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肉搏:一个日本可以打五个中国兵?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故事不长
我说给你听
抗战中八路军与日军肉搏
抗战时期八路军与侵华日军拼刺刀时,为何总能占到便宜?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白刃战时,往往要先把子弹退膛,然后再开始拼刺刀。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发生作用,真相并非如此。
这是当时日军综合自身身体、兵器和作战特点才这样做的,是其装备和人员条件所限下的无奈之举。
根据日军自己的统计,在白刃战开始以后,保留步枪子弹造成的损失比收获更大。其原因是:
根据日军当时配发的三八式步枪的特点来说,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
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因此命中之后杀伤力不大,经常一枪打到身上,只会造成贯通伤,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不如中国军队使用的中正式步枪。
白刃战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因为白刃战中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贯通后经常会杀伤自己人。
再者,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被刺倒。
国军由于不钻研战术,与日军拼刺刀时总是吃亏,当然,擅长使用大刀并经名师指点的西北军除外。
八路军就不一样了。因为自身装备条件极差,所以特别注重战术训练。
1937年打响的平型关战斗后期,曾经在八路军与日军之间,发生了一场殊死的拼刺刀战斗。我方的第一一五师是八路军的精锐部队,而敌方第五师团虽说是日军精锐,不过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这支部队是护送辎重的,远非精锐之师。战斗的结果,双方伤亡大致相当。
在这场拼刺刀战斗中,八路军依靠人多的优势,往往几个人拼鬼子一个人,但是,后来大家都承认,没想到鬼子这么顽强。
要说此时的八路军,继承的是红军时代敢于打近战、打夜战的光荣传统,敢于拼刺刀,但是以往对阵的国民党军是见到刺刀上的血就落荒而逃,而日本鬼子确实不但刺杀技术好,而且顽抗到底,死不投降。
这场白刃战中,八路军115师686团副团长杨勇的表现非常突出,他很少有失手的,都是一刀一个,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还一刀刺死个日军头目。
当然,很多八路军战士的拼刺刀水平还是比不上自幼习武的杨勇。
所以,平型关战斗之后,八路军更加重视刺杀技术。
由于弹药不足,刺杀成为消灭敌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八路军中,刺杀是训练重点。此后的七年抗战中,拼刺刀成了大多数八路军的强项。
抗战时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决死队第1纵队25团8连,在党
战争,是以胜利为目的。所以八路军在强化拼杀能力的同时,还训练出一套相当有针对性的如何在肉搏战中开枪的战术。当日军与八路军即将进行拼刺刀的时候,八路军会将枪中的子弹在统一的号令下,进行一次齐射,因为距离近,目标密集,就更有杀伤力,将其冲在前头的日本击伤或击毙,既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又达到扰乱敌人的阵型之目的。
而在对刺之前,枪膛里还有子弹的八路军战士会抢先在日本兵的腿上打一枪,由于身体尚未正式接触,开枪时日本兵无法乘机进攻,射击时又是压低枪口朝下打的,在打穿日本兵的大腿后,如有子弹穿出也只钻到地里,不会引起自身伤亡。更重要的是拼刺刀时日本大腿受伤,步伐就会乱,八路军就可以从容将日本击败。
另外,八路军还有许多基层的指挥员会拿着毛瑟手枪(驳壳枪)趁乱对日本开枪,由于八路军同日本拼刺刀时战术多样,往往就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在抗战当中,八路军统计的伤亡记录只有不到4%的伤亡是冷兵器造成的,其他都是枪炮造成的伤亡。这说明了在与日军白刃战时,八路军是占上风的。
这里举个八路军普通战士拼刺刀的例子。他叫吕俊生,河北邢台人,身高1.9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八路军驻扎到了太行山区,已过而立之年的吕俊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八路军。
吕俊生
后来他跟着八路军来到了山东。1938年吕俊生跟随部队在山东夏津参加战斗,他们接连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后,吕俊生高喊大家上刺刀,跟小鬼子拼了!吕俊生挥舞着刺刀杀入敌人中间,他一人刺杀死了27个小鬼子!
由此可见,八路军的刺杀训练进行得是多么的扎实。
1950年,吕俊生出席了全国群荚会,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吕俊生后从部队回乡养病,还担任了农村的大队党支部委员,1970年11月22日病故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