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3)

原著连载(73)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协和万邦]2007年2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他说:“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强不凌弱、富不侮贫,主张协和万邦。”

“协和万邦”出自我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尚书》的开篇之作《尧典》,称颂尧帝恭敬节俭,明察四方,善理天下,并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来概括尧的德行和功业。尧帝首先发扬大德,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九族”亲密和睦。在此基础上“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天下众民也友好和睦起来。尧帝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提倡“协和”精神,让天下万国的各族人民和睦、融洽地相处。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广辉先生的研究,大约距今六七千年前后,中华大地就已经逐渐繁荣起来。而自上古至春秋时代,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相对集中于黄河流域,一些区域人口已相当密集,形成人口压力,导致频繁的人口迁移,以调整人口与资源的紧张。许多古代文献都谈到,中国上古时代部落众多,所谓“诸侯万国”、“天下万邦”。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免不了有矛盾和斗争。有那么多的人口,分成那么多的部落,并且比较相对集中地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中,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部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那么,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决定古代中国文明走向的呢?尧所倡导的“协和万邦”精神,对中华各民族的涵化、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钱穆先生曾经指出:西方思想源于古希腊,希腊不过如古代的齐国一样大,而其中城邦有一两百个。一个城市中又各有不同的政府组织,有的是贵族政治,有的是共和政治,有的是代议政治。希腊始终没有融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所谓的“城邦政治”。欧洲人从古希腊一路下来的文化传统,从未有过如中国自古以来统一和平的一套“天下观”。 从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协和万邦”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特有思想,经过自上古以来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和谐观,作为一种哲学理念、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作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遵循尧、舜之道,效法文、武之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说。他身处礼坏乐崩、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不仅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深刻的阐释。在孔子看来,社会的治理说到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孔子重视修身,重视教化在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实现他关于人际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大学》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是对孔子学说的精辟概括。它与尧帝“克明俊德、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的治国经验,在思想内容上是一脉传承的,在逻辑关系上也如出一辙。孔子治世的理想,突出一个“和”字。他把礼作为治世的手段,把和作为治世的目的。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人以及人类生存发展所依托的宇宙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把整个宇宙看做一个和谐的系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在这个和谐的宇宙系统中,人的身心和谐是基点,推己及人,拓展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

尧帝在处理诸侯国关系上实行的“协和万邦”政策、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对后世治理天下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理念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主张国与国之间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礼尚往来,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要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协和万邦”这一古老的智慧明灯,必将引领着中国走向民族繁荣富强,也必将引领着人类走向光明的未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希望共享机遇、共应挑战、共同发展,但整个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横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摩擦、动荡、冲突,实现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理想,这是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一直在探寻的问题。而尧帝所倡导的“协和万邦”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精英们的敬重。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期待着以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来取代西方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他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对人类的主导,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演讲,郑重提出了“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他说:“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主张,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进一步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也充分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成果,顺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各国应该携起手来,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是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各国应加强协商,扩大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三是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