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2)
原著连载(42)
第五章 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还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之五,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在治国理政上坚持“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它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关于“民本思想”的深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契合点。
早在上古历史文献《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治国思想,认为民众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这个基石,国家才能安宁。几千年来,古代先哲们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非常精深和富于哲理。商朝第20位君王盘庚,在位的第3年迁都于殷,提出“重民”的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殷商的中兴。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协助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周成王年幼时他摄政7年,提出“慎德保民”的思想,制礼作乐,实现了西周初年的天下大治。生于春秋末期“礼坏乐崩”时代的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周公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主张“爱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极为重大而深远。《管子》一书记载了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的言论,提出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思想。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孟子,是战国中期人,比孔子小179岁,他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孔子学说的另一位主要继承人荀子,是战国末期人,比孔子小238岁,比孟子小59岁,他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这些先贤都看到并强调了民众的力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开明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我们党关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在继承中国古代重民、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民本思想精华,剔除其维护君王统治地位的“驭民”、“治民”之术糟粕的基础上提出的。
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它响亮地提出了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的主张,推动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但它是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为基本追求的。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在继承其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基本理念的同时,摒弃了它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糟粕。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既区别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区别于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它明确地把以人为本界定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为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和谐幸福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顺利发展,还是遭受挫折,总是同我们党能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国情,正确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联系在一起的。儒学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一直主导着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习俗传承和中国人修身立德的过程,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信仰。这正是中国国情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体现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必然要体现在与以儒学为主体、包括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