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春秋早期秦国青铜器,对历史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利簋铭文­释读新解-

--安国欣

一.利簋简介

利簋,春秋早期秦国青铜器。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乡,窖藏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利簋通高二十八厘米,口径二十二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重珥,方座圈足,圈足下附带方座。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底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四隅饰蝉纹,簋腹内底铸铭文四行33字。为春秋早期秦国侯岁礼器。
二.利簋铭文释读

利簋自出土以来,由于铭文古奥引起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唐兰,张政烺,于省吾,徐中舒,商承祚等先生,都对其铭文进行过研究和释读,虽在单字释读上有所突破。但纵观以往释读,不管是专家还是学者,都误将第一字与“武王”相联系,致使与下文“征商”承接,误读出“武王克商”的结论,导致利簋铭文整体文意释读失准。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本人最新释读结果面呈读者,供学术界专家,学者参考。

利簋铭文共33字,四行竖体排列,由上向下,由右向左释读如下:

右起第一行第一字:“戡”字古文,从戈,山声。左右结构:左部由上半部“飞鸟”象形与下半部“山字型字符与一横“构成,会意为阳气达到极致;右部由上半部“戈”字与下半部“止”字构成,表示利器刺入草木根干基址。总体表达为用利器刺入田地土壤内部探查阳气情况。《说文》“戡”刺 也。释读为“戡”字,释义为“刺 ”。

右起第一行第二字:“征”字古文 。释读为“征 ”在此铭文中用其引申义,释义为“入 ”或“进”字。

右起第一行第三字:“商”字古文。《说文》:从外知内也。【译文】从外面估测里面情况。释读为:“商”字,释义为:“估测里面阳气状况”。

右起第一行第四字:“隺”字古文。以飞鸟象形。《说文》高至也。从隹,上欲出冂 。《易》曰:“夫乾寉然”。【译文】高到了极点。释读为:“隺”,释义为:阳气高到了极点。

右起第一行第五字:“十”字古文。代表十月。因为此簋为春秋早期秦国所制,秦国自秦文公始,以十月为岁首。也就是“初岁”。《史记》<封禅书>“昔秦文公出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故此,在此簋铭文中“十”字应释读为“初”字,释义为“初”。

右起第一行第六字:“岁”字古文,隶定为“岁 ”。象形表意:象鼎之型,表数之意。释读为“岁”字,释义为:“岁”。

右起第一行第七字:“乾”字古文。左右结构。左部与小篆“乾”字左部结构相近,意义相同;右部以道路加以象形,表示阳气上下通达。总体表示阳气运行。释读为:“乾”字,释义为“阳气”。

右起第一行第八字:“戌”字古文。《说文》:“戌”辛聿切,灭也。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五行土生于戌, 戌含一凡戌之属皆从戌。释读为:“戌”。释义为:“灭”。

右起第二行第一字:“簋”字古文,象物形态,《说文》居洧切。黍稷方器也。亦作为礼器盛放熟食。释读为:“簋”。释义为:“簋礼”。

右起第二行第二字:“种”字古文。象形种子发芽。释读为:“种”字,释义为:“种子”。

右起第二行第三字:“孽 ”字古文。《广雅释林》:“芽,孽也。《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孽” 释读为:“孽”字。释义为:“萌芽”。

右起第二行第四字:“始”字古文。左右结构,左右相连,象物形态。右部为孕妇生育侧身形态,左部与右部相连会意为物由阴生。总体会意为阴生万物,阴为始。释读为:“始”字。释义为:“始”。

右起第二行第五字:“ 屮”字古文。《说文》:艸木出生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徹。在此铭文中用其引申义“生”释读为:“生”字,释义为:“生”。

右起第二行第六字:“墒”字古文。古文中“墒”与“商 ”通用“商”。一字多义。在此铭文中特指田地土壤温度。释读为:“墒”字,释义为:“墒情”。

右起第二行第七字:“辛”字古文。《史记》【律书】: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为辛。释读为:“辛”字,释义为:“万物辛生”。

右起第二行第八字:“未”字古文。《史记》【律书】: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释读为:“未”字,释义为:“万物皆成,有滋味”。

右起第三行第一字:“王”字古文。《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运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而参通之者王也。但在此段铭文中,根据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王”字是使用其引申义,代表历法。也就是以王代历。“王”即“年”也。释读为“王”字,释义为“年 ”。

右起第三行第二字:“才”字古文。《说文》:“才”草木之初也。在此铭文中是用其引申义“初”也。释读为“才”字,释义为“初”。

右起第三行第三字:“蘭”字古文。《说文》:“蘭”,落干切,香草也。从艸,阑声。在本段铭文古文中,省艸,同声相代。特指早种植物黍稷等。释读为:“蘭”字,释义为:可作为粮食的黍稷等早种植物。

右起第三行第四字:“出”字古文。内外结构。内部为倾斜的盆状器皿象形,会意为临盆而出;外部为“门”指示会意为“天门”。《史记》,<天官书>:“苍帝行德,天门为之开”。【正义】:苍帝,东方灵威仰之帝也。春,万物开发,东作起,天发其德化,天门为之开也。释读为:“出”字,释义为:“出 ”。

右起第三行第五字:“芽”字古文。按,《段注》古多以“牙”为芽。用牙齿象形。《说文》萌芽也。释读为“芽”字,释义为“芽”。

右起第三行第六字:“易”字古文。《东观汉记》:“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释读为:“易”字,释义为:“蔓延”。

右起第三行第七字:“ 屮”字古文。《说文》:艸木出生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徹。在此铭文中用其引申义“生”。释读为:“生”字,释义为“生长”。

右起第三行第八字:“使”字古文。按,疑古文字“史,事,使,吏,本为一字后分化”。释读为:“使 ”字,释义为:“使”。,

右起第三行第九字:“穗”字的异体古文。《说文》: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爪禾。【译文】禾成熟抽穗,是人们收获的谷物。由爪,禾会意。在此铭文中此字与小篆“穗”字的结构有所不同为左右结构,小篆为上下结构。由于其与古文“利”字意源同出,字形相近,容易误识。这可能就是后期小篆改变字体结构的原因。在此铭文中释读为:“穗”。释义为:“成熟的谷物。

右起第四行第一字:“凋”字古文。疑其右半部避周讳,改“周”为“全”。《说文》凋,都僚切。半伤也。在此铭文中指果实成熟,剥落。释读:“凋”字。释义为:“植物成熟果实剥落”。

右起第四行第二字:“用”字古文。《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卫宏说。凡用之属皆从用。【注释】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释用.》:“用,桶之初文也。”“凡可以受物之器皆可名桶。”释读为:“用”字,释义为:“用其”。

右起第四行第三字:“作”字古文。释读为“作”字,释义为“当作”。

右起第四行第四字:“稙”字古文,《说文》早种也。从禾,直声。《诗》曰“稙稚尗麦。”【译文】稙,早种。从禾,直声。《诗经》说:“先种的稙,后种的稚,以及菽豆和麦麰。”释读为:“稙”字。释义为:早种植物。

右起第四行第五字:“侯”字异体古文《史记》<天官书>:“凡侯岁美恶,谨侯岁始”。:释读为:“侯”字,释义为:“侯岁”。

右起第四行第六字:“宝”字古文,《说文》珍也。从宀,从玉,从贝,缶声。释读为:“宝”字,释义为:“宝”。

右起第四行第七字:“尊”字古文。《说文》“尊”酒器也。亦作罇。释读为:“尊”字,释义为:“尊”。

右起第四行第八字:“彝”字古文。《说文》“彝”宗庙常器。祭祀礼器通称。释读为“彝”字,释义为;“礼器”。

根据以上逐字释读结果,现将整段铭文释读如下:

戡征商隺,初岁乾戌。簋:种孽始生商,辛未。王初,蘭出芽,易生,使穗凋。用作稙候宝尊彝。

释义:刺入田地土壤内部估测阳气状况是否到达极限,初岁阳气泯灭。簋礼:“种子萌芽始生墒情,万物辛生,万物皆成,有滋味。年初,黍稷等早种植物发芽,(夏季)蔓延生长,(秋季)使谷物成熟,果实剥落。”用其作为早种植物侯岁宝尊礼器。

三.综述

根据以上对利簋铭文的释读,笔者认为利簋为春秋时期秦国侯岁青铜礼器,其制作年代,不应早于秦文公时期,其铭文内容与武王克商确无任何关联。其重要学术价值在于用实物及铭文印证了《史记》<天官书>所载:秦以“冬十月为岁首,”这一史实。其次,利簋铭文的释读对了解春秋秦国文字特点,字体构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由于商周青铜器铭文释读属学术难题,释读难免存在瑕疵,以上观点如有不妥,望专家,学者予以谅解。

(0)

相关推荐

  • 《出土文献》|王挺斌:秦骃玉版铭文补释

    秦骃玉版铭文补释 王挺斌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秦骃玉版的研究,已历二十余年,其中仍有个别疑难字词尚未彻底解决.本文指出,旧曾聚讼纷纭的" "其实见于清华简,在玉版中用为 ...

  • 小臣系玉璧铭文第四字释读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虢国虢仲墓的"小臣系"玉璧有铭文四字. 该玉璧上的第四个字笔者以为应释读为"进".......在"小臣系" ...

  • 原创丨秦昭襄王杜虎符整器之发现与研究

    内容提要 秦昭襄王杜虎符规格:长15公分:宽6公分:厚1.85公分:重414.5克.质地:铜鎏金.君符有刻铭9行38字:杜符有刻铭9行40字.字体小篆.籒文.战国金文混用.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 ...

  • 茶,很长的历史,很大的世界,很深的学问

    在我们这个国度,茶是随意喝,还是精致地喝,各有说辞.主张随意的,说认真的"穷讲究",主张精致的人,说随性喝的人"不够地道". 在当下,茶生活可以成为人们娱乐休闲 ...

  • 1朝1文物之西周:镇国青铜器——利簋

    1朝1文物之西周:镇国青铜器——利簋

  • PF95《西周青铜器-利簋》

    全套枚数:1枚 全套面值:0.80元 全套售价:1元 发行日期:2003/9/16 信封规格:230×120毫米 信封邮票规格:30×40毫米 印刷版别:胶印 设 计 者:张书碧 责任编辑:吴金福 印 ...

  • 春秋时期秦国并不强大,为何能统一六国?考古专家揭开了真相!

    春秋时期秦国并不强大,为何能统一六国?考古专家揭开了真相! 文 | 韦爵爷 秦始皇嬴政一扫六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夙愿,这种雄伟霸气让后人至今称赞,只是秦国在春秋时期并不强大,为什么最后可以登上权利的鼎 ...

  • 西周利簋简介

    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 ...

  • 敬请正确解译《利簋》铭文

    敬请正确解译<利簋>铭文,跪求你们了! 盛世出奇迹,苍天有大赏,1976年苍天为了报答人们对苦苦探寻三代历史的苦心,在陕西临潼零口镇,为我们送来了武王伐纣时间的青铜纪念品<利簋> ...

  • 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及周代用鼎制度

    一.西周中期的变化 周穆王时期,青铜器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特点是: 1.酒器显著减少 商人好酒,酗[xù]酒是亡国原因之一.<史记>里记载商纣王本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闻见甚敏 ...

  • 什么是青铜器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手工业革命

    青铜器可不是仅仅用来喝酒打仗,它是早期人类文明的曙光. 在我们地球上,大多数古老文明的开端,都是从掌握和使用青铜开始的.青铜是除了木.石.陶土等自然材料之外,人类掌握的第一种金属,青铜技术的掌握和使用 ...

  • 身为九大镇国之宝,利簋最有价值的,是那4行33字铭文

    利簋(guǐ),是西周初年盛装食物的的一种祭器,亦称"武王征商簋"."檀公簋"."周代天灭簋".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