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以黄河为界,这俩县城为何没能成为距离最近却地处两省的县城

在黄河中游地区,除了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连接处比较平缓之外,黄河都是奔流在黄土高原的重重大山之间,因为河水的切割作用,在高原大山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河谷地带,有的河谷比较宽广,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就成为难得的能够建城的地方,在以黄河为省界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黄河岸边形成了一系列省界县城。

黄河是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省界

这些县城有的单独存在,比如陕西省的佳县、吴堡,山西省的河曲,河南省的阌乡、灵宝。也有的县城隔黄河成对出现,比如陕西省的府谷县和山西省的保德县,河南省的陕州(民国之后称陕县)和山西省的平陆县。因为两个成对出现的县城仅一河之隔,相距不到一公里,也成为相距最近却分处两省的县城。

清朝地图上的府谷、保德以及陕州、平陆

今天陕西省府谷县和山西省保德县依然保持着几百年以来、相距最近却分处两省县城的形态,但是河南省陕州和山西省平陆县的这种状态却已不存在,今天的平陆县城和三门峡市陕州区中间相距15公里左右,还隔着一个三门峡市区。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卫星图片上这一带形势图

一切的起因是因为建设三门峡水库。

平陆县志里的三门砥柱图

三门峡水库是利用在陕县以下,黄河干流“人门”“神门”“鬼门”形成的三门峡所修建的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于1957年4月开始动工,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

由于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库区水位达到340米,而位于黄河之畔的陕州城和平陆县城都处于淹没线之下。

清朝陕州城图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陕州州城卫星图

清朝的陕州境图

1959年陕县并入了三门峡市,1962年3月恢复陕县建置时,县委、县政府设于三门峡市。1994年5月,陕县政府迁至距离老陕州城8公里的大营乡温塘村。

光绪年间的平陆县城图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平陆旧县城卫星图,已被淹没

陕州、平陆县城与黄河示意图

民国时期的平陆县域图

平陆县城则于1959年搬迁到离老县城10几公里之外的圣人涧村。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两个县城依然隔河相对

1961年的地图上,三门峡市已经成立,平陆县城已搬离原址

就这样,本应和府谷、保德两个县城一样成为独具特色、距离极近的省界县城,陕县、平陆县城却因为建设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纷纷搬离开了原址,再也形不成隔河相望的景象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