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宣历史文化研究信版第074期

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石  巍

谢朓楼位于是宣城市中心府山广场北侧,是一座享誉华夏的千古名楼,由于谢朓、李白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来访,始得这座名楼在中国文化史和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下,市政府已将重建谢朓楼列入重点工程,这座历史文化名楼的重建必将对宣城历史起到极大的彰显和传承作用。然而这座名楼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有何形制,历史资料却语焉不详。今试据各种史料分析如下:

一、初创

谢朓楼位于旧府署内,它的修建与历代任职宣城的官员有着密切的联系。汉代,今宣城市区为丹阳郡治所,丹阳郡署就在今宛溪河东的宣州市场一带。东吴时期,丹阳郡署迁至建业(今南京市),西晋时,在宛陵另设宣城郡,郡署设在宛溪河西的陵阳山麓,陵阳山实际为一丘陵岗地,高出宛溪水面20余米,上部较为平缓。自晋以后,历代州府均治于该处,延续一千七百余年,郡署所在的陵阳山因此被称为府山。

南齐建武二年(495年),才华横溢的诗人谢朓来到宣城郡担任太守,在任时期,他在郡署之北的陵阳山一峰上构建一阁,以其居高临下,名为高斋,生活起居均在此处。他在此写有《高斋视事》、《后斋回望》、《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 等诗,高斋因以知名。《宁国府志》载,谢朓“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 关于高斋的形制,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从“高斋”的字面意思分析看,高斋在当时的功能应该就是一间书斋,仅供谢朓的读书作诗和生活起居之用,体量应该不大。

梅清《宛陵十景》中的叠嶂楼图

二、唐代

谢朓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高斋没有见诸史料的任何记载。直至唐初,宣城人为了纪念谢朓,于高斋故址重建一楼,名为谢朓楼,因其位置位于郡署之北,故又名北楼。据《全唐诗》统计,唐代诗人关于谢朓楼的诗歌流传至今的有8首。从这些诗歌的内容看,唐代谢朓楼的形制华丽,主要作为官府内宴饮宾客的场所使用。大诗人李白就多次登临谢朓楼饮酒赋诗,杜牧、许浑等诗人也多次参加宣州刺史在此举办的宴会。

但是中唐以前,谢朓楼的修造情况,没有系统的记载,据许浑《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诗,结合罗时进的《唐诗演进论·许浑年谱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可知崔龟从任刺史时 ,曾主持重修过北楼,使其形制更加开敞。其后,咸通十二年(871年)十二月辛亥,宣州刺史独孤霖写有《叠嶂楼记》,为重修谢朓楼最早的文字记载,此碑历代均嵌于楼基下,直到1937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谢朓楼后,不知去向。据碑文称:

“偶步池北,得小亭之直上,居然最胜。因命植栋斗梁,出城屋之脊,周方数间,小亭如初,而中与诸楼相差者,自为一地。其上则朗出高际,平与空等。……夫北望、条风、清暑之流,皆偏擅攸戡,莫全其美。或能伸左臂,或睇右目,或独全正面,总而有诸,则我无许。斯又不闻不见而亦其然为然矣!郡以溪山著名,或溪小负,则叠嶂之名为宜。至于阑干、蹋道、沙子、门户等咸有曲旨。”

从碑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唐代的谢朓楼,是一座错落有致的连体式楼阁,楼阁依照山势,下有小亭,扶阑干、蹋道直上,有两层平台,平台上建有楼阁,有北望、条风、清暑等名称,而独孤霖在山下小亭与原有楼阁之间又新建了楼阁。他认为,谢朓楼原有的这些名称都比较偏执,不足以显示楼阁的整体气势,因此给新建楼阁另起新名为叠嶂楼。据今已亡佚的《嘉定宣城志》记载,“高斋在府治东,后人于其地建北楼,一曰北望楼。唐郑薰诗:‘高斋今北望,池上犹春酌’。自注:高斋,今北望楼。韦苏州诗‘高斋谒谢公’,刘梦得诗‘高斋兴有余’,皆即指北楼为高斋。至咸通末,独孤氏造叠嶂楼,又即北楼之西址为之。” 可知唐末的叠嶂楼基址在高斋旧址稍西的位置。

三、宋元时期

宋代谢朓楼重修的最早记载始于知州边肃,他写有《重修观风叠嶂楼记》,题下自注“观风楼在叠嶂楼东”,文中一开始就称“今宣之崇闉,艮有观风,癸有叠嶂。”观风楼,就是唐代的条风楼(见下文),这里也印证了二楼的方位问题,在中国风水学里,艮属于东北方向,癸在正北稍偏东的位置。文中说“念年祀浸远,机构敝斁,栋敝虹蚀,瓦駮鸳瘁。乃达四聪,旋整二宇。”落款为“景德三年(1006)丁未日,枢密学士边肃述”。可知自独孤霖之后135年,边肃将古高斋基址上的观风、叠嶂二楼作了整修。

42年后的嘉祐三年(1058),王安国应宣州通判杜君懿之邀,参加了在叠嶂楼举行的宴会。他在《池轩记》中谈到“观夫邑屋之众,丹漆之丽,环数万家于山水之旁,而州人之闲暇饮酒而管弦。”可见整修后的谢朓楼恢复了昔日的华丽风采。

熙宁二年(1069)六月一日,知州余良肱在叠嶂楼设宴,监税蒋之奇写有《叠嶂楼记》,文章说“前守刁侯之来也,既以叠嶂之秀新其楼,又以双溪之胜创为阁,其丹艧之节则雕甍华栋,金碧彩翠,与夫山光水色,山下而相辉,遂称江南之胜绝。”刁侯,即刁约,字景纯,治平三年(1066)任宣州知州。《宁国府志》引《方舆胜览》记载,“双溪阁,治平二年,刁侯约建。先是,唐世有北望、条风、清暑等楼,后惟存二楼,曰观风,曰迎春,居其东偏,即条风旧址也。至是并拓其地,筑杰阁,取宛句二水为名。”从这些记载,我们可知,刁约任知州时,曾经整修过叠嶂楼,并在观风楼基址上创建双溪阁。

此后,叠嶂、双溪两楼阁成为一座连体式楼阁,诗文中往往并称。元丰八年(1085年),苏辙赴绩溪任知县,途径宣城,作有《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阁长篇》,诗中有“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再次印证了双溪阁在叠嶂楼的东边,可以东向俯瞰宛溪、句溪两水。绍圣三年(1096年),张耒出知宣州,任内作有《登双溪阁》、《病愈登叠嶂楼》 二首诗歌。咸淳五年(1269年),文天祥出知宁国府(1166年,以孝宗潜邸,升宣州为宁国府),亦作有《题宣州叠嶂楼》和《登双溪阁》两首诗歌。

南宋时期,我没有找到谢朓楼重修的记载。从吴渊《登南城》诗中“衰草寒烟梅老墓,断垣斜日谢公楼”,文天祥的《题宣州叠嶂楼》诗“檐隙委残籀,屋宇连莽宿”可知,南宋末期的谢朓楼已长时期没有维修,显得十分残破。

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王士熙任江东肃政廉访使,撰有《叠嶂楼记》,此记刻碑,今已不存。清康熙五十九年,程元愈《二楼小志》辑录,但当时碑文就已漫漶不清,缺字较多。残文记载:“至顺三年(1332年),监司帖里援思,经历徐孟孙□□,是役既成矣,风雨□□□□颓靡,今监司□蹈厄莫支出楮币若干付  修之,成于元统二年(1334年)十月七日,其日  益曰前政后政 今监司予不敏,安足预之,遂为之记。”可知元代至顺三年和元统二年间,叠嶂楼经历了两次维修。

四、明清至近代

明代前期,谢脁楼虽见诸于诗句,但仅有叠嶂楼的名称,不见双溪阁,也少有登眺和宴饮的诗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宁国知府方逢时重建谢朓楼,撰有《高斋记》。他认为“及唐独孤霖叠嶂楼之建而高斋之名废也久矣”,于是将重建之楼复名为高斋,文中称“历世既远,瓦砾斯尽,山川不易,流风若存,君子慨焉。”又提到他“爰稽其故址,鸠公抡材,重构斯宇。”可知当时双溪阁已不存在,叠嶂楼也已坍塌,仅存基址。这次重建后,谢朓楼再次成为官府宴饮聚会的场所,登眺宴集的诗歌不断。方逢时、李先芳、罗汝芳、王畿、梅鼎祚、余飏、王公弼等名士均有诗篇留传。顺治十四年(1657年),宣城画派著名画家梅清的《宛陵十景图》册页中有一幅《叠嶂楼图》 ,图画中的楼阁形式应该就是明末谢朓楼的真实写照。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末重建的谢朓楼建在高大的城台上,是一座三层三檐歇山顶的楼阁建筑,周围树木繁茂,特别是几株古柏,苍劲雄虬。从明代开始,对其描写就见诸于诗词,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描绘北楼古柏的诗就有二十余首,如清初史大成说“登叠嶂楼见苍松古柏可数百年物,不觉忾然以思。”

明代建造的高斋,到了清初已经残破,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许廷栻又作了重修,撰有碑记,记中称“岁月云遥,几乎残废能支而未倾者,数柱耳。名区古迹,大邑观瞻,安可目睹其倾败而不为经营补葺乎?于是盖瓦缮甍,筑墉甃阶,与夫窗棂梯级悉新之。”可见这次重修是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几乎可以说是重建。沈廷璐记载,许公莅郡时,北楼支而未倾者,数柱耳。公欲修复,术者谓:“楼修不利官。”公笑曰:“利不利,岂在一楼哉?”毅然捐橐以修。 所以在清康熙刻本《二楼小志》里的北楼图,应为许廷试重修后的北楼。

康熙刻本《二楼小志》里的北楼图

从图中我们可知,许廷栻重修后的北楼基本沿袭明代式样,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但二层檐与三层檐几乎重合,可能楼阁仅有两层。康熙年间佟赋伟任宁国知府,在任整修北楼,安徽布政使张圣佐撰有《重修北楼记》记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府谢启昆重修北楼,撰有碑记,“国朝郡守许公重建,仍北楼旧名,规制古朴,无镂刻采藻。年久木蠹墁驳。余治郡治明年,值郡事少,因其旧制而少新之,删剔榛秽,洞达八窗。”落款为乾隆辛丑年七月七日。嘉庆十一年(1806年),知府鲁铨又重新,姚鼐撰有重修北楼记。记中说“鲁君为守之三年,治内谧安,惜故北楼之颓弊,命功饬之,既竣,以书告鼐,使为之记。”

嘉庆《宁国府志》里的北楼图

咸丰十年至同治四年,太平军攻至皖南,宁国府城两次失陷,战火中,许多建筑被毁。但是由于咸同以后特别缺乏文献记载,笔者没有找到谢朓楼在战争中毁坏的记录。直到1986年宣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宣城古今》一书中出现了光绪初,知府鲁一贞重修北楼的记载,其后被各种地方资料所转载。但是这则记载是错误的,一是因为鲁一贞是康熙时期的安庆府太湖县人,不是知府,二是光绪时期,宁国府没有哪一位知府叫鲁一贞。错误的原因估计是因为安庆这个鲁一贞曾来过宣城,且留有诗篇,所以被后人误读了。

那么,咸同以后,谢朓楼修造情况如何呢?笔者在清末状元张之万为曾任过宁国府知府高崇基撰写的墓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重建谢脁楼,延郡中文士,觞咏其间,而亲课书院生童,且增其膏火,以资鼓励。” 查《清代缙绅录集成》可知,高崇基任宁国府知府的时间为光绪二年至光绪六年(1876-1880),可见在这几年中,高崇基重建了谢朓楼。

光绪《宣城县志》里的北楼图

此后宁国府又经历了六位知府,清朝灭亡,历史进入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宁国府作为府一级的建制被撤销,位于陵阳山的府衙也就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府衙前院被改建为大操场,这就是一直沿用到2004年的府山头体育场。而府衙后院在民国六年(1917年)曾被新创办的省立第八初级中学使用。民国1935年,宣城初级中学(1934年改名)校长乌以风征得专员同意,出资整修了谢朓楼,在楼内悬挂谢朓画像,并题对联曰:千古风流有诗在,一生怀抱与山开。他还编印《北楼诗文钞》,分赠全国各大图书馆。

清末民国时期的谢朓楼,从流传下来的照片、图画和老人的回忆看,是一座攒尖顶的两层楼阁建筑,上圆下方,上层题额叠嶂楼,下层题额谢朓楼,楼阁体量不大,应该是历代谢朓楼中体量最小的一座,这与清末后残破的社会经济有关。

乌以凤拍摄的北楼照片

1937年10月24日,二十余架飞机盘旋到宣城上空,首先轰炸了东门火车站,接着又轰炸鳌峰,此后五天内,日军飞机连续轰炸城区六次,城内到处是断壁残垣。古老的谢朓楼就在这几日的轰炸中毁于一旦。

五、小结

综上考述,我们可知,宣城谢朓楼始建于南齐谢朓时,初名高斋,后毁。唐初,在高斋旧址建北楼,主要作为官府宴会的场所。北楼周围还有一些小楼阁,如条风、清暑等楼,与北楼连为一体。唐末咸通十一年刺史独孤霖在北楼西面建叠嶂楼后,与古北楼成为一东一西的双子楼阁。宋代,叠嶂楼东边的古北楼附近仅剩下位于唐代条风楼故址上的观风、迎春两座小楼阁,叠嶂楼成为双子楼阁中的主楼。景德三年,知州边肃重修了叠嶂楼和观风楼。治平三年,知州刁约整修叠嶂楼,并在观风楼旧址上创建双溪阁。自唐末至宋代,谢朓楼一直为一东一西的两座双子楼阁。元代以后,双溪阁不见于记载,仅存叠嶂楼。明正德后,叠嶂楼又毁。明嘉靖三十九年,知府方逢时重建谢朓楼,为三层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重新命名为“高斋”,恢复了谢朓楼昔日登眺怀古和宴饮聚会的功能。清康熙四十年,谢朓楼倾圮,仅剩数柱,知府许廷试重建谢朓楼,沿用明代式样,三重檐歇山顶,但层数可能仅有两层。后任知府佟赋伟又加以整修,乾隆四十年,知府谢启昆又重修。嘉庆十三年,知府鲁铨主持重修。太平天国战争中,谢朓楼被毁。光绪二年,知府高崇基重建,为二层攒尖顶楼阁,体量大为缩小。1935年,宣城初级中学校长乌以风出资重修。1937年,谢朓楼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解放后,于谢朓楼附近建立烈士陵园,谢朓楼原址建烈士塔。1997年,原宣州市政府搬迁烈士陵园,于原址重建谢朓楼,由东南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徽州古建公司施工,楼高15米,为一座两层十字歇山顶的楼阁,材质为钢筋水泥仿古结构。2008年,宣城市政府决定重建谢朓楼,聘请国内古建筑大师罗哲文、付清远为顾问,山西达志古建筑公司主持设计,方案为一座高37米,仿唐三层歇山顶全木结构楼阁。相信不久的将来,谢朓楼定能恢复盛唐时期宏伟的气势。

谢朓楼复建工程设计方案效果图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