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白居易在李白墓前写下此诗《李白墓》,短短6句,却道尽了世间悲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说李白如同历史上划过的一颗流星,并不是单单指他的人格与诗风千古无双,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复制的文学宝藏。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李白也确实如同盛唐时候划过中国的一颗流星。他的出生地以及身世至今还是个谜,而他的死,历史也同样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国家宝藏》中展示了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在讲述中表达了“是故无处不是其生之地”的说法。“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其实我们本没有必要太过的在意李白的出身如何。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李白少年时期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他的口中得知,也知道是怎样的文化环境塑造了这一颗流星的诞生,这不就够了吗。
关于李白的死因,我们知道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选择了依附族叔李阳冰,不久便去世了。
而随着李白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不满足于这样普通的一个结局,就臆想出了许多属于诗仙的死法,最著名的,就是他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
这个传说影响甚大,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由此而来。后世文人想要凭吊李白,也多是在此处。
【临其诗境】
诗歌的巅峰在唐朝,唐朝的巅峰在盛唐,盛唐的巅峰在李杜,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南来北往的迁客骚人,汇集在传说中李白的葬身之处,凭吊这一位横空出世的诗歌天才巨星。
在这里,也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或者追念李白,或者自己。就中最有名,当属白居易在青年时期写下的这一首《李白墓》。
我们说诗人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共情,简单点说就是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会他人的心境。这一点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很是明显。
他同情刘禹锡,“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读到这句深有感慨,才写下了著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示对于这一份的关怀的珍惜。
同样,对于李白,白居易也有自己的惋惜,作为几乎与李白同等级的诗人,他的话,无疑是切中肯的。
【经典原文】
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条分缕析】
写作这首诗歌时,白居易仅仅28岁,他所面对的李白墓,则是未迁之前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一派萧条衰败的景象。
曾经那么耀眼夺目的大诗人,引领了一代的盛唐气象,死后却落得这样的萧条,或许真的应了杜甫那一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懂李白,懂他的个性与极致的浪漫,也懂他为何不被世俗所容。同样是属于伟大的诗人,两人的思想其实是相通的,不过是选择的路不同。
说回到这首诗,第一句是大环境的介绍,采石江边,是李白的衣冠冢,旁边环绕无限的田地草木,碧绿接天。
可怜这荒芜的田垄,黄泉之下的枯骨,曾经在这世间散发着无限的光辉啊,“曾有惊天动地文”,这是对李白在世间影响的充分肯定,心中所想与目中所见“荒垄穷泉”的景象形成了太过鲜明的对比。首句“可怜”,次句“曾有”,将这种对比愈加地放大出来。
李白在世时,是整个历史中最美好的一段时期,平交王侯蔑视公卿,诗歌耀眼如同云霞灿烂。可李白死后,唐朝国势衰落,文坛也很快的暗淡下去,李白真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之后,便再无一丝痕迹。唯一的留存与念想,就是这萧瑟荒凉的衣冠墓了。
历史的无情,不过于此。
就算是伟大的诗人多薄命,然而你的薄命,也太过心酸坎坷了吧。“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才愈高而命却愈薄,这最后一句写得情真意浓,白居易对李白的不平与同情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