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去不了云谷怎么办?

马云再次开疆拓土,这次是教育领域。他亲自披挂上阵的「云谷学校」前几天上线,并且开始接受申请。

总投资11亿,加上阿里集团在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持,学校硬件配备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软件上,师生配比达1:5,远远好于一般学校,30%—40%的教师来自全球招聘,以马云的眼光全球选老师,肯定不会差。

马云认为,「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教授的是知识;育,培养的是文化。

「学」和「习」也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习是犯错误,是想象力。云谷幼儿园和小学以「育」为主,初中和高中大力放在「教」上。教育理念也不会差。

课程设置上,云谷计划从语言、人文与社会、数学科学与技术、体育与生活、艺术等五大领域的习得。

云谷要立足中国、着眼全球,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很显然,一切都会是那么高大上。

有企业家愿意出钱办教育,而且亲自主持大局,当然是好事。虽然官网上写的是解决外籍人士和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学问题,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太多机会把送孩子去,但他带来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将非常明显。

凭借马云在全球的影响力,从他的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将来进入名校和知名企业的机会必然也是要高于平均水准,将很快把学校带入一个正向循环的轨道上。

有钱好办事,有多大资金体量就能调动多少资源,这是事实也是好事。很多人可能会批评教育不公,但要知道如今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教育公平可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不是千军万马挤破头,只有高考一条路了。

教育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第二步,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那就势必要面对选拔和竞争,任何教育制度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科举考试时期,从内容到路径,你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机会。路只有一条,状元只有一个。如今你想要获得成功和认可,只要有一门手艺拿的出手,获得市场认可并非难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再是一句空话。

为什么很多知名企业大公司招人都喜欢招名校毕业生,国内有时候则指明要「211+985」。因为学校名气越大,就越在意教学质量,没有哪个校长愿意将学校几十年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名气毁在自己手里。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入口严、出口也严,学生的总体水平就不会太差,出去找工作的时候有了自己母校的信用背书,就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的考察难度,提高筛选效率。所以,用人单位,特别是对人才要求高、需求大的单位,更愿意先看学校再看人。

清华北大、哈佛耶鲁,这些名校的信用背书,本质上是什么?套用一个流行词汇,本质上那就是「大数据」。学生进入这些名校的时候,学校就开始考察学生的「大数据」,中国相对简单一些,以高考成绩为主,美国稍微复杂一些,除了要看 SAT 成绩外,还要考察一些社会活动经历、个人才华等等。但考察对比并记录一个学生的历史信息数据,这个本质是一样的。

当学生毕业的时候,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考察你在学校期间的表现,合格了就给你颁发一个毕业证,表明学校愿意为你的个人成绩背书,愿意给你提供能力上的名誉担保。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你在学校期间的大数据。

不过,事情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事情的变化在于,互联网像电网那样成为基础设施以后,个人能力的信用背书可以不用只通过考试和学校来建立。就像微信的那句广告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只要你愿意,你有心,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可以简称为「自品牌」。

比如你去应聘一个运营岗位,不是名校,非211非985,但你有自己的公众号,有几十万粉丝,企业加薪也要把你纳入帐下。或者你是程序猿,没有名校背景,但你有自己的技术博客,长期坚持更新,有没有真才实学,企业 HR 一看便知。这个时候你的自媒体就是你的简历和名片。

这个趋势的变化,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没有看到。看到的人是幸运的。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能力把孩子送到「云谷学校」,那么也不必感慨和遗憾,你也依然有办法来帮助孩子在成长路上多一点实力。

方向有二:一方面,给孩子尽可能好的内容;另一方面,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品牌」意识,把自己活成一张名片,自己给自己做信用背书。

作为家长,你只要认可云谷学校的教育理念,知道他们的办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在内容教授上,你是可以找到质量很高的产品的。书籍、音频、视频,带他听讲座、看展览,不是你找不找得到的问题,而是你愿意不愿意去找的问题。

与在云谷学校直接学习相比,少有欠缺的是讨论和活动这块。这就要看父母自身的努力,以及所在的朋友圈。如果父母都只会天天打游戏、刷刷朋友圈,那就别指望小朋友有讨论的机会和氛围了。当我没说。当然,也可以报些辅导班弥补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