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脸谱欣赏

脸谱,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面部化妆的一种普遍形式,是演员自己或化妆师在演员面部用各种色彩勾画成一定规范的图案,以显示剧中角色的基本特征。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传统川剧的重要化装手段,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的造型艺术。川剧的花脸戏和丑角戏,便集中展示了这种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的人文美与巴蜀韵味。

相传南北朝和隋唐舞节目《兰陵王入阵曲》即有“戴面舞”。故事描写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而貌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齐人因此作《兰陵王入阵曲》摹拟他上阵指挥作战,击刺的姿式,怪奇幻化,莫测高深,唐崔令钦《教坊记》称此乐舞为“大面舞”;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称“戴面”。也叫大净,正净,大花脸,明清戏曲评论家多用词,京剧后来将花脸分为“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川剧丑角在鼻梁上画一个白道道或豆腐块,被称为“三花脸”或“小花脸”,在襟襟丑,皂隶丑,公子丑,官衣丑,龙箭丑中常有出现,这也有一定的谱式。

过去中国戏曲事业比较发达,因为地域广阔,有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如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粤剧流行于北京的京剧,昆剧,评剧,以及汉剧,楚剧,沪剧,越剧,锡剧,扬剧乃至杖头木偶都离不开脸谱,且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另有一种用纸壳画的脸谱,大多流行于民间,称为“戏脸壳”,在节日和庙会时,常给儿童玩耍。
   一个脸谱就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一部戏,就有几十个脸谱。而脸谱的最大的特点是象形性,夸张性、装饰性。在眉、眼、口、鼻、额上做文章,当然也包括鬅和髯口的运用。京剧脸谱中单就眉式就有二十多种。脸谱除图案外其色彩也是很讲究的,比如红色表示忠烈刚直,黑色表示勇猛豪放坦率,白色表示奸诈阴险,蓝色绿色多用于天宫煞神、绿林好汉,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妖怪,习惯规律大体如此。这些都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步创造、提炼、规范、升华出来的。
   川剧脸谱自有其细微的变化与区分,特别强调象形与装饰,如牛皋与牛乃成同是一张黑脸,额上都有一个“牛”字,牛皋额上书一个正字的牛,牛的竖画直画到鼻尖,而牛乃成的额上的“牛”只用一个弯牛角形的牛字,以表示人物的区别,而孟良的火葫芦则在额上画了一个深红色的倒葫芦,“百寿图”的程咬金则开成一张螃蟹形脸,“水漫金山”中的魁星额上大书一个“斗”字,赵匡胤的左眉内画一条小龙,“议剑”中的曹操开成一张猪腰子形脸,“太保庙”的邱小乙画成一张勾鼻鹞子脸,都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川剧的关公、赵匡胤这类人物虽是红脸,但都是由红生扮演而不是花脸扮演。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除了画脸外又增加了变脸,喷彩等,如《归正楼》的九变化身,《水漫金山》的金丝饶钵都要变脸的,那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剧情发展的需要,这是川剧秘而不宣的特技。
   如果说川剧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的话,那么丰富多彩的川剧人物脸谱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霸王脸:又称“七星脸”,项羽专用。以黑、白两色为主,勾绘豹眼,两眉勾龙纹,中贯一剑,寓有一代霸王、功败垂成之意。二目重瞳、左右各勾描圆形图案,状如战鼓,示其气概豪迈,有若金鼓雷鸣。额上画有七星,象征英勇耿直,犹如北斗七星。

川剧脸谱浮雕,四川省成都市苏坡立交桥“川剧脸谱长廊”主题公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