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仗打的,到底谁赢了?
寇准最擅长的不是背靴,而是背锅
文/ 大圣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相。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最初都不是通过正经史书,而是先从影视剧、戏曲或者小说里知道这个人的。
我就厉害了,我是通过评书。
当然,这么说特别暴露年龄,但没办法,在我们那个年代,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从评书里听来的。
当年有个特别火的说书人叫刘兰芳,比袁阔成、单田芳还火,一部《岳飞传》,一部《杨家将》,家喻户晓,能让全国人民每天中午12点半准时打开收音机。
第一次听到寇准的名字,就是在评书《杨家将》里,寇准绰号“寇老西儿”,除了和八贤王一起支持杨家将之外,还在书中负责搞笑。
“寇准背靴”的故事即来源于此。说寇准怀疑杨六郎诈死,晚上偷偷跟踪人家老婆,为了不发出声响,把靴子背在肩上,光着脚尾随,最终探明了真相。
这个故事很早就被改编成戏曲并搬上了银幕,片名就叫《寇准背靴》,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比如王建国他爹,一高兴就扯开嗓子吼上两段,声音响彻全村,村东头的张寡妇每次听到,豆腐都不磨了,也要跑过来听戏。
我不喜欢听戏,但喜欢听故事,随着后来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多,我才知道,寇准为官四十年,先后辅佐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两次拜相,数次被贬,几经沉浮,而他一手促成的宋辽“澶渊之盟”,更让寇准成为毁誉参半的一代名臣。
“澶渊之盟”是寇准仕宦生涯的难言之隐。
是的,寇准最擅长的不是背靴,而是背锅。
寇准出身名门望族,世代为官,祖上本姓苏,在西周武王时期任大司寇,因为功绩卓著,被周武王赐以官职为姓。
寇准的父亲是前朝进士,曾任太师尚书令。作为官二代,寇准自幼聪颖好学,据说七岁那年,父亲带寇准爬华山,登顶后把小寇给累坏了,下山吵着要人背,父亲说你以华山为题作首诗,作得好就背你。
小寇沉吟片刻,一首五言诗便脱口而出: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写得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寇准最后是全程被人背下山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等长到十几岁,寇准已是远近闻名的学霸。
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受到当朝天子宋太宗的亲切接见。
按照规定,进士须年满20岁才会被录取并授予官职。有人跟寇准说,皇上要是问你年龄,你就说已经20了,反正多报一岁也没人知道。
寇准脖子一梗,说那怎么行,撒谎不是好孩子。依旧如实作答。
宋太宗很喜欢这个诚实的年轻人,破格录用了寇准。寇准那一届进士人才辈出,光宰相就出了好几个,被后世称为“龙虎榜”,寇准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此事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宋史·寇准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寇准从此步入仕途,先后担任大理评事、巴东知县、成安知县、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职,职务不断升迁,不到三十岁,就进入了中央机关,可谓春风得意,前程似锦。
作为一个年轻干部,寇准血气方刚,在朝中以敢于直言,大胆进谏著称,不管是谁,哪怕是皇帝,他也敢怼。
有一次开会,寇准与太宗皇帝因为一件事发生分歧。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以领导意见为准,作为下属,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慢慢理解。
但寇准坚持己见,据理力争,毫不退让,把宋太宗给气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领导不要面子的吗?站起身,拂袖而去。
换作一般人,一看领导生气了,就算了,寇准可不是一般人,不依不饶,跑过去抓住皇帝的衣袖,死活不让走:“先坐下,今天这事儿不整明白不许走!”
这件事在《宋史》中有记载: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凖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为官的本分,如果一个大臣对皇帝说的话,不管对错都坚决拥护,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这样的官员,有什么用?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起。
淳化年间,朝廷处理了一起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案,其中一个叫王淮,贪污数额巨大,但因为上面有人,仅仅被撤了官职,没多久,换了个地方又重新当官了;另外一个叫祖吉,情节较轻,因为没有后台,被判处了死刑。
寇准对此很有意见。
不久,国内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皇帝召集大家开会,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臣们都说是天灾。
寇准站出来说:“不对,什么天灾,我看是人祸。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一定是我们执政执法有不公平的地方才导致的这种情况。
哪个领导愿意听这样的话?宋太宗很生气,宣布散会。
回到办公室,让人把寇准找来,气哼哼地问:“你会上说那话是啥意思?”
寇准说:'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你把负责办案的人叫来,我再说。
皇帝当即把负责公检法的领导叫了过来,寇准当着他的面说:'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
祖吉受贿情节轻微被判了死刑,王淮贪污数额巨大只被杖责,如今又官复了原职,这是为啥?还不是因为他有个当参知政事的哥哥,你们这样做公平吗?
宋太宗这才知道寇准是因为啥生气。
像这种动不动就给领导提意见,动不动就让领导下不来台的刺儿头,一定特别不受领导待见吧?
恰恰相反,“上由是嘉之”,宋太宗看中的就是寇准这种敢于直言的大无畏精神,说:'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我得到寇准,就像当年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
不久,便提拔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直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正式进入到了权力的核心。
以寇准这种性格,在官场上不但没有被打击,反而得到领导赏识,应该说,得益于宋太宗是个明事理的皇帝。
其实,不光是宋太宗,整个宋朝,相比其他朝代,君王都相对宽仁,大臣的工作环境、政治气氛也比其他朝代更为宽松。
举几个栗子。
太祖年间,宰相赵普向宋太祖举荐人才做官,皇帝不同意。
第二天,赵普再次举荐此人,皇帝还是不同意。
第三天,赵普继续举荐,宋太祖大怒:“你有完没完,说了不用不用,老子不喜欢这个人!”把赵普的奏折几下撕碎,扔在地上。
赵普正色道:“刑赏乃天下人之刑赏,非陛下一人之刑赏,岂能因陛下喜恶而独专?”干部任用主要看工作能力,这是国家的事情,岂能因为你个人的喜好而独断专行?
把奏折捡起来,回家粘好,第四天继续举荐:“真的,这的确是个人才。”
宋太祖赵匡胤彻底崩溃了,说我服了你了,最终按照赵普的意见下了任命书。
还有。
仁宗年间,宋仁宗禁不住张贵妃的枕边风,想给贵妃的伯父安排个职位,御史中丞包拯听说了,坚决反对,说这个人我知道,工作能力很差,不能担此重任。
仁宗皇帝坚持要任命,包拯急了,跟寇准一样,抓住皇帝的衣袖,巴拉巴拉一通讲。
包拯说话有个毛病,就是嘴巴不严,口水喷了宋仁宗一脸,皇帝实在受不了了,一面擦口水,一面说好吧好吧,都听你的。硬是没有提拔成这个亲戚。
再说一个。
神宗年间,宋神宗要杀一位文臣,宰相蔡确站出来反对:“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宋神宗说:“不杀也行,那就给他脸上刺字,发配边疆。”
又有大臣反对:“士可杀,不可辱!”
宋神宗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
大臣说:“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为什么宋朝的大臣如此大胆,皇帝看起来如此窝囊?
宋朝历代并没有皇权旁落的情况,大臣及知识分子之所以敢于直言,与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的“太祖誓碑”有关,其中明确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并说:“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所以,宋朝历代帝王恪守祖训,以仁孝治国,很少诛杀大臣,君臣关系相对和谐,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对持不同政见者相对宽容,宋朝被后世称为“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赵普、寇准、吕端、晏殊、包拯、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一代名臣。
政治清明带来的是文化艺术的繁荣,大宋朝名家名作辈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经济富足的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有人估算,宋朝的人均GDP高达2280美元,占世界GDP的65%,还有人说80%,总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远远超过所谓的大唐盛世。
陈寅恪先生说:“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所有这一切,应该说,与宋朝统治者的政治开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猜有人会说:把宋朝夸得像朵花,还不是一样被别人打。
是的,毋庸讳言,宋朝重文轻武,对内仁慈,对外软弱,先后被辽国、西夏、金国、蒙古等国欺辱,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于外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真宗即位,北方的辽国趁宋主新立,频繁犯我边境。
公元1003年,辽军大举入侵宋朝,两军交锋,宋军节节败退,辽国大军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到了第二年,辽国20万大军已经打到了澶州,如果澶州再失守,都城汴京将直接暴露在辽国铁骑之下,情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朝廷上下一片慌乱,以王钦若为代表的主和派主张停战谈判,并迁都南京或成都,以防万一。
宋真宗内心十分惶恐,便征求寇准的意见。
此时,寇准已官居宰相之职,是朝廷坚定的主战派,他说:“谁出的迁都的馊主意?谁再这样说,您就杀了他。不但不能迁都,相反,我希望陛下到前线去,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只要陛下御驾亲征,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就这样,宋真宗在寇准的极力劝说下,一咬牙一跺脚,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来到了澶州前线。
果然,守城将士一看,皇帝都来督战了,深受鼓舞,宋军如有神助,反败为胜,不但击退了辽军的围困,还射杀了辽国的先锋大将。
这正是一鼓作气,趁胜追击,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辽国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提出停战议和,寇准当然不答应,辽国就绕过寇准,直接找宋真宗。
真宗皇帝本来就不想打仗,对,我们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没跟寇准商量,立刻就同意了,并派出以曹利用为首的谈判代表团与辽国议和。
临行前,宋真宗指示曹利用:“辽国入侵中原无非是想捞点好处,领土问题是原则问题,绝不能答应,但如果对方只是想要点钱的话,百万以下皆可许也。”
寇准知道这件事以后很生气,可已经没办法了,毕竟皇帝都答应人家了,我们是一个守信用讲诚信的民族,天子一言九鼎,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但在议和条件上,寇准偷偷把谈判代表曹利用叫过去说:'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别听皇帝的,最多给30万,超过这个数我宰了你。
公元1005年,宋辽经过谈判,订立盟约:两国缔结兄弟之国,和平共处,大宋每年送给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断断续续长达25年的战争,两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宋真宗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每年区区30万,对我大宋王朝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何足挂齿,就当是扶贫了。
而作为抗辽前线总指挥,寇准当时被国内奉为打败辽国侵略者,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上,从而结束战争的英雄。
大宋的老百姓当然不会知道,这个和平,是用钱买来的。
更神奇的是,辽国的老百姓也认为自己打了胜仗,是凯旋而归——事情明摆着,我们把宋朝打怕了,每年乖乖给我们30万战争赔款。
所以,皆大欢喜。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对寇准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他本人也非常尊重,这让当初的主和派王钦若心里很不舒服。
据《宋史》记载: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我简单翻译一下:
说有一天,王钦若对皇帝说:“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对大宋来说是很耻辱的一件事,陛下怎么还把寇准看做是功臣来敬重呢?”
皇帝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王钦若接着说:“您知道赌博吧?赌徒在钱快输光的时候,会不计后果,孤注一掷。当初寇准逼着您御驾亲征,想没想过,万一打败了怎么办?您呐,其实就是寇准最后疯狂的赌注。”
这几句话说的,真叫“稳、准、狠”,一下子击中了要害,宋真宗从这以后,对寇准心存戒心,逐渐冷淡了下来。
公元1006年,在王钦若等政敌的谗言排挤下,寇准被免去了宰相之位,降职为陕州知州,黯然离开了京城。
这正是:
成也议和,败也议和。
千秋功罪,谁与评说?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风一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