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鼓书院——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石鼓书院,是锦绣潇湘卡里的景点,我见是3A景点,门票又便宜,才20元,距离又近,估计没什么好玩的,屡经衡阳,都没想过去看看,直到买了两年的潇湘卡快到期了,又值月假,若再不借此机会去游览,恐怕以后再也不想去了。11月29日下午,我们驾房车来到了石鼓书院,让我大开了眼界,有两点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想不到石鼓书院的历史是那么的悠久,想不到石鼓书院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

朱陵阁

石鼓书院,成立最早,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并排名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发祥地,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石鼓书院陈列馆

陈列馆旁边的盆景

陈列馆前言

陈列馆第一部分:胜地佳境

陈列馆第二部分:名动天下

陈列馆第三部分:雄姿再现

陈列馆第四部分:人才辈出

俯瞰石鼓书院全景

俯瞰石鼓书院全景

石鼓书院美景

石鼓山,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四面凭虚,这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唐代处士李宽结庐其上,愤发读书,于是有了石鼓书院。房车导航到此,进入停车场,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才找到空位。然后来到石鼓广场,这里绿化非常好,且整洁卫生,广场中心有一个七贤雕塑群像,有很多市民来此休闲,凭潇湘卡,通过一座桥梁进入景区。

石鼓书院石碑

石鼓书院广场七贤群雕

参观石鼓书院必经之桥

禹碑亭前留个影

桥的中部,有一座青黑色的凉亭——禹碑亭,亭中石碑所写书篆文字,估计是大禹治水与衡阳的关系,过了桥亭,抬头看到的就是石鼓书院的山门,十多级的台阶上,白墙黑瓦的山门与绿树相映衬,显得幽深雅静,而山门的那幅金色篆书对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颇耐人寻味,反映了石鼓山与道教文化有颇深渊源。

禹碑亭

石鼓书院山门

石鼓书院山门

石鼓书院山门对联

石鼓书院山门

进入山门,左边是一排四间的展览室,通过图文,从胜地佳境、名动天下、人才辈出、雄姿再现等几个方面展示了石鼓书院的发展脉络。参观完展览,再登十多级台阶,左右两边各有一祠,左边李忠节公祠祭祀李芾的高风亮节,右边武候祠祭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再登上几级台阶,就来到了石鼓书院的主楼大观楼,楼前坪地上塑有一尊孔子立像,大观楼正厅屏风上木刻着七贤像,屏风前面摆放着两张椅子,椅子的对面是用作学生听课时的桌子和凳子,这是最典型的私熟讲学习经的场所。从侧后有楼梯可以上至二楼,外侧里面摆着学生自习时的桌凳,里侧是藏书的地方。大观楼的后面是清雅的庭院,走过庭院,就是合江亭,高三层,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上两层里面陈列着一些古色古香的书房桌椅及用品。

武侯祠

李忠节公祠

大观楼

大观楼前留影

大观楼前孔子像

大观楼大厅

大观楼大厅

大观楼二楼书斋

大观楼二楼书斋

大观楼二楼书斋

合江亭二楼内景

站在合江亭上观风景

站在合江亭上观风景

站在合江亭上观风景

合江亭前

合江亭前

如果要下到最底层,得从合江亭出来再沿旁边阶梯往下走,经过一个小洞,这个小洞看上去很不起眼,来历可大了,它叫“朱陵后洞”,是道家的所谓“洞天福地”。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个叫董奉先的道士曾在洞内炼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这个洞虽不过几平方米宽、两米多高,人们赞美朱陵洞,不因虚无缥缈的仙迹,而只因蔚然大观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首”,它以诗词名冠三湘。唐宋以来,杜甫、韩愈、张籍、吕温、杜荀鹤、范成大、文天祥等文坛名士,在此乘兴作赋吟诗,常常把诗词刻在岩洞石壁的内外,“洞里瑶光应不夜,步虚人入水晶宫。”这是多么绮丽的风光啊!朱陵后洞过去就是合江亭的最低层,又叫绿静阁,在此凭栏远眺,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风光旖旎,然后我们再转到崖底,哇,这红色的岩石峭壁上,到处都是摩崖石刻,虽然很多石刻字迹模糊淡去了,加之又在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寇的炮火损毁几乎荡然无存。但历史总是磨灭不了的,在现在这个盛世年代,衡阳市政府经过重建修复,它又焕发了青春,屹立于中国的书院之林。

朱陵后洞

绿静阁

朱陵后洞

合江亭

合江亭内祭祀的

石鼓书院内景

石刻碑林

石刻碑林

石刻碑林

江边美景

放生池

江边美景

仰望合江亭

仰望合江亭

江边美景

石鼓书院的江边,风光无限,秀丽绝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江面帆影涟涟,渔歌唱晚。当地人特别喜爱在此垂钓,在夕阳余辉下,你看那一长排的钓竿,排列在河边石栏上,好不壮观;你看那甩竿的姿势,好不熟练;你看那满脸的笑容,好不开心。这就是衡阳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曾经在被日军铁蹄蹂躏的地方,而今的人们是这样幸福的生活,由此感到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昌盛。为祖国点赞。

石鼓书院的书岩

江边的钓竿阵势

临钓

石鼓书院石刻碑林

石鼓书院石刻碑林

石鼓书院旁边的将军楼

石鼓书院旁边的将军楼

石鼓书院江边凭栏远眺

石鼓书院江边歇息

(0)

相关推荐

  • 【建筑风情】石鼓书院——千年古书院,三绝石鼓山

    石鼓江山,双龙交汇,千年书院,万载文明.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它曾鼎盛朝野,誉满三湘,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名垂不朽.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 ...

  • 参观衡阳石鼓书院

    到衡阳,我是要到石鼓书院参观的,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宋太宗赵匡义赐名"石鼓书院",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齐名.门前的塑像为石鼓书院七贤,七贤创院始祖李宽.哲学与文学大家韩愈. ...

  •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上. 唐朝元和五年(810年),衡州秀才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又称"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 ...

  • 【古文探奇】石鼓山记-范成大

    品 READ 读 石鼓山记 十四日,泊衡州,谒石鼓书院,实州学也.始诸郡未命教时,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石鼓,山名也.州北行,冈垅将尽,忽山石一峰起,如大石矶浸江中,蒸水自邵阳来,绕其 ...

  • 汉棺与烤鱼

    去合江之前,对此地一无所知.单是在泸州时,与人一起吃过合江烤鱼,味道极鲜美,也极独特.据说在烹鱼时放入了一种特异的油料,这种油料只有合江当地产出,故而烤鱼之美独此一家.除此之外,合江于我,似可有可无之 ...

  • 关于鼓山的这些故事,你可能还不知道!

    说起鼓山,哪个福州人不知道?可喝水岩为何无水?涌泉寺前"石鼓名山"牌坊有什么典故?涌泉寺的山门为什么只有门框没有门扇呢?这些恐怕连老福州人都不一定知道吧.关于鼓山背后的故事,今天我 ...

  • 宋朝第一书院,石鼓书院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宋朝第一书院,石鼓书院 曾国藩曾谓:"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这里有曾国藩是湖南人对家乡眷爱的原因,但中国 ...

  • 游东山书院——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东山书院,在湘乡市,虽然它的历史没有石鼓书院那么悠久,但它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的,因为东山书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陈赓.谭政.肖三.易礼容等,尤其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就是东山书院的第戊班学生.毛泽东曾经 ...

  • 游文天祥故里——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引子: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文天祥 提起文天祥,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 ...

  • 井冈山深度游之黄洋界——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今年元旦,我们开启了梦寐已久的井冈山之旅,把井冈山仔仔细细的游了一遍.清早我们到达目的地,房车停在井冈山游客中心对面的免费停车场.在车上吃过早餐,然后到游客中心售票处购票.由于疫情的缘故,门票五折的优 ...

  • 井冈山深度游之茅坪——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井冈山的大门票包含茅坪,但景区的摆渡车却不到茅坪,需处驾去参观游览,好在茅坪位于黄洋界西面,井冈山的北麓,距茨坪36公里,是我们回程的必经之地,所以我们选择在最后一天去茅坪,为什么要去茅坪?因为它是井 ...

  • 游四洞沟——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尽管赤水大瀑布是丹霞岩最大的瀑布,但因只有两个大瀑布,略显得单调些.而四洞沟景区在不了解它之前,心里觉得四沿沟应该比赤水大瀑布差很多,然而你不知道,这里却是大瀑布群,而且在进入景区前,特意安排游客免费 ...

  • 游同里古镇——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同里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唐初称"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同里古镇由5个湖泊环抱,49座桥连接 ...

  • 游苏州留园——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留园同拙政园一样,都是苏州园林的标本,也是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既是名园,就有成为名园的理由,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作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的留园 ...

  • 游苏州枫桥——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寒山寺的大门出口,有一座石拱桥 叫江村桥,跨过此桥,来到河对岸,就是继的<枫桥夜泊>所在地--枫桥景区入口,但仅在此处,由于河道弯曲,枫桥就象一个待字闺阁的少女,羞答答地不肯与游者见面.我 ...

  • 游苏州拙政园——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标本,在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已经描绘得非常精彩细致,我对课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