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读书,自明而诚
每天坚持读书,阅读时似乎有所得,然放下书本便觉脑中空空,一无所有。
有时我便想,究竟如何来衡量自己的读书效果呢?思考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衡量读书效果不能以在头脑中记住多少信息为标准,也不能以是否能够口若悬河地谈论自己所读的内容为判断,而需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读书的时候,心灵有没有被触动。至于书中的知识是否能够被记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时,心灵是否被书中的内容触动了,是否能够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心被触动了,便意味着书中的知识和你的认知产生了振荡,你有了情感共鸣,有了改变的欲望和动力。
二是读完以后,是否能把所学付诸行动。心灵受到触动,只表明你认可书中的知识,但不表明你愿意把书中的知识付诸行动。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更是为了改造,是为了改造自我,也是为了改造社会。
如果用这两条来衡量读书效果的话,我觉得自己真正读的书少得可怜,因为绝大多数书读完之后就只是心动而已,并没有把道理付诸行动。
02
小时会背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会背诵“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些内容也曾触动自己的心,然而,也只是触动而已,当时并没有发奋读书,以至于现在还得重读幼年该读的书。
像小孩子一样来诵读《论语》,开篇就是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是比较熟悉的,也能张开就来,然而,也仅仅是张口就来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甚至没有真正地触动心灵,所以说以前背诵了无数次,等于没有读过。
最近反复诵读,慢慢地心有所动,越读越觉得该段内容是那么地美妙,不仅仅是描绘出求仁问道的情境,更教授了求仁问道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要经常练习和运用,是一件令人内心愉悦的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切磋交流仁道学问,是让大家都十分快乐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自己求仁问道并践行之,如果不被别人理解也不埋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应该是要学习并践行,要与人切磋交流,要能够坚持真理,即使不被理解也不生气。
细细品味,这也是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方法,学习践行而有所得,就能获得内心愉悦。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交流,不仅内心体验愉悦,还把喜悦之情流于形表。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都能够淡然处之,不生气,不抱怨。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就会感觉幸福了。
03
同在《学而》篇中,还有曾子的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先前读书,也不甚理解。反复读后,发现它和前面孔子所说的话语是相互对应的,是在把孔子的思想付诸实践。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孔子对曾子说:“曾参呀,你求仁问道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后就要经常练习并运用,还需要和师兄弟们一起交流切磋,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你就会有所收获,就会感到很快乐。当然了,不管你做得怎么样,都会有人不理解你的,那你也不要去计较,做好自己的就好了。”
曾子听老师讲后,就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他不断反省,看看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他想:“我给别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呀?与朋友交往时有没有讲信呀?老师教的有没有练习运用呀?”
这里的三句话正好和孔子的那三句是颠倒过来对应的。“传不习乎?”对应着“学而时习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应着“有朋自远方来”,“为人谋而不忠乎”对应着“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要忠,也就是尽心尽力,如果自己尽心尽力了,别人不理解我也不生气。与朋友交要讲信,因为只有讲信,才可能会有朋友,朋友也才可能愿意从远方来拜访你并和你交流切磋。为人谋事,与朋切磋,也就是把所学付诸行动了。
04
当我一遍遍诵读后,得到这一小小的感悟,我在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愉悦之情,这时,我真正明白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隔两天,同在高校工作的哥哥过来,我便把我的阅读体验告诉他,和他一起探讨《论语》中的智慧,我们很快乐地谈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读书等,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这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于我这样心性愚钝的人,读书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地探索,也是一次不断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旅程,更是一个不断求诚的过程。不能做到自诚明,就努力去求“自明诚”吧。
公众号
安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