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林 | 流泪的手机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手机里承载着万水千山、一草与一木,还装着喜怒哀乐、漠然与感动。而这篇文章的感动是源于作家戎林和一位朋友闲谈中的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对作家来说就像种子一样种入作家心田。《流泪的手机》字里行间生发出一个女人的浓浓深情和切切思念,让人读后不禁耸然动容,泪流满面。
—— 编辑 蘭心
点击上方绿标
即可收听主播微然朗读音频
男孩意外发现,母亲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在她的房间里打手机。给谁打呢?父亲离开已经十年了,平时母亲很少出门,她在和谁联系呢?声音低低的,哑哑的,说几句,顿一下,接着再说,喋喋不休,啰里啰嗦。
莫不是母亲……男孩不愿多想。
母亲依然打着她的手机,每天一次,从不间断。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男孩想弄个明白。这天,趁母亲不在,男孩迅速在枕头下翻出了母亲的手机,他想屏幕上一定有拨出去的号码。正要打开,母亲出现在房门口,问他在找什么。男孩吓了一跳,忙把手机放回原来的地方。
一团迷雾把男孩裹得严严实实。
男孩和母亲的房间只有一墙之隔。晚上,男孩把耳朵贴在墙上,想听听母亲的声音,一点也听不见。好几次男孩想问母亲,是在给谁打电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觉得孩子不应该问大人的事。
日子就像沙河里的流水,向前走着,男孩心中的迷团也渐渐地飘远了。
父亲不在了,母亲执意要把他的房间留下,和往常一样,每天清扫一遍,墙上的日历每天扯一张。仿佛父亲还是家里,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那是个飞雪的冬夜,男孩从父亲的房门口走过,隐约听见一阵手机的嘟嘟声,游丝一般,若有若无。他站住了,屏息凝神地捕捉着声音的出处,终于他听见了,声音是从父亲写字台第三个抽屉里发出来的。男孩迅速拉开抽屉,拿出手机,手机上的屏幕跳动着蓝晶晶的光,天哪,号码竟是母亲的!是母亲从隔壁打过来的。也就是说,十年了,父亲的手机一直没有注销,母亲依然像父亲在世时一样,只要他离开了家,无论在哪,每到这个时候,母亲都要给他打电话。他们在手机里彼此安慰着,传递着深深的爱意。
父亲是这座城市的市委书记,一次出差到外地,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男孩住校,母亲怕影响他的学习,不让他知道,等他回家时,父亲已经变成一盒骨灰了。失去了父亲,家里就失去了一轮太阳,没有太阳的天空是灰暗的。男孩不敢看母亲那张忧郁的脸,更不敢和母亲的眼睛对视。他发现母亲渐渐消瘦,大大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一种苦涩的潮水浸透了男孩的心,他多么想牵着母亲的手,带着她走出痛苦的阴影。
手机还在嘟嘟地响,男孩下意识地把机键一按,母亲的声音顿时在耳边响起:“……下雪了,你得多穿点,北方冷吧?……啊,孩子?孩子很好呀,期末考得不错……就是想你,老念叨你……”
男孩感到母亲的眼泪传到了父亲的手机上,湿漉漉的。他感到一团软绵绵的东西在眼眶里聚集,慢慢蹲倒在地,哽咽着对着手机说:“是的,我还好…….”声音跟父亲声音差不多,粗粗的。隔壁的母亲楞住了,一动也不动地定在那里,恍惚,她觉得是丈夫在另一个世界跟她说话。
男孩终于忍不住,猛地站起,冲着手机说:“妈妈,是我,是我呀!”
母亲还在迷茫中,分不清是儿子还是儿子的父亲,只是捧着手机喃喃地自语:“不管怎样,你也要早点回来呀!”
男孩的身影出现在母亲面前,母亲怔怔地望着和父亲差不多高的儿子,一切明白了。沉默了一会,她想问问孩子,明天是不是要把你父亲的手机销掉。儿子似乎看出了母亲心思,对母亲说,留着吧,让父亲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戎 林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马鞍山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天地》主编。现为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市政府文化顾问。
在国内外出版各类文学书藉50余种,著有中长篇小说《采石大战》、《红红的罂粟花》、《李白》、《摇曳的烛光》、《认识父亲》等,儿童文学集有《吃青草的老虎》、《将军与强盗》、《木木童话公司》等。获省以上奖22次,如两岸征文一等奖、安徽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文化部优秀作品奖、冰心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台湾杨焕儿童文学奖等。散文《认识父亲》被选入《大学语文》课本,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教材。
微 然
微笑的微,自然的然。
可以很勇敢,可以很温柔的80后双鱼座女子。
热爱诗歌,旅行,摄影一切美好的事。
愿用声音,陪你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