惊险紧张的电影《卡桑德拉大桥》在郑老师的描述下,我们的心情随着她的讲解一起跌宕起伏。知道80后的孩子喜欢哈利波特,会以此类比讲解课程内容中某一事物当年受欢迎的程度。毕业后,我到宁波旅游,站在甬江边上,导游告诉我对面是北仑港,我马上想起郑老师课上说过的:“宁波方言说'在一个不能去的地方建一个不能去的港。’”我到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边上,想起郑老师课上说过的北海波罗的海北欧三国到英国属于福利型国家……

(我当年的笔记)

对于课堂上任何情况郑老师都能幽默风趣镇定自如地处理,叫醒没听到上课铃声还在睡觉的同学,会说:“同学,同学,到苏州了,上海站早过了。”敦促了学生学习,也缓解了尴尬。讲课用Power Point,根据讲课进度会带着一本本A4活页文件夹整理好的的教案。从PPT到出版的书籍《马克思的哲学轨迹》再到教案,内容逐层丰富。随着每个课时课堂教学互动的情况,学期教学周的长短,轻巧熟练地把握进度,每一堂课讲好都是非常完满。期末考前,我们学生对于考试心里没底,希望老师帮我们复习,郑老师将知识点串起来讲了一遍,但对于我们进一步打探题目就坚决地告诉我们“这个不要问!”

我上学时,遇上06年本科教学评估的公开课,和07年马哲史申请精品课程的第一次录像,都是一次成形之前没有排练过,但有些遗憾地说那两堂课郑老师不及平日讲得出彩。马哲史课没留下完整的系列教学录像,其实是遗憾。完整的录像对于这门课的专业学习和青年教师的讲课示范可以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

(当年的期中作业,钉子是郑老师帮忙钉上的)

郑老师当年作为系里的书记欢迎我们来再欢送我们走,入学和校园搬迁闵行时到寝室一间间地看望学生,尽管是例行公事,但交谈是情真意切。闵行校区学生宿舍朝东,关照冬天注意保暖;宿舍朝西,担心学生夏天太热。我毕业时因扁桃腺化脓大病一场,关于扁桃腺是否摘除邮件来来回回了好几次。今年冬春时节,我身体不好,郑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从重庆微信和我通话并托人帮忙处理相关事宜,电话接通,熟悉的重庆话听得倍感亲切。但在教学和平时的相处中郑老师从不会让我想起她的行政职务,不强势也没有官僚习气。

中国过去的40多年没有吸引到一位潜在的有貌美气质的金鸡百花影后角逐者,外交场合也少了一位秀外慧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的代言人。有的人成长的经历决定了灵魂就应该是留在校园里的!如果没有做老师,郑老师循循善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实在是浪费。西行成都川大上学,北上京城工作读研最后安家上海,从朝天门码头嘉陵江畔渝中半岛沿着长江顺流到黄浦江畔,来到东中国最正常最美丽的大学教书育人。感谢郑老师06年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422教室每周二下午给我们上了不长不短的一个学期课,温和有力、润物无声地把我的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个学期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镜映力量和无尽的温暖欢乐。本科毕业之际,我选择先工作,却是羽翼尚未丰满,十年在外摸着石头过河艰难探索,挣一堆废纸。离开学校十年后,去年10月我回到学校蹭郑老师的课,开始只是想温故温馨的记忆,课堂上郑老师逻辑脉络清晰的框架和旁征博引的讲解,非常有水平的对学生提问的回答,把我听得就像《芳华》里的何小萍一样恢复了很多被遗忘的学习能力。

(去年10月蹭课时拍下,老师风采不减当年,就是讲课要戴麦克风了)

毕业后我每年都会回学校,最初的几年事先都不通知郑老师,怕老师要特意准备。见到面后总是非常开心,但这样难免有两年没有见到面,我走的时候心里又有失落和遗憾。没有像很多郑老师带的研究生那样可以长时间近距离共处,我“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有几年没有见到郑老师,使我对郑老师十分的感情里九分是敬爱,还有一分是怕。就像这幅天线宝宝的图片一样,既热切激动地想要见到,又有一份害怕见不到,怕打扰老师。每次在街上看到美丽温婉的或是也用黑色夹针夹住耳后两侧头发的女性,每年常规体检在医院遇见态度耐心的中年女医生,听到欢快的民乐合奏《喜洋洋》(当年郑老师选这个乐曲作手机铃声)……就会想起郑老师,这个时候内心就会多一份安全平和的感觉。

(天线小宝)

于我而言,系里几位直接辅导过我的专业课老师留给我对他们的信任感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毕业后每一年我回到系里的时候都是最开心的时候。郑老师和同一教研室的来老师多年来能像母亲一样关心历届学生,并且从不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上,实在难得,两位教授妈妈也给我们这个思辨的院系带来了柔美温婉。郑老师和来老师是标准的50后,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这代人承载着太多的艰难,有些人难免自身心态压抑甚至扭曲。但郑老师和来老师在和同学们的教学与相处中,传递出的从来都是真实的健康、友善、愉快、美丽的气息。郑老师和来老师改变了我对某些学科的看法,改变了我对中年女性的看法。两位老师教我们时恰逢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情绪却超常的稳定,从来没有对学生发过脾气,没有失态的表现。微信里两位老师最初的名字一个叫小郑,一个叫楚楚,可见心态都非常年轻阳光。来老师退休后做环球旅行发出的各种大片和游记,郑老师空闲时在微信里对各种帖子照片提炼出的特点的即兴赋诗点评,是朋友圈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两位妈妈不会去跳广场舞,但郑妈妈、来妈妈在思维里、在微信里诙谐优美地跳起了舞蹈。

(系庆30周年视频截屏,郑老师和来老师一个穿着红衣服,一个蹬着红皮鞋)

毕业后我每年教师节和春节都发短信微信祝郑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天天漂亮。这次退休还是要这么祝愿。还有这次要加一句:年轻时,郑老师貌美倾城秀外慧中(当然我认为郑老师现在也还是比同一年龄段的赵雅芝更自然,比林青霞更漂亮),在众多的爱慕者中“择木而戚”;中年时郑老师和戚老师是比翼双飞、模范佳侣,在学校里一起关心爱护学生,给我们温暖;退休后,祝郑老师和戚老师一起休养好身体,慢慢游山玩水,过去的岁月以学年教学周寒暑假为工作生活作息时间表,今后以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绿宝石婚、金钢钻婚、白金婚……为生命刻度。

(系里某位同学将之前的毕业照做了整理,记录了郑老师各个时期的美丽)

(郑老师近影)

我于5月24日晚看到郑老师的学生唐艳梅博士关于郑老师荣休会的公众号推文后,精神进入亢奋状态,这两天几乎全天无法入睡,陆续写下这些文字。想起2008年5月28日是我们那届毕业生拍集体照的日子,当年我在拍集体照前就已把相机藏在学士袍里,毕业照拍完立即找郑老师合影。11年过去了,又到5月28日,以此短文向郑老师隔空表示感谢和祝福!

(最近踏上系里的楼梯格外高兴,现在这张照片是我手机锁屏,微信朋友圈封面照片)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写在后面的话:

感谢这位同学写的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她让我们再次看到郑老师的敬业认真、和蔼可亲、温柔美丽,作为郑老师的学生,我备感荣幸。再次祝福郑老师和爱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