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牛钉子户”是人生方向的迷失

【第115期】镇定自若迎考高 金榜题名全家笑(四)

“高考最牛钉子户”是人生方向的迷失

01

新闻新品:高考最牛钉子户

成都有位今年刚满50岁的高考生,他是中国参加高考次数最多的人,每天带着厚厚一摞高考资料泡在茶楼复习。他叫梁实,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现在,已经参加过20次高考。今年他将冲击第21次高考。

因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试而被网友冠以“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等绰号。(《搜狐教育》2017年5月7日)

02

连续21年参加高考,是对生命的浪费

作为一名高中生,参加高考是天经地仪的事;作为一名有志青年,连续参加几次高考那是意志、毅力和执着……但已年过半百岁的梁实,从1983年至今已参加过20次高考,而且如果今年又高考不中,明年还将继续奋斗。这就有悖了常理,这种执着不仅不能再让人敬佩,而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一个人为什么要高考?从大处来说是为了提高自己,报效祖国,从小处来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人生的精彩铺路。

所以,高考应是年轻人的事,尽管国家策政取消了年龄的限制,给更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高考。一个人如确有需要,也可以进大学深造,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要去考,更不能一年又一年地去考。

虽然高考给每位公民都提供了均等的上大学的机会,但这并不标志着所有的人都具有上大学的实力。因此,才有了高考这道门槛。

就像梁实,一年年考试,成绩都不理想,都仅考300多分,去年第20次高考,也仅考453分,这么多年的“拼搏”换来如此的成绩,不仅没有反思,反而今年又来参加考试……

试想,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21年,21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做事,能做多少事啊,而梁实为了这一大学的门坎考试,21年来,用大量的时间来复习那所谓的“简单东西”,而且还没有多大进展,岂不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03

“高考最牛钉子户”是个不孝、不仁、不义、不忠之人

据梁实本人自述,他的高考动机,是“自认为不能一辈子当个工厂工人”。这种明显地功利动机不仅是对“工人”职业的歧视,更是对自已的岐视。在梁实的观念里,他以为考上大学就能高人一等,考上大学就能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他忘记了,人的高贵与否并不在于职业,而在于修养。世界三万六百行,行行皆平等,行行可可以成就人。因此,梁实的这种高考动机实在不值得恭维。

50岁的年龄,应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这个年龄应是家庭经济生活的顶梁柱,这个年龄应是对老人尽孝心,对孩子示爱心的时候,可是,我们的老梁同志却为了高考撇家舍业,上不照顾老人,下不照看孩子,中不关心爱人,这样的人真是有点不孝、不仁、不义,更对国家不忠,因为,他连续21年参加高考,浪费了国家多少的人力、物力……

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竟在每年高考之前飘飘然以“名人自居”,这实在是现实版的范进,但可惜的是,他没有中举……

他以为,上了几年学,识了几个字,当个工人就矮了自己,一门心思地想出生头地,把自己的迂腐看成是执着,把无用的复读,炫耀成毅力……面对记者、面对镜头,竟觉得自己成了名人,飘飘然不知几许,忘记了世上还有羞耻二字……

04

高考钉子户,是在用梦想逃避现实

“最牛高考钉子户”,连考20年不中,无能,上不照顾父母,不孝,下不抚养子女,不仁,中不关心妻子,不义,把人生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考试上,不想着去做点实事抱效国家和社会,不忠……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不仅不感到羞耻,反而以名人自居,实在是无耻之极!

当然,也有报道称,梁实也曾年赚过百万,果真如此,梁实每年的高考之举,实在是利用国家的政策的空子,来游戏社会,戏弄媒体,可是可惜的是,每年高考前后,我们的不少媒体都还是被梁实玩弄于股掌之意,被梁实牵着鼻子,乖乖地为其“效力”,这实在是有点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梁实不是在拿高考来为自已制造噱头,真得想高考求学,作为同龄人,那我还是不禁想说,醒来吧!梁实,莫再把耻辱当成荣誉!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的人生已过半,当抓紧时间回归现实,为家人、为社会多做一些货真价实的有用之事。

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一个有事业心的人,一个具有人生激情的人,当然应该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但却绝不是二十年如一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无谓考题”之上,做一个“高考钉子户”。梁实的做法,实在是人生方向的迷失!在以梦想逃避现实,在浪费生命中作贱自己,实在是“牛”得悲哀!世人不可效仿之……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