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所及
心有余而力所及
与人闲聊,谈及退休后的生活,有人觉得在既定轨道上按部就班地奔走了几十年,一下子急刹车,惯性使然,会让人不大适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找点事做做。又有人觉得,人总是有惰性的,毕竟已经退出了主流社会,再反身挤进去,倘若真想做一些有方向感、有使命感、有成就感的事情,除了需要基本的能耐之外,还需要恒心毅力,有那么一股子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潜藏在内心的驱使力或曰“心力”。
“心力”,就是人的心态、意志、精神,正所谓“心力涣散,勇者亦怯;心力专凝,弱者亦强”。经历相同的遭遇、身处相同的环境、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会视之为“苦难”“威胁”“障碍”,有的人会视之为“历练”“挑战”“考验”,这就是心力之差别。一般来说,做事成事,比拼的是体力、脑力、心力。如今,垂垂老矣,体力已然不济,脑力也不大灵光了,尚能依凭的,唯有残存的那么一点点心力。世间风来雨来,必须学着去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去接受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包容原来难以容忍的事物,去尝试原来不屑去做的事情,去打开自己的精神边界。恪守本真,秉持心力,善莫大焉。
退休前在史志部门工作了十来年,许多当年的扛鼎担纲者,时至今日,还凭恃丰厚积累和专业素养,在相关领域傲骄地行走,时不时亮出点华彩,让人着实感佩。这许是工作的特质所决定,在整个社会体系分工中,文史编研从来就是一种“小众”行当,说不需要吧,急赤白脸在经济浪潮里拼抢的人们,还真的不屑一顾;说需要吧,社会文明建设总归需要人文历史的底蕴支撑,每当需要源远流长的文史作某种铺垫时,曾经在故纸堆里浸润多年的行家里手,就有了发光发热的用武之地。于是,皓首穷经,潜心作为,施施然颇有一番建树。其心力就源自职业惯性。
虽说每代人有每代人应当担当的职责,但在国人的认知定位中,“关心下一代”的理念是深入骨髓的。几乎所有的老人,都在为子女及子女之子女的饮食起居任劳任怨地劳作者,义无反顾,神圣荣光。经常在公交车、地铁上,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相帮拎背着沉重的书包,还随身携带着各种吃食,那种体恤,那种真挚,那种专注,让人心动。其心力就源自责任使命。
同一代人经历了同一时代的风云过往,由于天赋禀性、人生际遇、爱好志趣不同,所以在离开职场之后,有的人醒悟到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于是坚持锻炼,给自己制订出几近刻板的计划,每天达不到一定的锻炼量就觉得很沮丧,就如学生没完成作业一般;有的人则认为生活的质量很重要,应当有更丰满的滋味,于是开始习练某一门技艺,写字的直练得龙飞凤舞,学画的其作品竟可以上墙装裱,摄影的自是动静光影里定格了人间风情,喜好音乐的更是吹拉弹唱怡然自得。当然,世界原本多彩,有人有专攻、有建树,也有人满足于随和平实,淡定于随遇而安,遛遛弯,串串门,燃一柱清香,品一盏淡茶,养几盆花草,翻几页闲书,自得滋润。其心力就源自本色心性。
当然,也有人不甘于平庸,耐不住寂寞,总想着做点出彩的事情,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继续叱咤一把风云自不必说,而更有一些人老当益壮,剑走偏锋,毅然决然开疆拓域。愿景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难免迎面遇着料峭的风,斜旁扑来阴冷的雨,冷不丁就把美好蓝图给扯破了,把万丈雄心给熄灭了。即便如此,往往仍不服输,撞了南墙不回头,陷进泥淖不死心,还是心心念念不放弃。其心力就源自执著追求。
有句话说得很煽情:“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意思是说,人不要总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也不必过度担忧未来会怎样,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努力地过好正在经历着的每一天,活在当下,才是美好生活的常态。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心有余而力所及,人生总有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