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是角色错位,付出了心血却换不来孩子成绩

【家教智慧 第745期】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放学回家又要做作业了,家长朋友们又忙了起来,又要忙着给孩子辅导作业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作业一堆陪娃娃。”对不少家长来说,陪孩子写作业,实在是一件头痛的事。

春节前,曾网曝南京一位妈妈,因陪娃写作业“写到”了“脑梗”。妈妈们倒下了,孩子的作业还是要辅导啊,于是爸爸们赤膊上阵了。

可几个回合下来,爸爸们也崩溃了。

爸爸:“九九是多少?“

孩子:“九九……九九……”

爸爸:“这还需要想吗?这还需要想吗?”

孩子:“九九…四十五,对,九九四十五“

爸爸:“…… ……”爸爸巴掌高高举起。

孩子见势不妙,大嘴一张,哇哇哭起来。

爸爸:“你不要哭,不要哭,好不好?好不好”

…… ……

家长为辅导孩子作业真是操碎了心,但孩子并不领情,一位妈妈因辅导孩子作业,气得不行出了手,被打的女儿哭着说她不是亲妈妈,而是妖怪变的,哭着喊着快把亲妈交出来!

家长如此操心、费力,孩子学习能上去也行啊,可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费得劲越大,孩子成绩却越差。这个中原因,不是孩子不学习,不努力,不进步,实则是家长用力用错了方向——孩子作业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学校老师的事,家长操心,实则是“第三者插足”,怎么会起到好作用呢?

家长朋友们当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上学,我们的父母辅导过我们作业吗?

先说一下我自己,我出生在农村,现在五十有三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割牛草。

当时,生产队分粮食凭的是工分,单靠家里大人劳动,一家人很难吃饱饭。生产队里的牛要吃草,割了青草送到队里,就会给你记工分,小孩子也要分担“养家糊口”之责。

至于作业,只能挤时间做,当然也必须完成,否则第二天老师那里是“交待”不过去的。

家长白天队里干活,晚上忙做家务,是没有“闲心”过问孩子作业的,更不要说坐在那里陪着辅导了。

那时家长的理论是学习是学校的事,回家就要做家里的事,在家里做作业并非“正事”。

或许有人说,那时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非也,那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绝不逊于现在,因为不论家里有多忙,都不会占用孩子上学的时间。家长让孩子做事,都是放学以后,回家就应该承担家庭的责任,为家庭做贡献。

在校好好学习,在家好好做事。现在想想,当时家长的教育理念才是最先进的。

智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其实只是孩子人生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德育、美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无处不含外,“看的见”“摸的着”的教育,还有劳动。

对当下孩子来说,社会上没有给他们安排必须劳动的义务,最主要的劳动就是家务劳动。

有研究表明,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才会有责任感,将来更可能成才、成功。这是因为,劳动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不仅强化孩子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更会打通大脑各区域间的通道,让思维更加畅通。每一次劳动任务的“独立性”“完整性”“完美性”“时间性”都会对孩子学习有所启,迪和促进,比如,可以帮助孩子改掉作业“拖拉”“潦草”等毛病。

因此,孩子放学回家,大人最主要的任务不是陪娃写作业,而是让孩子去劳动。

孩子作业完不成,自有教师去教育批评;孩子作业错了,自有教师去检查改正。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丢弃本来角色变身教师辅导,那孩子等于又坐回了教室。试想,我们大人如果没有了上下班,一天到晚到在工作,你的感觉会怎样?

饺子是好饭,人人愿意吃。但就像过年的饺子,馅再好,天天吃也会腻。一个小孩子,天天让他泡在作业堆里,一天到晚与文字和数字打道,不厌学就烧高香了,你还希望他们愿意学习,给你学好?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