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农: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者
“
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领域,韩农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经过十余年的攻坚克难,探索出了一套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并希望将其推广至全国。
”
韩农: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者
文|《农经》记者 王红
上海特石生态科技有限公董事长韩农
韩农是上海特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石生态”)的董事长,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太原市特石生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生态有机农业系统性研究和实践的公司之一。2008年,韩农掌舵下的特石生态组建了跨学科团队,并与中国科学院农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和植物所、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等一大批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们合作,探索生态循环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历经十余年的研发与实践,已探索出一整套生态循环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技术体系,解决了长期困扰生态农业发展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改良、绿色生物防治等的低效率问题。该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解决方案,拥有七项国家专利、二十余项创新技术。
缘起
韩农是一个热衷于不断探索、挑战,并不断创新和努力寻求突破的人。创业前,韩农在山西省政府国防工办负责军事工业的基本建设等相关工作。而在创立特石生态前,他涉足过工业、地产、传媒、娱乐、餐饮等多个行业。最终选择投入到生态循环农业这个行业,缘自一个巧合。
2006年,一位在环保领域创业的朋友托韩农为其公司生产的一体式沼气池做推广宣传。在韩农的推介下,一体式沼气池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一个农村安装了两套。可是,沼气池刚安装就出现了问题。韩农发现,各种跑、冒、滴、漏的问题很多,与旧设备相比,沼气池发酵的效率也没什么进展。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韩农的深思,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沼气池发酵方面的研究很少,在实际应用领域存在大面积的空白,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沼气池厌氧发酵技术解决的是生态农业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循环。韩农对《农经》记者说:“我们看过很多所谓循环农业的样板,在实际农业的生产当中,废弃物处理的效率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求,所谓的生态循环就流于形式和概念。”韩农直言道。沼气池发酵技术很难形成在生产、产业中的循环,根本原因是效率太低。效率低,处理农业废弃物所需的时间、周期就长,废弃物循环利用无法同农业生产产生有效对接。韩农被这一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吸引住了,进而激发起了他的挑战欲。韩农开始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全国的沼气发酵情况实地考察了一番,随后着手进行试验研究,想要攻克这一难题。
2008年,特石团队关于沼气池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韩农说:“我们第一步是把发酵的效率取得了一个小成果。第一个突破口就让我有很大的兴趣了。那时候才发现,我仅仅是把其中一个环节的效率提高了,但整个农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链条。在农业上,‘一招治天下’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农业是一个很完整的系统,攻下一个环节解决不了整个系统的生产力问题。”当时没有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土地退化、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也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的绿色发展,于是韩农下定决心“要做就必须全部都做”。特石生态的技术研究方向和目标也随之确定:做一整套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解决方案。
同年,时任中科院农办主任的王大生对韩农的建议也给了他很大启发:“我国的农业发展,到2015年左右数量农业会达到一个顶点,今后的发展方向从全世界的趋势来看一定是转向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王大生曾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并曾担任国家三峡环境工程评价组的组长,在中科院工作多年,在农业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王大生的建议更加坚定了韩农投身于生态农业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韩农的生态农业创业之路也由此开始。
韩农坦诚地说:“我们从这一行出发的动机,就是看到了今后化学农业的不可持续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都证明了化学农业是不可能持续的。而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刀耕火种在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养活地球上几十亿的人口,所以需要有一个既现代化又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体系。韩农说:“与生态农场经营不同,我们的初衷是探索出一套现代的、高科技的、生态循环型和基础性的农业体系,然后在生态农业领域继续做更深入地研究。”
求索
“这一下子就掉到深坑里了。”韩农这样评价自己生态循环农业创业的开始。一套现代化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必然是高科技和高效率的,这就对生态循环农业的土壤改良、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主要环节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农一方面寻找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院士和教授等科研专家,希望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另一方面,自己带领团队查阅大量文献并展开实地调查,钻研攻关。
既然是“掉坑里了”,接下来就要“填坑”。韩农的“填坑”之路可谓困难重重。为对生态农业的各个环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韩农作为特石生态的掌舵人,从一个技术“小白”逐步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在他的电脑里,保存着国内外相关论文有39000多篇。据韩农介绍,特石生态起初在山西太原找了一块200亩的河滩地和盐碱地,聘用了大学生和研究生共30多人,在基地“闭关”五年,投入了几千万元,才完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雏形。从土壤改良、废弃物处理、环境生物多样性,到植物生理等各种学科试验开始,再到对动物养殖,产品加工、分拣、包装、分级,以及作业管理的研究试验,一整套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摸索下来,细数一番,涉及的专业竟有17个之多。
在废弃物循环处理上,特石生态研发的两相变压厌氧发酵装置系统,农业和生活废弃物可在14小时内达到95%的转化率,远高于30天内转化率仅有50%的传统沼气发酵水平,每天可产生3—10吨的液体有机肥原液,满足500—2000亩种植生产的需要。此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热值生物天然气,甲烷含量85%以上,热值28兆焦耳,接近天然气热值。韩农表示,与传统的技术,以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相比,特石沼气池厌氧发酵的循环装置的效率提高了6倍以上,这个结果在当初是不敢想象的。
在土壤改良上,特石团队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土壤有机质增长缓慢的原因:利用农业废弃物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核心,取决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级。韩农解释到,土壤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有组织的地下军团。在有机物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固氮、硝化和反硝化、有机物的分解和缩合反应等。单纯依靠外加投入微生物制剂只能起到暂时性的作用,必须利用本地土著微生物才能保证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特石生态在红壤、盐碱地、草土等各种土壤类型,以及极端气候条件下进行了大量试验,利用定向筛选、定向屏蔽、定向富集等技术手段构建土著微生物的多样性。通过特石生态的土壤改良技术,0.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三年后最高可达到4%。而按照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法,土地有机质每年只增加0.1%,从1.5%提高到有机农业规定的2.5%需要8—10年。
在病虫害的绿色防治上,特石生态采用病虫害的前端控制,即利用生物多样性形成环境稳定性,吸引生物天敌定居,以虫治虫。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概念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并不简单,在生产中还需要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韩农说:“在不太占用农业生产的面积情况下,要把昆虫所需要生存的条件安排好,才能够形成如同自然界森林、草原物种间的生态平衡。”根据特石生态大量试验研究的数据,在一定的农业生产面积,要有5%—15%面积必须用作生态处理,包括根据昆虫活动半径建立生物天敌昆虫长期生存的生态条带和栖息地。在此标准下,生物多样性用2—3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建立起来。韩农表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同时,绝大部分的病虫害是被自动平衡、自动控制住的。
回忆这段往事,韩农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往往忽略了从系统的角度看生态农业的问题。如果不在一定的高度和一定全局的角度去解决,那一定是解决不好的,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宽阔的视野才能够把事情解决好。真正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因为很大概率和可能是有去无回的。只能说我们比较坚持、比较幸运,一个一个都攻下来了。”
韩农表示,“我们做的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尤其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改良、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等领域,已经超过了很多科研机构的研究程度。有些教授甚至调侃说, ‘这本来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你们这是要抢了我们的饭碗啊!’”韩农说道。
目前,特石生态在甘肃省高台县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已经开始了数千亩的规模化生产,日产达到30吨以上,生产的蔬菜主要供给粤港澳和国内一线城市。此外,特石生态的广东省惠东基地供应深圳、广州等地的欧盟标准有机蔬菜已有6年,团体客户数量几十家,使用“特石模式”技术体系的上海浦东南德农庄也实现了数百亩的规模化生产并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使用“特石模式”体系的,公司还将为其做全程的品牌追溯,强化品牌建设。
长期以来,与常规果蔬相比,市场上有机果蔬的价格高了几倍不止。韩农告诉《农经》记者,昂贵的有机农产品价格掩盖的其实是有机农产品生产力水平低下。据介绍,按照特石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种植的蔬菜,在产量上,与化学农业方式生产的蔬菜亩产量持平 ;在品质上,特石的生态农业蔬菜基本可以达到中国、欧美的有机标准;在成本上,特石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运作成本也可以与化学农业的成本持平。韩农对“特石模式”高产出、高品质、低投入、低成本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推广有充足的信心,“在这套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少和化学作业是并驾齐驱的。用这套体系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即便是按常规的价格卖,农民也不会赔钱。”
上海特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省高台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期待
2008年,特石生态开始做整套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到2011年,基本上在山西省完成了整套体系建设,并且在当地完成了体系验证。2012年—2017年,特石生态陆续在山西、广东、上海等全国北、中、南三地,包括在多种不同的、极端环境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整套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检验。然而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经过反复验证切实可行、即将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时候,韩农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服务于谁?
几亩到几十亩的有机农场规模较小,基本承担不起特石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而一些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往往是一些大型的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来经营的,于是韩农希望寻求大型的企业进行对接,但又发现,“这些大型的企业做生态农业的目的和我们要推广发展这种替代性的生态循环的、生态可持续农业的目标并不一致。”
两次碰壁,让韩农陷入深思。2018年,韩农渐渐意识到 :全世界的农业发展,没有政府的推动和支持,都是走不下去的,我们忽略了政府方向。2019年年中开始,特石公司全面转向和地方政府合作,尤其是和县级政府合作。“政府给我们提出要求,我们为其做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韩农说,实践证明,“路子终于找对了”。
韩农认为,农业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还在于农村资源的不足,即农村的“四无”现象:无人才、无管理、无技术、无市场。这些短板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针对这一困扰农村发展的问题,结合特石生态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服务,特石生态提出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政府、科技企业、村集体捆绑在一起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在“三位一体”模式下,政府为资源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由政府投资完成,作为国家资产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村集体为经营主体,托管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借助科技和经营企业的传帮带,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化与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全民共富;企业为支撑主体,专业高科技企业和专业经营企业,提供先进的系统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管理,帮助提质升级,通过培训与合作,带动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稳定的长期经营。三个主体各负其责,优势互补,互相监督,互相支持。
目前,特石生态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组织方式上,运用“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农业生产生态、经营生态的“双生态”联合体,将技术体系移植到农村,并使其能够可持续地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还要让村集体壮大起来,以高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才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韩农表示,特石生态的这套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后续还需要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人才来管理,他们留在农村的收入也会大幅度提高。韩农说,“我们用一个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方式来吸引年轻人回来,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发挥才能,让农村留下人才,也留住人才。”
2008年,特石生态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合作建设了生态循环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山西太原特石有机农场;2014年年底成立深圳特石有机农场惠东基地;2017年6月,上海南德农庄引入“特石模式”全套技术;2017年9月,上海天母果园引入“特石模式”的土壤改良技术和专业水果有机肥……
韩农说 :“我们虽然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好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但是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按照韩农的规划,从2008年开始,第一个十年用来打基础,在第二个十年把“特石模式”推广复制到全国去。“现在才是我们进入推广复制的第二年,还有八年的时间。”韩农说。
在全面推广之前,特石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在落地后又经过了五年的验证,自有示范基地运行超过八年。特石生态用了十年时间,并且进行了巨大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一路爬坡过坎,才打好涵盖了各个环节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基础。韩农表示,农业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现在的生态农业科技企业的入局者,要想将生态循环农业从概念到现实,同样需要大量的投入,与之相比,特石生态已经越过起跑线多年。
韩农表示,特石生态创立前期主要是以科研和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主,系统形成之后则要“两条轮子”同时跑。第一条轮子是科技创新。目前公司配备有研发中心、生物实验室、土壤实验室等。同时,在科研创新方面,以开放式的合作,同相关科技企业共同攻关技术难题,坚持不断地创新,站稳市场高地。例如利用数字农业让一些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升级,提高作业效率。第二个轮子是复制和推广。韩农表示,这也是公司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我们通过地方政府做复制推广,但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的因素又比较多。每个地方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条件环境不一样,支持力度不一样,配合程度也不一样,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体系最终的成果和效果。”韩农说道。
韩农表示,特石生态希望实现的目标是,全国至少 80% 的农村都能够实现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石生态一直坚持为改变常规的化学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等等弊病而努力。韩农希望能把特石生态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生态农业的推进中去,在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将蛋糕做大。而特石生态作为助跑者和参与者,在企业盈利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韩农诚恳地说:“这是特石作为生态农业企业的一份责任。”
图 文 来 自
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