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松材线虫病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2018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又公布了2019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名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赵良平。
记者: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发生态势如何,疫区、疫木管理以及防治技术存在哪些问题?
赵良平: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于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虽然得到全力防治,但30多年来,全国因松材线虫病损失的松树累计仍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目前,该病害在我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974万亩,呈现向西、向北快速扩散态势,最西端达四川省凉山州,最北端已在辽宁北部多个县(区),并已入侵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重点生态区。同时,疫情发生区域突破了传统理论提出的年均气温10摄氏度以上的适生界线,传播媒介也发现了云杉花墨天牛等新种类,危害对象由过去的马尾松、黑松扩大到红松、落叶松等松树种类,疫情直接威胁我国近9亿亩松林资源安全。经专家研究分析,我国所有区域都是松材线虫病的适生区,所有松树种类都有可能感染松材线虫病,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森林资源损失将不可估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早在2002年,国办就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2014年,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将松材线虫列为国家级重大有害生物。中央领导曾多次作出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
多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采取了以加强防治责任落实、强化疫区疫木管理、加大疫情除治力度、提高疫情监测水平、严格检疫执法等为重点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2010年出台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和2014年出台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对加强和规范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疫情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下转B2版)
(上接A1版)但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防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疫情监测组织不力,调查不全面,发现不及时,数据统计不规范;疫木监管不严、流失严重,疫情跳跃式传播扩散严重;疫情除治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疫木及其枝桠清理不彻底现象;防治方法不科学,防治中没有将疫木清理作为主体措施,而是过度依赖生物防治、诱捕器防治等辅助措施;检疫执法流于形式,检疫案件查办能力不足,带疫松木及其制品异地调运事件时有发生。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提高疫情防治的科学性,必须对已出台的《办法》《方案》等规章制度加以修订,适应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需要。
记者:新修订的《办法》和《方案》出台过程和防治思路是怎样的?
赵良平:在《办法》和《方案》修订过程中,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掌握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2018年6月10日,在沈阳组织专家和有关森防机构的负责同志,集中研讨了该办法。10月18日,张建龙局长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意见建议。专家分析,造成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扩散危害的主要原因是,疫木清除不到位、疫木源头监管不严、疫木流失严重。现有的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中,有80%以上是因带疫松木及其制品流入引发的疫情。在广泛调研、研讨、座谈的基础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防治思路: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以疫木源头管理为根本,实施更加科学、严格、管用的防治措施,遏制松材线虫病快速扩散危害的严峻态势。围绕这一防治新思路,修订出台了《办法》和《方案》。
防治新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定了更加严格管用的疫区和疫点管理措施。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必须划定为疫区,发生乡镇必须划定为疫点;实行疫情防治限期除治制度,对新发疫情及孤立疫点、区位重要和扩散风险大的疫点提出了明确的除治时限要求。二是提出了更加严格管用的疫木清理措施。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科植物只能进行除治性采伐,采伐以择伐为主,原则上不进行皆伐;疫木除治必须采取先封后伐措施,在冬春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集中进行,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三是确定了更加严格管用的疫木处置措施。除治性采伐的疫木必须在山场就地粉碎(削片)或烧毁,采取烧毁方式处置疫木的,还必须全过程摄像并存档;严禁采取套袋熏蒸措施处理疫木;疫木经粉碎(削片)后可在本地区进行利用,禁止跨省级行政区进行利用,禁止山场除治疫木加工板材。四是选定了更加科学管用的山场疫情防治措施。全面实施以清理病死树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将媒介昆虫药剂防治、诱捕器诱杀、立式诱木引诱、打孔注药、天敌防治作为辅助措施,并提出了严格的适用范围。
记者:松材线虫病防治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赵良平: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好《办法》和《方案》的宣传贯彻,确保两个文件理解到位、执行到位。
第二,着力落实疫情防治责任。进一步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林业主管部门的部门责任、森防机构的技术责任,督促各地积极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纳入林长制责任体系,构建长效防治责任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疫情防治问责机制,适时出台《松材线虫病疫情生态损害督办问责办法》。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向重点生态区域倾斜。
第三,着力抓实疫情监测普查。将县级林业局局长作为疫情监测第一责任人,将调查和报告松树枯死情况列入护林员的职责,将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作为监测重点,构建以护林员监测为基础的地面网格化监测平台。加快大区域大数据灾害航空航天遥感监测技术的运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平台。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推行疫情有奖举报制度,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监测平台。
第四,着力强化疫区和疫木管理。严格疫区划定、撤销制度,落实疫情防治限期除治制度。严格疫木山场就地粉碎(削片)或烧毁措施,强化疫木源头管理,严防疫木运出疫区。严格疫区松科植物进行除治性采伐,原则上不进行皆伐,以及疫木处理能力和监管能力决定采伐量等措施,督促各地全面完成年度除治性采伐任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上报国务院,适时取消疫木板材加工定点企业审批。
第五,着力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启动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加大涉检企业及个人登记备案制度执行力度,强化电缆盘、光缆盘、木质包装材料等松木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完善全国林业植物检疫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全过程可追溯的检疫监管信息体系。增强检疫执法意识和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采伐、运输、加工、经营和使用疫木行为。
第六,着力加强疫情科学除治。全面实施以清理病死(枯死、濒死)松树为核心措施,以媒介昆虫药剂防治等为辅助措施的综合防治路线。严格执行冬春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开展疫情集中除治制度,采取先封后伐的方式,有序开展疫情除治。科学合理地选用媒介昆虫防治方法,不得超范围使用。坚决禁止使用套袋熏蒸等一些不适用技术,限止使用效果差的防治技术。加强山场除治质量的督导检查,实行除治全过程现场监管。
第七,着力加强联防联治。推进部门协作联防,积极协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力、电信、通讯、军队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文件,落实部门防治责任。加强毗邻区域联防联治,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沟通协作,重点推进县际间的联防联治。
第八,加强科学研究。系统总结多年防治经验和教训,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的新情况新特点,攻克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难关,研究推广科学管用技术,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疫情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