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 | 读《看见》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书本给人的力量就像是我作为一棵树站在你的身旁,会被你的伟岸所折服,也像是书中所说的,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编辑:木叶)
读《看见》
作者:伍德
图片:堆糖
翻看读书笔记,柴静的《看见》是一七年二月十一号读完的。日子距离这本书出版的日期是有些远了。好在这也没能影响书的品质。自觉把日期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回味生活的方式,它暂且不如照片里来的生动鲜明,却也到底是真实自然的。隔年隔日再翻出来看看,也是极好的。
初次对柴静的印象,模模糊糊,就像对新闻电视频道其他的主持人一样,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看过的节目也很少。单凭一两期节目是不能很好的去定位和把握一个主持人,尽管节目里会表现出他的主持风格或者语言附加给人固有的魅力,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是有别于某类情感电台主播的,就像一篇文稿,在语言和内容上后者更突出把持个人的情感和主观的偏见色彩,前者一贯倡导的是客观,真实。而这本书恰好弥补了一些受众对新闻工作者认识和态度上的空缺。
小说里塑造的贾宝玉,安生,渡边君或者玛格丽特·戈蒂埃,他们有各自的形象,有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现实的我们也同样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中,它真切的由成千上万的个体组成,像成千上万的螺丝钉一样,共同发力,推动机器的运行,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每一个个体又结抱成团体,形成各自的社会格局,就像国家与国家。新闻媒体是中介,承载和担负着社会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它更好地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媒介素养,体现社会真实。
书和书是不一样的,有些书读完就读完了,搁在书架上不自由的就蒙了灰。有些书粗略的读都是不值得的,只任当了废品。而有些书是要撑了明灯,照着灵魂去读的,字字是珍宝。
也许读惯了诗歌和小说,《看见》就像吃惯了汤羹后偶尔一口香醇不腻的茶点。隔日,再次想念,还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序言里说:“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是陈虻对柴静的期望,期望她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是一个电视人对另一个电视人给予的厚望和信任。而对于每一个社会人,我们不论处于什么社会地位或者有怎样的得失,同样需要自觉地去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职责,一点一点的挣脱蒙昧中狭隘、愚钝与局限的束缚。这何尝不是一场深刻的自省,是事事的积累,是日日的积累。
二十章内容,读久了,自然是忘了不少。从如何进入央视,如何认清失败面对困难,如何把一期节目做好,如何反思人性······有关乎道德、弱点、创伤、对峙、真相、沉默、屈服,了解与探寻、新与旧、真与伪······无论是个人、集体、社会,每件事情被关切后都会衍生出无数个要讨论和理解的问题,立场、观念不同,事件的情感色彩就会发生变化。以人性的道德制高点反观一个社会问题,不得不叫人置身于其中,评论褒贬是非已显得单薄。
生命赋予生活意义。非典时期的节目制作过程,隔离的是病毒,拉近的是人心。生命的关口上,其他事物显得渺小而无力。对生存的欲望、求索的欲望,无畏与责任是必然,也是完全的。文中有一句说:“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这笑,是一种希望,是一种精神。有时候,人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
对待医疗这样专业的复杂问题上,作者又表示可以无限怀疑,但事实弄不清楚的话,节目就是废的。其实,不仅医疗,社会行业的即便是小范围的个体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像堆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毛线团,这些线团不是每个都缠绕的规矩好看,甚至它是相当乱,相当糟糕的。这些问题又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联系着其他个体与群体,这其中的事实,就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查究、反思,过程是不易的。
交流是一个信息互通的过程。你在交流时的内容、语气、表情、态度甚至某个手势都将有可能决定你在交流互动中的角色,这也许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它很可能会决定对方将会与你分享的内容,影响交流的质量。天性中的某些特质是不容易更变的,就像性格。作者在一处写她小时候看到邻居从远处走过来,都躲在墙角让他们过去,打招呼这事竟让作者发窘。理所当然,除了天性还有环境中的惯性,怯懦不是绝对的,一旦突破成为一种改变,是会让人惊叹又欣喜的。人性的弱点是相通的,你不自知的以为只有自己这样,原来还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所以,正视对方的眼睛,了解对方的生活状态,把持彼此交互的过程。这是抛离工作之外的生活常态。
再说乐趣。文中摄像老陈说:“你看玩电脑游戏的孩子,什么时候说过自己累?有乐趣的人从不说累。”人们发现自己的乐趣,并投身于行动之中时,有哪个人不是精神矍铄的呢?往往很多人只是有着自己的乐趣而惯常的做着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情理之中的借口看似寻常得体,却抹杀了内心那棵小苗。真正将自己的乐趣培养起来,让它像一棵树那样成长起来,汲取阳光与养分,实在是场考验。它会面临风暴雨雪,面临寒冬酷暑。我们只管问心无愧,坚定执着,只管热爱。像孩子投身于一场热爱的游戏之中。
与乐趣相反,同性恋这一备受非议的话题不那么简单了。这不是我们都能投身于其中去考量的。不必所有的事情都身体力行,有些事情只能静观、思考和理解。不判定立场的对错,也许你就真的会凭感知做出一些旁人不理解的宽容和体谅,这同样是在了解具体的情况下产生的。但如果所有的人都接纳,社会趋同性的发展这一种感情,我们的社会还能衍进吗?书中张北川教授回答作者“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时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这对大多人来讲或许是一种鲜有的文化先进。问题提出了自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万事有矛盾,喜欢作者那句: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这自然是她的立场。觉得将天地、万物都包容了,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体内。
一个问题引出的话题甚至不是简单几句观点就能揭示通彻的,但通过这些报道,通过这些信息采集、事实的求证过程,观众会更渴望贴近真实。书中这些引起社会热议的话题与新闻无不时刻的揪着大众的心,诸如踩猫事件,揭露了人性里卑劣的悲哀。社会文明进步的光辉背后藏匿着人类的贪婪、浮奢与狭隘的弱点,那种境况下连悲悯都显得昂贵,这是让人寒心的。道德是有底线的,那么衡量道德的标准又是什么?清楚的认识事物,评论才会有立场。
搁下沉重的话题,语言里的清丽和深刻倒在阅读的过程里也徒增人的几分欢心。她说黎明是浅青色的,是风把天刮净了,几棵小银星星,弯刀一样的月亮,斜钉在天上。这形容分明是一个孩子的微笑,天真无邪。自叫人忘了那岁月里的痛苦,生了几分舒朗来。
就像文中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当然,上述简单的个人理解是读后印象较深的一些感受,书里勾线要理解和深思的问题很多。认识和理解也非绝对,但它让我置身于僻静之处,给我力量。
注 |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遇见吧啦】公众号只接受原创首发的稿件,若文章已投至他处请勿再投。
想加入遇见吧啦公众号梦想会员群吗?
与同频的人,一起追梦。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