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海韵||走笔南普陀寺(散文)

走笔南普陀寺
作者:海   韵
    主编:非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楼、鼓楼、禅堂、客堂等,寺前有放生池。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南普陀寺,为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
南普陀寺的大门是用大理石建成的,走进南普陀寺的大门,眼前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色,绿树掩映着白墙红瓦。我走到放生池边,那儿的鱼真是五花八门,有蓝的,有红的,有黑的,还有金黄的……我看着这些鱼儿,一时沉醉在其中。
民国十四年(1925年),会泉法师住持南普陀寺方丈时重建,屹立于寺院中轴线最前端,为歇山顶重檐蹿角式单层砖石、木构建筑,阔为五间,前有红漆大门,后无墙,轩昂宏伟。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韦驮和四大天王。正中弥勒菩萨坦腹露胸,四大天王怒目环视,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天王殿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
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接着,我来到了观音殿,那儿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导游告诉我:“文殊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拜拜文殊菩萨,就会增长智慧。那观世音菩萨就是代表大慈大悲的,慈,这字是使他人快乐;悲,是指辅助他人解脱懊恼和痛苦。就可以让自己十分快乐,没有悲伤。” 在殿中,有许多人都拜着佛:有求智慧的、有求平安的,有求财富的……据说那些佛们很灵验的,所以,大家都千里迢迢来朝拜。
继续向前,便到大雄宝殿,为何称为“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天下凡是大雄宝殿皆供奉佛祖!且看门前的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可见古刹与泉州的开元寺同样始于唐朝,蔽护众生之广如太阳之普照。大雄宝殿建于民国15年(1926年),为歇山顶重檐蹿角式单层砖石、木构建筑,阔为八间,绿瓦石柱,雕梁画栋,集中体现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殿前两座报恩塔是由妙湛法师监制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崇宏雄伟,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矗,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殿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磬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
大雄宝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东边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其堂弟阿难陀尊者。佛祖两旁站立的,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千眼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
释迦牟尼,生活年代大体与孔子同时略早于夫子,人们俗称:如来佛。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释迦看到人们生老病死的烦恼,感到苦海无边,毅然出家修行。六年后,他在一棵菩提树盘腿打坐,经七天七夜的冥思,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悟道成佛。此时他35岁,从此开始了广泛传教活动,建立了僧团和寺院制度。在80岁高龄时,在斯那迦城一片娑罗林中涅盘,羽化升天;遗体火化,佛舍利分给各国使者,以建塔供养。他创立的佛教向外不断传播,如今全球佛教徒有三亿人以上。所有佛庙里,无不供奉释迦牟尼像。
大悲殿始建于明代,原为木结构,民国十九年(1930年)太虚法师重修。1962年,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构斗拱作装饰用。殿宇高20米,屹立在石砌台基上。殿内祀奉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殿内的穹形藻井全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铁钉,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之精华。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藏经阁建于民国25年(1936年),位于中轴主体建筑最高层,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上层藏经,下层法堂。阁楼上下层,三面台廊回护,圈以白石雕栏。阁内藏着大量佛教典籍和文物字画,有明版《大藏经》、影印宋《碛砂藏经》、明崇祯年间血书的《妙法莲华经》、弘一法师手稿《佛说阿弥陀经》,以及唐代铜佛、宋代铜钟、明代名匠石叟所造的如意观音和观音施甘露像等文物。
随后,我来到了五老峰,那里景色宜人。我听见鸟儿正在演奏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小鸟们鼓掌。山路上铺着彩色的地毯,那是深秋的落叶,火红的凤凰树、金黄的相思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联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怀,或寓掸机以寄悟,巧对佳联,各得其妙。还有许多古今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吟咏,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格调清新,意境高越,还赋有时事记实的内涵,令后人在吟味中获得史疑佐证的契机。晚明鹭岛名士池显方,在题《五老山》诗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刹几残灰,重见天花散讲台”,点出觉光大师重建普照寺的史实。
南普陀寺里有七座白玉如来佛塔和二座11层高的万寿塔,那是1993年,1994年由信士捐建,万寿塔前有个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这里是分外清静高洁的佛门净地。
南普陀寺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素斋。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调煮制作,严守素菜素料作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腥的传統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其中“半月沉江”这道菜最为有名。
在这一次的旅行中,我不仅观赏了南普陀寺秀丽神奇的景色,还增长了许多见识,真是不虚此行啊!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海韵,现已退休,曾在国企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三十多年,在市级以上的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电台发表各种体裁作品四千多篇(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