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重点:《诗经》是如何编辑成书的?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有关它如何编辑成书,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采诗说。
汉代人认为周代曾设置采诗之官,负责到民间采诗,并将采得的诗歌献于朝廷,便于天子了解地方民情。《汉书·艺文志》曾云:“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就是所谓“采诗”的目的。(汉代模拟这种采诗制度,设置乐府来掌管诗歌音乐,乐府所采集的诗歌就是我们所说的“乐府诗”。)
周王朝是否施行过采诗制度,虽不能确定,但如果没有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乐官(周代的主观音乐的官员是太师,或称主乐太师)的参与,民间的诗歌也很难汇集于王廷。
有关周代采诗的情况,汉代人认为: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
所谓“铎”,就是铃铛,“木铎”一般认为是以木为舌的铃铛。这些“行人”行走民间收集音乐,然后经由乐官整理音乐,先后献给天子,让天子不出门就可以了解民情。
第二种,献诗说。
有关“献诗说”的详细说法,见于《国语》: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国语》)
献诗是和献曲、献书,以及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等等一系列活动一起,都是为了让辅佐天子,避免天子受蒙蔽的制度。或者说,这些都是让官员以至于平民表达意见,或者讽谏的途径。
有些《诗经》作品,也印证了“献诗”的存在,《大雅·民劳》云:“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小雅·巷伯》云:“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歌,可能也有采自民间的作品。
第三种,删诗说。
“删诗”指的是春秋时期,流传在各国的“诗”有很多,(司马迁说有3000多篇),后来孔子将诗经整理成集之时,删去了很多篇,仅仅留下305篇。
有关孔子整理“诗”的说法见于《论语》,孔子自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但这段话仅仅谈到孔子整理《诗经》音乐,没有言及删诗。
另外,《左传》曾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国季札至鲁国观乐,从记载来看,季札观乐所见到的“诗”,其总体面貌和今本《诗经》十分相似,而此时孔子才约八、九岁,不可能“删诗”。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但近些年,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竹简(现一般称为“清华简”)中有失传的“诗”,与今本不同,一些学者据此推测“删诗”有一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