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脉学 《金匮要略》脉学

1、《伤寒论》脉学

浮脉,浮脉主病在表,浮脉,轻按即得,主阳气浮于外,各种病脉都是正邪相搏的结果。

太阳病脉学

1、浮缓脉,浮为病在表,缓为虚,缓脉慢于平脉,脉浮缓名为中风。风为虚邪,即浮主虚。风也为阳邪,浮为阳脉,阴主闭,阳主开。风邪伤表,正邪相搏,卫气虚,营气弱。卫阳外浮,而毛孔大开,外卫不固,则阴弱自汗,所以脉浮而缓,属桂枝汤证。

2、脉浮紧,浮主表,紧主寒。紧脉至数难分,犹如转索,快到数不清的地步,“阴阳脉俱紧者,名曰伤寒”脉紧,病情也紧急。浑身疼痛,恶寒而喘,无汗是麻黄汤证,此为疫寒之毒邪伤人,正邪相搏,脉现紧急。在没有疫气传播的平常日,是没有这种紧急之象的。一般的风寒感冒,虽也有头痛、恶风、恶寒、有汗、无汗之证,都比较轻微,脉也不会有弦急之状。一般六天七天可以自愈。轻微感冒,一般也不发热,若有发热者,其病必重。愈期也为六天七天,重则半月。

伤寒脉紧,紧为寒,寒为实邪,为阴邪。阴邪主闭塞,寒邪中人,闭塞毛孔,直逼阳热之正气,向内收缩,寒邪所到之处,则疼痛难忍;大气不能运转宣发于外,所以无汗;阳热被逼于内郁而为喘。必用大力之麻黄汤发其汗,开其表,宣其气,而驱其邪。

脉数急若烦躁,其病为进,一息七至(80-100次/分)。

脉微缓安静,为欲愈,正常60-80/次分,120次以上为急脉。

脉数而急,表示邪气盛,正气虚,其人烦躁。脉缓,人安静,表示邪气已退,为欲愈。一息9-10次为急脉。

脉促。促脉主虚,促为急促,急促中有缓,促多缓少,为促脉,为心律不齐,时快时慢,也为心力不济而产生的脉象。产生促脉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此乃因下之后,胃虚,表邪结于胸胁,心无所养,心气虚,心中危急,心跳加速,所以脉象急促,时有缓者,心急速跳动后,气衰,则脉缓,缓过气来,脉又急促。

二是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产生促脉,但这种促脉缓下来以后就不再急促。

三是久病体虚之人也会产生促脉。时急时缓,身体虚极,心烦不安,气出不匀,为重病虚脱,心力不及之促脉。

纯阴为水,纯阳为火,如火在水中,脉现紧急急促,桂枝去芍药汤为纯阳之方,治三焦纯阴结。

脉浮而大,主气血双虚,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浮大之脉按之无力。太阳病有此脉,风湿关节炎也有此脉。脉浮而大,浮则为风,风伤血脉而化热,发热自汗,小便数,三焦津液被劫。阴不济阳,心中烦躁,而微恶寒,津不养血,血干枯而不养筋,气血双虚,两胫拘急,不可发汗,重用芍药六十克、甘草三十克,以缓其胫拘急。

脉洪大,洪大之脉,有虚有实。脉洪大无热证者,为虚证,是桂枝证;脉洪大有烦热,口渴证者,为实证,为白虎汤证。桂枝汤、白虎汤为阴阳寒热对偶之方。

洪为热,大为虚。为实中有虚,所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寸脉浮数,尺中脉微,此为里虚,不可发汗,须待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寸脉浮紧,尺中迟,为营气不足,血少,不可发汗。

脉浮而数,无心烦口渴证,可用麻黄汤发汗。

脉微细而振寒,此内外俱虚,微为阳虚,细为血虚,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

脉沉微,身无大热有小热,此为阳气虚,干姜附子汤。

脉沉迟,身疼痛,沉为在里,迟为寒,桂枝加人参汤主之。

脉沉紧为寒邪入里,心下逆满水气停,起则头眩,卧则安,苓桂术甘汤。

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四逆汤。

脉阴阳俱停,细细寻按,阳脉先出,汗之而解,阴脉先出,下之而痊。汗出必振栗,战汗而解。阳脉先出为内外俱虚,阴脉先出内有食积,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阳脉涩,阴脉弦,此为肝木克土之象。阳脉涩为气血虚少,邪结在胸,阴脉弦,为邪气已入脏腑,法当腹中急痛,此种脉象一般属于肝病。有阳脉微,阴脉弦,阳脉沉,阴脉弦,这都是肝木克土之象,为阳气虚不能治水,寒气盛水气凝结。

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为肝气盛,刺期门。

形作伤寒,脉浮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不能辛温解表,宜用小剂白虎人参汤加玄参、麦冬。

脉微而数,里有热,脉浮而弱,脉微而数,这两条脉法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实为寒热难辨之脉象,要牢记此二脉法。

脉数,数主热,其吃的多,饿的快,为消谷引食,为实热,若消化不良,胃中虚冷而呕吐,为虚热,以证断数脉之虚实。

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颈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难治,不可攻。

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一息六至则为数,动脉如豆,按之不易,为邪气集结,胸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风寒邪气入少阳三焦,少阳三焦主气血,或在气,或在血,或在气血,必然结胸,其证多变。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结胸证是风寒邪气入里,转杂证的开端。风寒邪气入里,结胸不结胸又是转不转为杂证的见证。若不结胸,里虚脉促,是邪气入土而化,为欲愈,若结胸证现,邪气贯行三焦,少阳连及脏腑而为复杂多变,脉浮者,浮主表,主上焦,这就是脉浮者必结胸,脉紧,紧入里,气上行,必咽痛,脉弦者,邪入少阳,少阳脉主弦,两胁拘急,少阳气郁,肝气不顺,头汗出,身必发黄。脉细数,细主血虚,数主胃有热,病在阳明,气上冲入脑,头痛未止。脉沉紧,沉为在里,紧为寒,寒邪在肝胃,必欲呕;脉沉滑者,沉主在里,滑主郁积。滑脉都主实证,脉沉滑者,协热利,寒邪入里化热,更阻胃热而下利,此为协热利;脉浮滑者,浮为风,风邪伤血而化热,热入血分必伤血,滑者热郁血中,浮滑之脉,热伤血脉,必下血。若有结胸,小陷胸汤主之。无结胸证,白虎汤主之。

脉结代主气血郁结,缺气少血,血脉动中有止,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止有定数,名曰结;止无定数,名曰代,总称为结代脉。脉结代,气血虚少而郁结,复脉汤主之。

阳明病脉学

阳明中风脉象,脉弦浮大而短气,浮弦之脉主少阳胆气,浮大主表气虚,短气主里实,此为阳明中风,涉及少阳胆气,木克土之象,少阳不枢,三焦水停,腹满而短气。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

脉浮发热,口鼻干燥,能食者则衄,为热伤血脉。

寸缓关浮尺弱,弱者必渴,缓主脾胃,关脉独浮,主脾胃有热,不恶寒而渴,阳明主热,热能消食,十日不大便,无所苦;小便数,大便硬,此为阳明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下窍不利,中气不运,饮水多,必腹胀难消。渴者五苓散,发肠胃之汗,利其大小便。

阳明病,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浮为阳气浮于外,芤为阴血虚于内,阴阳两虚,胃气不运,不能宣发于三焦血脉之中,胃气郁而生热,又不能供养气血,其阳则绝。

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大承气汤。

脉浮数,也有可下证,病七、八日发热不解,一经传尽,发热不解,无表里证,可下之。下后数不解,合热、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有淤血,抵挡汤主之。这一条是对发热不解的辩证论治,是治久热不退的大法。

少阳病脉学

少阳脉,脉弦细。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太阴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没有主病之脉,以证为主,伤寒脉浮而缓,缓为脾脉,脾主四肢,手足自温,系在太阴,若没有手足自温就不属太阴,而属伤寒变证脉象。

太阴病本无主病脉法,均以其他脉学为准。

少阴病脉学

少阴病脉,脉微细,但欲寐。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厥阴病脉学

厥阴病,无主病脉,所用脉法皆太阳病伤寒中风脉法。

伤寒脉迟,手足厥逆可炙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厥,当归四逆汤主之。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为未止,脉微弱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诸脉得数动微弱,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干,腹中干,胃燥而烦。

浮脉大,大便硬为实证,汗出而解,脉浮当以汗解。

脉浮大,下利者为大逆,为阴阳俱亡,脉滑而迟者,内实,利未止,当下之,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大承气汤。

2、《金匮要略》脉学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

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以饮食消息之,能食为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中风脉法

中风之脉,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微数之脉,热在血中。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邪从虚而入),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迟而缓,迟者为寒,缓者为虚,荣缓则亡血,卫缓则中风,邪气中经,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胸满而短气。

血痹虚痨

男子脉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急虚芤迟。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肺痞肺痈

咳即心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在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凝滞。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上气虚,大气下陷,胸痹而痛,病责其虚。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是阴弦气上冲之故也。

脉平,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当下之。

腹满寒疝

胃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实者可下之,虚者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当啬啬恶寒。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绕脐痛,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

脉紧头痛,腹中有宿食不化。

五脏真脉

肺真脉,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真脉,浮之弱,按之如索,如琴弦,如刀锋,不现至数,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真脉,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急者死。邪哭魂魄不安,血气少也。心气虚,人则畏,阴气病者为癫,阳气病者为狂。

脾真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肾真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如尺中者死。

三焦竭部。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运转,不能消谷,故噫耳。下焦气竭,即遗尿失便,其气与中焦不合,不能自禁制。不需治,久则愈。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尿血。亦令淋病或大便秘结不通。大肠有寒,多便溏,有热者,便肠垢痰涎;小肠有寒,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诸积大法

积者脏病也,终不移;紧者腑病,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处,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痰饮咳嗽

脉双弦者寒,脉偏弦者饮,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有寒饮,当下其寒。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十枣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痨。虚则卫气不足,痨则荣气竭。这就是脉象根据病证而用。常用浮主病在表,尺主寒。今浮主虚,迟主痨,为虚劳,虚劳之病,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营卫气竭,必有表证,是表虚不固,而受风寒二邪所侵。也即是说,极虚之人,风也害之,寒也害之,缺乏免疫力,脉浮而迟,仍是寒邪在表,与浮为虚,迟为寒,相转通。这就是脉法的变通运用。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这是消渴的一组症状,是肠胃干燥,阴不济阳,阳浮于外而脉浮,此肠胃干燥,小便不利,宜利小便而发肠胃之汗,服药后,多饮开水,汗出而愈。

水气病

风水其脉自浮,骨节痛恶风。皮水脉浮,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如鼓,发汗;正水,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脉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隐疹,气强则为水,难俯仰。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寸口脉浮数而涩,法当亡血。涩主血少,涩主有宿食,涩主汗出不彻,涩主气血郁滞。

诸脉浮数乘腑,诸脉沉迟为乘脏。

寸口脉,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寸口脉,诸浮为在表,诸沉为在里,诸数为在腑,诸迟为在脏。

肾脉主沉,肝脉主弦,心脉主洪,肺脉主浮。

脉有六贼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

《伤寒论》脉法是以病脉证治为一体的脉学大法。其义准确,字字精切,用法得当,以免后学者坠入云雾。

以上内容中,包括本人注解。笔者尝试就某些历来争论之处,提出个人见解,如促脉。

我们只要掌握论中脉法,在辩证时就能掌握病证的寒热虚实之变化,为病脉证治打下良好基础。

三焦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人体是由三焦气分和脏腑血分而构成的营卫之气。营卫之气相和则无病,营卫之气不和则为有病。

何谓三焦?关于三焦的起源形成、分布,在唐荣川《医学全书》中,已有比较详尽的描述。他在《伤寒论浅注》开篇讲到,三焦,即人身之油膜,西医名为连网,乃行水之路道。《内经》所谓“三焦者,决渎之关,水道出焉。”盖水之道路,全在三焦油膜之中。凡人饮水入胃,胃之通体有微丝管将水散出,走入油膜。其能散者,肺气布之也,故肺为水之上源。水散入油膜,走入膀胱,凡水在连网中,皆被火蒸而化为气,气化不尽者,则渗入膀胱。

这是三焦布道之大略。三焦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有表中里,上中下。要论三焦,我们还得从血液谈起。人体之血液的运行,是通过五脏的功能调整,通过动脉血管的输出,又通过静脉血管的回收,再进入五脏而进行不止息的循环。血管由粗变细,直至毛细血管,也就是说,血液是由五脏和血管的输送运行而濡养皮肤毫毛,经络脏腑,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

由此可见,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方式,是以管状式的、密集网络式的运行方式将血液运送至人体全身。血液的循环特征是藏而不泄,所以血液受病,是郁结证,结而不散,治用活血、化瘀、散结、针刺为法,随其实而泄之。

现在我们来看三焦。人体除了五脏血管之外,就是三焦。三焦包括六腑、九窍、肌肉、腠理、脏腑膈膜,以及血管之间、骨关节之间、皮肤毫毛之间的膈膜,以上都是三焦所属范围。郝万山先生在《伤寒论讲座》中有云:“人身处处有三焦,人身无处不三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九窍者,为水注之气。”九窍为布水气之门,三焦的气化功能是泄而不藏。凡饮水入胃,均入三焦气化,由毛孔九窍而出,所以名为泄而不藏。三焦受病,治疗方法以解表、发汗、利水为法,其病易愈,为顺其势而导之。

三焦气化,气是统帅一切的。三焦气化是凭借这胃功能的热能而气化水液的。三焦有气化、代谢、转换的功能。胃中津液通过三焦气化,出表而为汗,入腑而为津,入脏则为血。

水无气不治,血无气不行。三焦气化主宰着人体所有功能。水与气是相互转换的,水能化气,气能化水,水气是同一物体的转换,其转换的动力就是胃中热能。胃中热能虚弱,则三焦水道不治。“上焦不治,水泛高原(肺气),中焦不治,水留中脘(腹胀),下焦不治,水乱二便。”

三焦治水,泄而不藏。也就是说,三焦气化水液的功能是不断地吸收和宣发调节水液从毛孔九窍而出。三焦正是通过这种泄而不藏的方式来营养、保护、维持、修复人体生命的各种功能。此外,三焦气化之功能也可以通过汗血之间的转换关系表现出来。

汗出于三焦气化,血统于脏腑脉络,汗血本为同源,同源于胃中津液,可以借用少阳枢转的机能相互补充。当血液减少时,通过三焦气化,津液可以补充血液;津液缺少时,血中水分也可补充津液。血液、津液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三焦与脏腑是一种互相调节的协作关系。所以,饮水入胃既能补充津液,又能补充血液。

《伤寒论》全文都贯穿着三焦的气化运转。从辩证论治上,以三阳三焦表中里,三阴三焦上中下立法、辩证、处方。全文380条以三焦气化运行的规律(表中里),从气分到血分达脏腑。这也是邪气中人的运行途径。所以六经分为正传和邪传。六经分为三阳、三阴。邪气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腑。三焦气分为阳,五脏血分为阴。经文从桂枝汤、麻黄汤到葛根汤,就是中于阳、行于经的例证。从小柴胡汤到大柴胡汤、小建中汤等则是中于阴、溜于腑的例证。

小柴胡汤是邪气由三焦气分转入五脏血分的转枢和谐之方。最能代表三焦、少阳和谐枢转之功能。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我们的前辈将它注成,伤寒如此,中风亦如此,或注成,不论伤寒还是中风。两种注法,大同小异。然而,这是错误的。

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关键问题是,中风伤寒是三焦气分证,是邪中于阳。而小柴胡汤条文是邪中于阴,这是经文转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本条文的精髓核心。

他们将这个五六日抹掉了,认为小柴胡汤条文中,五六日,六七日,四五日,都是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伤寒六七日,是指病邪已传到另一经,是传变的依据,是病传于阴的根据。

现在我们来注解原文,伤寒五六日,是邪气传六经,将尽之时,也是邪气入厥阴之时,按照正常人来讲,五六日邪气已衰,正气将复,在七日阳气来复之时,其病将愈。可今天这个伤寒五六日则有所不同,反二感中风,往来寒热,这为什么二感中风呢?下面97条讲的很清楚,为96条的注释文。97条讲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也就是说,病人是身体虚弱,阴阳俱虚,正邪相搏,正不胜邪,血弱气尽,病毒携带。三焦阳卫不固,腠理开,邪气乘虚而入,中风于五六日,三阴之经。

五六日中风于厥阴而行于少阳,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则往来寒热,既正气来则发热,邪气来则恶寒,正邪分争往来,所以往来寒热,这个往来寒热,是邪结于少阳,休作有时,形似疟,不是厥阴证的寒热相争,无休止之时,往来寒热也是三焦少阳主气化转换功能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三焦、少阳、气分转血分、正邪相搏、寒热相争的结果。

伤寒五六日,中风于三阴,邪气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少阳,正邪纷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中于阴则行于腑,默默不欲食,是病在厥阴,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在少阳,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在胃中作渴,或在中焦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三焦不治水,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三焦气虚口不渴,身发微热,或伤上焦肺气而咳。三焦少阳,气血津液,三者变化,诸多变证,外涉于表,中涉于血,里涉于脏腑。表中里,三焦少阳之变化,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和解之方,是三焦少阳气血转换之方,既有表证,也有里证,有气病,也有血病,有三焦气化之证,也有少阳脏腑血液之证,所主范围甚广。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三焦气化,泄而不藏。五脏血液藏而不泄。三焦受病,证状以表中里划分,以有汗、无汗、发热、恶寒等为辩证。三焦受病的特点是,三焦不能气化水液,造成水液泄漏和水停三焦之表证。水液泄漏为自汗,治用桂枝汤;水液闭藏为无汗,治用麻黄汤;水停营卫,胃中有热,有大青龙汤;水停心下,表里皆寒,有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水停下焦,为里证,有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总以发汗,利水为法,泄邪气而宣发正气。

五脏血液,藏而不泄,所以血液五脏受病,藏而不泄,多为聚结证,有结胸,有脏结,有少腹急结,也是以三焦划分的,分为上中下三焦,在治疗上,有针刺出血,有衄血自愈,病在上焦,有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病在中焦,有三承气汤,病在下焦,有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五苓散等等。

三焦少阳气血热证,有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竹叶石膏汤等,以清气分血分之热为主,以疗温病之方(温病的特征是气血同病,病则发热身重)。

《伤寒论》经文,我们从宏观上来讲,治病处方,共分三大类,一是三焦气分,表中里,发汗利水之方,二是脏腑血分,攻坚散结,和解之方,三是气血合病的温病,除热去实之方。

以三阴三阳六病为纲,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立法,立辩证论治之大纲,树理法方药之楷模。

六经概述

六经在《伤寒论》中贯穿始终。《伤寒论》以六经病证结合脉法并治法,在医学中形成了病、脉、证、治的疾病整体学说,为后人开辟了医学大道,成为医者治疗疾病的医学准绳。

六经分为三阳三阴。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经。六经在三焦中的运行简而言之,三阳主三焦气分,三阴主三焦血分及五脏。

六经在人体承担着运行气血、修复、维护、供养五脏六腑及人体整体功能的责任。日夜循环,周而复始,永不止息。

六经有正气相传与邪气相传之分。正气相传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邪气相传有一传,有二传,无三传。一传周期为六日,二传为十二日,十三日则为过经。经文提纲第十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就是告诉我们病有二传,无三传。若十三日不愈则再不传经,或入脏,或入腑,或气血结聚一处。

有人说,病不是依经依次而传,经文中也有直中、并病与合病之说,人们却不知其所以然。病邪本是六经依次而传,但为什么不是一天太阳病,二天阳明病,三天少阳病……?其原因有二。一是人体六经各有虚实;二是邪气趁虚而入,是其本性,人体六经哪一经虚,哪一经则受病。阳气充足之经络则不受病,不受病并不等于病邪没有通过此经。本经少阳篇第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为三阴不受邪”,这就是告诉我们,病邪在六经是依次而传,今三阴不受邪,并不等于邪气没有从三阴经通过。

关于直中、并病与合病,都是由于病毒携带,二感风寒所致,如风家、喘家、素有之证等。身体强壮,六经经气旺盛之人,邪气若不攻破第一道太阳卫气之屏障,是无法伤害其他经络的。

六经各有所主,又合而用之。太阳经主一身之卫气,主六经之阳气,主三焦之气化,是保护人体的外卫,是防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太阳为表,其病在表。

阳明经是运送和宣发胃中热能与太阳之卫气相合,而同主三焦气化的运行。胃主和,和气血,和阴阳,其功能是泄而不藏,主人体整体功能的新陈代谢。阳明为腑,胃主里,其病在里。太阳阳明为三焦气分之表里。

少阳经主枢转,枢转三焦气分,枢转津液入血分,为五脏提供血液及各种营养物质。少阳经有强大的转换功能,可以使气血互补,得阴阳造化之机,促使阴阳平衡。邪入少阳便由三焦气分转入少阳血分,而传及脏腑,所以少阳之为病则变化多端。或在三阴上中下,或在三阳表中里。

“太阴经,虽属脾,肺也属焉,该于经气之中。”(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肺主气,主皮肤毫毛,主降。脾主精液,主升。一升一降,外合太阳、阳明二气,而为六经之宗气。太阳、阳明、肺气,三气合一而形成人身大气之运转。太阴肺气内合阳明之胃气而生津化液,为五脏六腑提供精气血等各种营养;外合太阳之卫气,形成护卫人体全身之大气,成为防御和抵抗疾病的第一道屏障。此一表一里,阴阳相和,营卫相通,大气运转,六经相通,成为一个完整的,赋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太阴经,布水道,主布三焦之水道。太阴病,三焦水道受阻,“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以伤中阳之气,三焦水停而为病。

太阴为正阴,正阴而无阳,所以太阴病自利而不渴。

少阴经主枢转,枢转水火交心肾,阴阳相济人自安。少阴心,阳之根,心火不灭自有神。少阴心主气血,气血畅通心自平。少阴肾,和阴阳,阴阳相和精气生,心肾相交自安神。

少阴时,阳自生,阳生阴长生精神。“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乃中阳被伤,阴气独存。少阴病,阳为贵,胃中有阳无阳,决定生死进退。少阴时,阳气生,自利而渴属少阴。

厥阴经,属肝经,肝主血脉又主筋。厥阴经,阴之极,阴尽阳生,是阴阳循环之大道。肝与胆,脏腑相连,肝胆相照,阴阳同行,是顺接阴阳之道路。阴之尽,阳之生,阴阳相接在肝经(在手十指与足十趾阴阳交接之处)。

厥阴病,肝胆病,阴阳相争,寒热交错,“厥深热也深,厥微热也微”。厥冷而下利,发热则利止,阴阳顺接病自愈。厥阴之为病是阴阳相争,自利、消渴属厥阴。

三阴病,都伤胃,都下利,腹中痛。三阴病,阳为贵,有阳无阳决进退。

以上四项内容是学习和运用《伤寒论》之前,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0)

相关推荐

  • 在变为咳

    ​在变为咳: 在变动为咳 相对正常 出现病变 就会咳嗽 肺气上逆 临症之时 咳嗽变化 根据上述 层层分析 已可初步 总结如下: 咳嗽治疗 先辨新久 再辨寒热 后辨兼夹 愿践行经典,求索不息 为广大病患 ...

  • 伤寒论,之,脉学。

    六经病大概的框架写完了,就稍微写一下脉学吧. 伤寒论里面的脉学不是很难.像我这种从来没有拜过师的人,也看不进去濒湖脉学,濒湖脉学现在就记得一句. 因为我懒,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包括学校的正式的教 ...

  • 朱氏脉学|脉诊案例分享(十四)

    案例一 今天诊一位女性,脾区有条长线,一直连接到心,左肺.但是中间隐隐约约有个断点,而且越靠手掌端越细,非常非常细. 我说是一件过度思虑的事情上了心,手感在近浮.我说有三年左右了.她说是儿子的健康和婚 ...

  •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 ...

  • 中医诊脉是诊断疾病重要方式,如何快速学诊脉?中医教你这六步!

    中医诊脉是诊断疾病重要方式,如何快速学诊脉?中医教你这六步!

  • 朱氏脉学|脉诊案例分享(十二)

    案例一 案例二 左关:肝脉沉,且放电,肝血亏,找麻烦.胆区浮,中取都有条长线(睡眠一般,心理脉是个很纠结的人) 左寸:整个区域都带电,尤其是两肩胛电感强烈,我没法下手摸那种,有时候考虑癫痫脉和用脑过度 ...

  • 手把手教你把脉!掌握3个把脉要点,你也能快速学会诊脉

    "我再也不会相信中医了!"黄女士说. 江苏省常州市的黄女士,37岁,几个月前,黄女士出现了月经异常的症状,于是便去找了个中医进行诊疗.当时医生给她把了脉,诊断为月经不调,于是医生便 ...

  • 告诉你一个秘密,快速学会诊脉

    楼主全球2202012-08-22 20:26:19在临床中,基本上病人都会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但辩脉是很复杂的,有的脉书概括有27种. 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 | ...

  • 朱氏脉学|幼儿急疹脉分享(脉诊病毒)

    我想很多人的身边都会充斥着一些人日常谈论感冒,感冒了纠结病毒还是细菌,是寒还是热,但最后又都认为上火发炎的论调.有人谈感冒而色变,甚至和免疫力挂钩.有的人明明感冒,却说自己上嗓子,鼻咽炎.甚至还有人天 ...

  • 学中医,学脉学针,皆是辨证论治为主。这就是中医一线贯穿。

    好多人学中医,学到各种各样,没有融会贯通.脉法,舌诊,甚至辨病论治.学西医那套舌诊脉诊,摸脉摸出来肝硬化,肺癌......一个八纲辨证理论都没有,连中医阴阳的边缘都没摸到. 摸脉何也,摸出来肺炎支气管 ...

  • 【美术与鉴赏】齐白石与海派画学息脉相通之处与差异

    齐白石 <老萍诗草> 部分 自海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之后,从者不计其数.为何齐白石戛戛独造,能从中变出,成为继吴昌硕之后的一代大师?除了齐白石的天赋悟性.独特经历.深厚积累.天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