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那些红色(上)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部书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色彩词更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作者一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花红柳绿,穿红着绿的世界,在这众多色系的颜色词中主要以红色词和绿色词为主色,其中红色调颜色词可以说是出现最多的。不仅数目多,而且各有特色。

红色是《红楼梦》的主色调,这个色系计有碧玉红、大红、粉红、海棠红、绛红、茜色、石榴红、水红、桃红、酡、猩红、杏子红、胭脂、杨妃色、银红、硬红、朱红十七个颜色。

“红”,《说文》曰:“帛赤白色。”段注曰:“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周秦时代,“红”已产生,表示粉红。在汉代,“红”获得泛指红色的意义,到唐代基本失去“粉红”之义,成为表示红色的基本颜色词。

红色,可以说是中国的代表色,从洞房花烛,到金榜题名,从居所到器用,尚红之习随处可见。《红楼梦》中亦如是,无论是节日还是祝寿,是宴请还是拜访,都用红毡、红帖等,以示喜庆。

《红楼梦》中“红”用于人物服饰共 26 例,“大红”《红楼梦》中总共出现 49 次,前 40 回出现 25 次,中间 40 回 20 次,后 40回出现 4 次。

“大红”是“正红”,是尊贵身份和喜庆吉祥的象征。大红也叫正红,是富贵之色。

银红是不经常出现的色彩词,但在《红楼梦》里出现不少。“银红”是具有富贵气的色彩,为古代上流社会所崇尚。《红楼梦》里王夫人的椅搭是银红的,而贾宝玉常穿银红袄子或衫子,林黛玉所居潇湘馆中的窗纱也是银红色的。

《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在粉红颜料里加银朱调和而成的颜色。《现代汉语》释义为:形在粉红色颜料里加银朱调和而成的颜色。《红楼梦》中共有 8 例,

“猩红”因似猩血而得名。其色彩纯度较高,在古代被作为高贵的颜色,尤其是猩红色的地毯于深色的古典家具相搭配既显气派又显高贵,故而在清代王公贵族或大商贾的宅中常使用。《红楼梦》中共有 5 例。

“桃红”在《红楼梦》中共有 6 例。

绛红,《说文》曰:“绛,大赤也。”段注: “大赤者,今所谓大红也。”一部《红楼梦》以绛红色开始,如:“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那草本在灵河岸上,名曰绛珠草。”

宝玉居室取名:“绛云轩(或绛芸轩)”,林黛玉的前身是一种有大红珠状果实的仙草:“绛珠草”。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这一根绛红的红线贯穿始终。

朱色比绛色(深红色)浅,比赤色深,古代视为五色中红的正色,是古代宫室及贵族显要的建筑物、器用等最常用的颜色,代表着富贵和权势。如:“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

“茜”,本为茜草,根可作红色染料,词义引申,表示该种植物所具有的颜色。在《红楼梦》中几乎是宝黛二人的专用词,象征了他们对美好情感热烈而执著的追求。“茜香罗”原为蒋玉菡所有,后赠给了宝玉。宝玉诗中用到“茜纱”,即“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二十三/323)而黛玉对“茜”更是情有独钟,不仅自己所写《桃花行》中用到“茜裙”,而且还力劝宝玉将为晴雯所作《芙蓉诔》中的“红绡帐里,公子多情”改为“茜纱窗下,小姐多情”。

水红形容比粉红色略深且更加鲜艳的颜色。《红楼梦》中水红色的服饰共出现3次,主要涉及的人物为鸳鸯、湘云和芳官等年轻女性:第二十回“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第四十九回;湘云“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第六十三回,芳官“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

其他还有十余种红色,共同构成了《红楼梦》的红色色系,是红楼梦色彩的主要色系。

周汝昌先生曾说:“雪芹是有红则喜(怡红),失红则悼;与红相依为命”。红色系为《红楼梦》之主色系也就不为奇怪了。

今天我们所讲的“红色”在古汉语中有多个词来表示。红、绛、朱、赤、丹这五个词在古代都指红色,但表示的颜色却各有差别,所指的具体颜色的深浅程度各不相同。“‘红’古代指较浅的红颜色,跟今天所谓‘红色’的概念不同,《说文》:‘红,赤白色。’它相当于今天的浅红、粉红。”“绛”是深红色。朱是大红,程度介于“红”“绛”之间,即深于“红”而浅于“绛”。赤是红色,比朱浅,“《礼记·月令》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丹”是丹红,颜色比“赤”略浅,“《仪礼·乡射礼记》,注:‘丹,浅于赤。’”

“古代以朱为正色,正色显尊贵意。《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孔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唯为正色,引喻为人的品行、文风等的纯正。……古代王侯贵族还以它来漆门、车,表示尊贵、正统。……《尚书大传》卷一:帝千:‘未命为士者,不得乘朱轩。’这些都显示了此色的尊贵的地位。这与‘红’色正好是高下尊贵的对比。”由此可见,这几个词不光在深浅上不同。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书中出现“赤”字次数7次,出现“朱”字1次,出现“丹”字1/3次(两次是表地名),《尔雅》中也出现了“红”,但为草名,不表示颜色,所以不计数;《释器》:“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縓、赪、纁指程度不同的浅红色。郭璞注:“赪,浅赤也。”《说文》:“縓,帛赤黄色”,“ 赪,赤色”,“纁,浅绛也”,从《尔雅》这一条释义来看,縓、赪、纁三者的红色程度递增。

本文节选自作者欲出版的书籍《红楼寻色》一书。

作者:黄荣华

未完,静等期待《红楼梦》里的那些红色(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