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发现》关于决策与判断的科学

迈克尔·刘易斯,鼎鼎大名的畅销书作者,《说谎者的扑克牌》、《大空头》,而我书柜上的,是这本书的前身《点球成金》,也被翻译成《魔球:逆境中的制胜法则》。

为什么说是这本书的前身?因为《魔球》讲的故事,是在棒球领域,奥克兰运动家队——一个资金实力垫底的球队——如何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选出一批性价比更好的球员,从而取得辉煌战绩的故事。

而这本书过去十几年后,作者认识了行为经济学教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才发现自己还忽略了:人们做出误判的心理学原因。

这本书要讲述的是:人的思维,在我们形成判断和做出决策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判断与决策,这正是这个公众号最关注的主题。为什么关注?很简单,你理解了人类为何会做出误判,以及人类认知的规律,小则能在证券市场盈利,大则能洞悉人心。


1

NBA的数据模型:达里尔·莫雷

16岁时,达里尔·莫雷拜读了《比尔·詹姆斯的棒球简史》 。詹姆斯就是那位把统计分析放入棒球运动的天才, 刘易斯把他的故事写进了《魔球》。

后来,莫雷终于成为休斯顿火箭队的总经理,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在这里一展才华。

不认识莫雷的人认为,既然他要用知识来武装篮球,那他一定是无所不知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莫雷对自己缺乏信心——他知道,凡事要想有十足的把握是一件多难的事。

莫雷说:“知识实则就是预测, 所有能够提高你预测能力的东西都是知识。基本上你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在试图得出正确的答案,只不过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如果我是球队经理,我肯定最关心哪个球员的未来表现最好。

通过统计分析,单位时间内的篮板球次数,可以很有效地预测大个子球员未来的表现, 而单位时间内的抢断球次数,则对预测小个子球员今后的表现很有用。

比起身高, 球员的站立摸高更为重要——要看他的臂长, 而不是身高。

莫雷不是知道的更多,而是通过已知的知识提高推测的准确率。

在2007年的选秀中,模型筛选挑中了马克·加索尔。

结果有球探拍到了他赤裸上身的样子,照片中的他又矮又胖,长着一张娃娃脸和一对女人才有的丰满的胸。火箭队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大胸男

人们对加索尔的嘲讽影响了莫雷,他眼睁睁地看着加索尔被孟菲斯灰熊队选走。在选秀第48顺位,选中一个日后的全明星球员的概率不及百分之一,甚至连选中一个合格的替补球员的可能性都很低。

贴在马克·加索尔身上的标签,影响了人们对他的判断,导致大家“以名取人”。“自那以后我就订了个新规矩,”莫雷说:“不许给任何人起外号。”

还有林书豪,201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入选NBA。

莫雷说,“数据分析表明, 我们应该在第15顺位左右就选择他。”

但是基于数据的评价结果与专家看法不吻合: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亚洲人运动能力不足。莫雷对模型分析也不敢全信, 于是临时掉头而去,放弃了林书豪。

人类的偏见,对外表的偏见,对于种族的偏见,让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NBA劳资纠纷,导致停工歇业的时候,莫雷报名参加了哈佛商学院的一个管理培训课程,选修了“行为经济学”这门课。

第一堂课开始时,教授要求所有学员把他们电话号码的后两位数字写在一张纸上。

接着,她又让大家估计一下联合国里非洲国家的最高数量,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电话号码数字偏大的人,所估计的非洲国家的总数也更大

莫雷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2

丹尼尔·卡尼曼

卡尼曼告诉自己的学生:“当别人说到某件事时,不要去想它是不是真的,而要想它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真的。”

听取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尽量不去推翻它,而是试着从中寻找意义

收集信息,客观分析,成为卡尼曼一生的追求。

卡尼曼在以色列军队服役时,开发了一套士兵性格测试,可以预测应征者在不同岗位上取得成功的概率。

直到今天,以色列的军队仍然沿用,因为这套测试,不让面试官的直觉干扰他们对于应征者的判断。

过分青睐直觉判断,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决策中犯的最主要的错误。

卡尼曼在帮以色列空军培训战斗机飞行员时注意到,教官们总是认为批评比表扬管用。因为被表扬的飞行员下一次表现不如上一次出色,而被批评的飞行员下一次却会更做得更好。

稍加观察后, 卡尼曼向他们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根源:不管是因为飞得完美而被表扬的飞行员,还是因为飞得差劲而被批评的飞行员,他们都只是在向自己的平均值回归

回归均值,这是无数有经验的专家也会忽略的错误。

卡尼曼从视觉幻象中取得了重大发现:明知是错觉,人还是难免被误导。因此,他觉得思维是个不值得信赖的东西。

人不是天生的统计高手,人的大脑也不会理所当然地提供“正确”答案。

人类的认知是有模型和规律的,即使这个模型不完美。找到这个认知模型的漏洞,就是卡尼曼研究最大的贡献。

人贵有自知之明,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可能在哪里出问题,进而避免犯错的时候,这个人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而是知道自己可能在哪里犯错,全力避免犯错而已。

就像查理·芒格这篇精彩演讲《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生活》。

3

俄勒冈研究所

1960年,对于人类决策问题有着浓厚兴趣的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霍夫曼,获得了全美科学基金会6万美元的资助。

有了这笔资助,他辞去教职,在尤金市买下一栋楼,成立了“俄勒冈心理研究所”,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所只专注于人类行为的私人研究机构 。

当被他的孩子们问及他靠什么谋生,他指着一张印有人脑解剖图的海报回答说:“靠研究大脑里面藏着的奥妙。”

当时接到了一个承保公司的活,想测试一下在高层的住户是否能够感受到房屋的晃动。

结果出人意料,人们对于晃动的感受十分明显。

所以最终,施工方为了让摩天大楼更加坚固,设计了一种长约75厘米的金属减震器,并且将11000根这样的减震器安装进了每一间屋子。

这座大楼就是世贸中心。

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额外增加进去的钢材,使双子塔在遭受那架商用飞机撞击后尽可能久地多坚持了一会儿,使14000人中的一部分人得以在大楼倒塌前成功地逃生。

当然这是一段逸闻趣事,心理研究所最重要的研究还是人的认知判断。

霍夫曼的想法是,要想更准确地了解专家们的思维过程,就必须依靠那些他们在做判断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霍夫曼称之为“线索”),并根据他们的判断去推导不同信息所占的分量。

也就是用数字解开神秘复杂的思维决策之谜。

如果说投资学、心理学、精神病专家的判断还有很强烈的主观性,那么临床医学专家的判断应该足够权威有效了吧?何况还有那么多的辅助设备。

于是霍夫曼研究临床专家的思维模型,通过观察胃部X光片来判断患者是否得了癌症。

专家们提出7个指标,这些指标有多重不同的组合。霍夫曼通过设计了电脑模型,将7个指标配以相同的权重。

研究结果让人震惊,这套模型不仅胜过了医生这个整体,而且在和单个优秀医生做比较时,它也更胜一筹。

很多医生们不仅与他人的判断有出入,还与自己的判断相矛盾。如果医生自己都不能做到诊断结果前后一致,那诊断的正确性自然就得不到保证。

原因是临床专家不是机器,也有喜怒哀乐、厌倦、疲惫等等情绪影响。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模型和单一特征的判断,人工智能即使现在最多能够起到辅助作用,还不足以替代专家的判断。

1971年,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陆续来到尤金市,即将开启新的历史。

4

行为经济学开山之作

  • 某市八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是100。为检验当地的教育水平,随机选择了50名学生接受测试。第一个学生的智商测试得分为150,请判断这50名学生的平均智商?

1969年,卡尼曼设计的这些问题,被特沃斯基带到了美国心理学年会和数学心理学大会上。在那里,一屋子有着极高统计学素养的专家接受了他的测试,其中有两人还曾出版过统计学教科书。

结果怎么样?

这群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也犯了很多人都会犯的常识性错误,认为这50名学生的平均智商是100。

专家们也忽略了小样本更容易出现极值。

事实上答案应该是101。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于是合著了第一篇文章《小数定律之我见》,这一篇还有点玩票性质。他们正式开始的第二篇,为了更加专业,引起学术圈重视,取名《主观概率:代表性判断》。

“我们所做的决定,所形成的结论,所提出的解释,通通都是基于我们对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所做的判断,例如,一份新的工作,一个未知的选举结果,或者一个未卜的市场前景。”

在此类情境中,人的大脑并没有去计算正确概率。那它究竟做了什么?

卡尼曼和阿莫斯给出了答案:大脑用经验法则代替了机会法则

他们把这些经验法则称为“启发性”的。而他们意欲探讨的第一个启发性法则就是“代表性”。

这朵云是否预示着要下雨?这个苹果是否更好吃?林书豪是否会成为篮球明星?这个竞选者是否更可信?……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判断往往基于“相似性”或者叫做“代表性”。

文章中有非常多的精彩的案例,这里只说一个——

  • 大医院平均每天会有45名新生儿,小医院平均每天会有15名新生儿。新生儿中约有50%是男孩。但是,男性新生儿所占的百分比每天都不同,有时高于50%,有时低于50%。

  • 在一年间,两家医院对于男性婴儿日出生比例高于60%的天数进行了统计。你认为哪家医院所统计的天数更多?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大医院
——小医院
——基本相同(即浮动小于5%)

答案不剧透,读者自己猜。

仅仅几周之后,他们又合著了一篇新的文章,用了一个更加晦涩的名字《可得性:频率与概率判断的启发式 》。

人们越是容易回想起某个场景,即可得性越高,就越有可能认为这个场景是存在的。

某个刚刚发生、格外生动、格外常见的事件,或者任何一件碰巧已经先行占据人的思维的东西,极有可能被人们轻而易举地回想起来,并最终在他们的判断中占据不合宜的比重。

我们可能觉得坐飞机更危险;买了某品牌的车会发现路上这样的车更多;生了小孩的父母会看到更多的小孩;亲眼目睹一场车祸之后,你开车可能会更谨慎一些……

越容易想起来的事儿, 就越容易觉得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是另一种误判的来源。

除了代表性启发和可得性启发,还有一种启发式叫作“锚定与调整性启发式”,就是莫雷那个估算非洲国家数量的案例。

这些抽象的理论有啥用?太有用了!

  • 如果你看到一个基金在去年收益率排名第一,你就敢买这个基金吗?

  • 如果你看到身边的朋友,把孩子培养上北大,他说的育儿建议你就言听计从吗?

  • 如果你看到一个产品到处在打广告,是不是这个产品就非常值得购买呢?

  • 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很有钱,你就会嫁给他吗?

  • ……

代表性偏差,易得性偏差,锚定偏差,这些都是人类决策误判的根源。

判断与决策8-代表性启发:成功=天赋+运气

判断与决策9-易得性启发:为什么人们更害怕坐飞机而不是坐汽车?

判断与决策10-锚定与调整: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需要心锚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7年,同为行为经济学专家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也获得了诺比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没有特沃斯基?很遗憾,他1996年英年早逝。

寿命短,获奖的概率就低很多。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1972年即将离开尤金时,留下一张纸片,歪歪扭扭的写着几行字:

  • 人们通过编故事来预测。

  • 人们预测得少,解释得多。

  • 不论是不是心甘情愿,人们总是生活在不确定的状态中。

  • 人们相信只要竭尽全力,就能预测未来。

  • 人们能够接受任何合乎事实的解释。

  • 写在墙上的字迹,不过是隐形的墨水。

  • 人们总是努力想得到他们已经得到的知识,对未曾拥有的新知识却退避三舍。

  • 人是一种带有确定性的生物,被扔进了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宇宙。

  • 在人和宇宙的较量中,结局一定出乎意料。

  • 已经发生的事是那些原本就不可避免的事。

这像是一首诗。

在人类认知误判心理研究方面,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就是那个先驱,现在无数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都是基于当时他们的研究。

“前景理论”在问世之初的头10年极少被学者引用,到了2010年,却已成为经济学期刊中被引用频率高居第二的热词。每10篇刊发的经济学论文中就有一篇包含行为经济学视角。

在特沃斯基临终的那段日子里,卡尼曼几乎每天都会陪他说话。当特沃斯基表示自己希望按照老样子生活,而且已不再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时,卡尼曼疑惑地问他为什么。“那我该怎么活?去波拉波拉岛?”阿莫斯回答。自那之后,卡尼曼连去波拉波拉岛的念头都不再起过。只要一提这个地方,他的心里就会泛过一阵不平静的涟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