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典藏】总第1037期 著名诗人 包容冰诗歌精选十首 / 呼岩鸾诗评 || 世界不大,微尘不小
总 第 1037 期 华语诗典藏
作者|浮城月 诵读者|金思
我仍爱着昼夜
文丨浮城月
我仍爱着昼夜
以及它们无所事事的更迭
就这样把无数个黎明引渡入无数个黄昏
把无数个蓬蓬勃勃的生
悄无声息地送入重重迭迭的死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爱着它们
也爱上傍晚的光影
我热爱它们
也就热爱上不停变幻的祖国
从幼小懵懂开始 从脚下的泥土开始
尽管有时被湿漉漉的鸟呜
一声声地牵引 在黑暗里幻生
白色的羽毛 可我的身体却始终
紧贴着脚下的大地
我爱着它们的时候
也就理解了草木生长的痛楚
泥土奉献的苦乐 花朵微笑的回报
我用我的视觉 听觉 触觉 幻觉
以及我淬火的思想 爱着它们
用许多个碎裂的我 一片 一片地尝试
用无数个覆水难收的昼与夜
爱上昼夜的黑白
▍作者
▾
张富成,笔名:浮城月。1963年生人。1983年毕业于忻州师专数学系。山西省忻州市人。中国名家名人网络联盟学会会长。《名家名人典藏》 《华语诗典藏》总编审。《高校文学》评委与顾问。《中国戏剧、电视剧创作函授中心》第一届学员。诗歌发表于《燕京诗刊》 《中国诗人》 《五台山》 《忻州文化》 《天涯诗刊》 《散文诗世界》 《齐鲁诗歌》 《新加坡诗刊》 《高校文学》 《中国民间诗歌读本》 《大湾》 《流派》 《欧洲华文笔会》 《作家新视野》 《山风》 《风雅》等杂志刊物以及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并且入选多部年选、诗选、诗集。
诗观:诗歌应该是灵魂自由栖居的绿洲;是人类向真向善向美修行的最后净土;是一个人提携自我的哲学与宗教。
▍诵读者
▾
金思,宜昌市馨音广播影视学校创始人,电视台主持人,记者。热爱主持、朗诵,获得全国文学艺术朗诵大赛金奖、宜昌市首届朗诵大赛金奖、湖北省长江读书节领读者、电视剧《红莲》优秀演员等。
▼ ▼
❑ ❑ ❑
▋ 包 容 冰 诗 选
◐ 文/包 容 冰
❑ 为了安静
这么多年,我蜗居在偏僻的乡下
一点点老去
一点点被世人遗忘
剩下人们看不到的思想
幽深、淡蓝。有时跟清风明月
对话。有时跟夜间
游走的鬼神对话……
窗外的风,一直在吹
从春吹到冬,冬吹到春
把大的吹小,小的吹大
从有吹到无,无吹到有
把红的吹黑,黑的吹红
从天晴吹到天阴,天阴吹到天晴
把活的吹死,死的吹活
窗外的风,一直在吹
从去年吹到今年
把真的炊假,假的炊真
从白天吹到黑夜
把男人吹成女人,女人吹成男人
从前世吹到今生
把畜牲吹成鬼,鬼吹成人
从地狱吹到天堂
把凡夫吹成圣贤,圣贤吹成佛
风,一直在吹……
为了安静,我把升腾的欲望
劝了再劝,压了再压
让堂前点亮的酥油灯盏,继续说话——
一眨眼,我已老了
把那些神秘的事物
终于看穿。一眨眼
谁能在安静中走向真正的涅槃
风,一直在吹……
❑ 桃花红,梨花白
想起二十岁的春夏之交
我在高考落榜后的伤情中
独自来到梨花盛开的果园
手捧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
反复诵读
蝴蝶听了几句走了
蜜蜂听了几句走了
唯有百听不厌的梨花
仿佛是我知情的妹妹
桃花已经红过了头
梨花正在绽放洁白的心情
我猜想不到半农先生
想的是桃红还是梨白
反正我陶醉在他的诗境中
泪水打湿了衣襟……
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我的头发开始花白
对镜修胡或梳头
我把扎眼的白发拔掉
还将髭须间探头探脑的家伙
悉数剪去
老婆站在身后讪笑
你再修剪,我的老公哎
也剪不来二十岁的青春
老婆啊,当年我想的人不是你
你想的人不是我
为啥我们走在了一起
❑ 炊 烟
追忆往昔,是谁
拉长我缥缈淡蓝的思念
如同一缕飘散的炊烟
消逝在茫茫宇宙
烟起,烟灭
描述童年的慌惑与饥饿
我的祖父背运山货
镢把,锨把,连枷把
汗水与血喂养我
在啼哭声中长大
长大的我,面对大千世界
眼含悲悯的泪水,一言不发
炊烟与朝阳一同升起
炊烟与夕阳一同落下
如同我不绝如缕的思念
在夜深月明的乡村
长成歉收的一茬茬庄稼
❑ 回 头
回头一望,有人加紧赶路
有人在田边苦苦劳作
还有一只花喜鹊刚好
飞过大槐树的尖顶
时过正午
我继续奔赴要去的地方
河沟的野菊花灿然盛开
一位走累的老人目光低迷
无心赏花
吸着自制的烟棒
想着淡淡的心事
当我再回头
景色凋谢,黄昏莅临
我已走上河岸
突然有了心旷神怡的感觉
❑ 内心放射的光芒
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
需要恒久的耐力和脚力
在一个人的心地
能居住多久 ,生根发芽
看似如漆似胶的莫逆之谈
看似同床共枕的远旅之伴
有时经不住一夜狂风的吹拂
内心的黑,是一扇窗
内心的白,是另一扇窗
黑白相间,是非同寻常的门
我在明亮的思想里找一点黑
我在黑暗的世界里寻一丝白
摁亮内心的光芒
在你无法预测的出口
唇红齿白地笑………
❑ 抽刀断水
远山落霞抚摸过树林温热的尖顶
羊皮筏子在南山寺的晚钟里
被袅袅炊烟招引。停止拉客的年月
牧归的羌笛悠悠传来
走过唐宋元明清的月亮
瞟了民国一眼,停在二郎山巅
观望洮水滋润的岷州
开顔阁遥相呼唤
岷山顶上镇邪纳祥的七星亭阁
我走在洮河岸边忧郁万千
思接千古神驰万里的想象
断裂在一个女人号啕的凄怆里
我不是怀揣细软,出没烟花柳巷
虚度时光的浪荡客。你的嗜酒如命
提醒我,已分清
走向天堂和地狱的路径。于是
悲悯苍生的泪水,在我的眼中流出
但抚慰不到欲海难填的心灵
灾难频仍的人类,欲望
一再那么疯狂,爆裂
谁在逝川的岸边望河兴叹
谁在肉山酒海的港湾酩酊不醒
谁枕着褴褛的衣衫舀洮河水煮茶
谁怀揣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玄念
在梅川的佛塔下结痂趺坐
谁跑断双腿,洗脚上船
背着一只羊皮鼓走村串寨
谁远离肉色的诱惑
守着牙利朦胧的月光,听一丛翠竹
在晚风里簌簌细语……
拥有二十七只麻雀的家产
三十八棵侧柏的丛林
我在晨钟暮鼓里
给归家认祖的灵魂,搭建
修心养性的竹林精舍
祈愿那只单身的麻雀找到伴侣
摇身一变,使它们成为洮河岸边
二十八个修道的居士
❑ 拈花微笑
寂静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心乱如麻的人,狂奔的人
感受不到天簌流淌的音韵
金刚怒目,佛祖低眉
拈花微笑的菩萨
观听世间叫苦求救的声音
天堂难及,地狱好去
白度母呼唤业障的六字真言
就像格桑花开在雪域高原
塔尔寺的佛光照彻四方
青海湖如同静默的高僧
一言不发,包容世间一切过错
观音拈花,佛祖微笑
只有饱经苦难和沧桑的人
才愿意跪在您的足下
❑ 秋末述怀
难以回首的岁月里
是非们碰撞得鼻青眼肿
谁胜谁负也难解难分
长长短短的倾诉与辩解
划下羞赧的句号,人生的匆促短章
在另一个段落里寻找答案
又见秋末,季节在轮回中
述说风雨变幻的往事
天命在召唤。我走向哪里
情仇爱恨在我修道的历程上
一半光亮
一半黑暗
冬天说到就到
我在灾难过后的废墟中
给无家可归的亡灵
搭一间遮风挡雨的窝棚
以爱传情
以诗传法
在物我两忘中点一盏
续命的酥油灯
照亮游弋不定的鬼魂登上
归家认祖的彼岸
❑ 胡麻花开的时候你一定要回家
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
穿过大观园黛玉葬花的地方
穿过故宫皇家子孙娱乐的后花园
穿过天安门广场
我把人民大会堂再一次仰望
之后,独自坐在一棵大槐树下
掏出怀中的手机,给远在梅川北山上
挖地种胡麻的妻子把电话拨通
妻子安慰我:你好好玩吧
昨天我带领孩子们把洋芋种上了
今儿个把去年摞黄的坡地挖一挖
再种一块胡麻
胡麻花开的时候你一定要回家
胡麻花盛开的季节
蓝蓝的胡麻花是大山的蓝头巾
母亲戴着它
妻子戴着它
我的两个如花似玉女儿戴着它
在故乡的山坡上唱歌
母亲唱过的花儿褶皱纵横
妻子唱过的信天游响彻在黄土高坡
女儿们唱过的常回家看看
又一次把我的心敲响……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走累了,我一个人独坐
直至黄昏来临,华灯初上
没有一个匆匆过客
把我误以为是他的老乡
❑ 世界不大,微尘不小
一个人当他从迷惑颠倒
自欺欺人的梦境中走出来的时候
天就亮了
当他在天亮的晨光中
独坐。回忆起童年的饥馑
是一处伤疤的时候
人就不再那么枉自尊大了
曾苦苦追逐的锦绣前程
露出狐狸的尾巴
像一杆撕裂的旗帜
嘲笑风的坚硬与软弱
他才偷偷地笑了
偷偷地脸红了
才心平气和地坐在河边
看消逝的流水多么快活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思不想
心静如水的时候
这个人必定走远了
一顿饭的功夫能走遍
十万亿大千世界……
世界因此也不大
微尘因此也不小
❑ 翻看旧照片
老去的时光
泛着发黄的光晕
走出来,虚幻而真实
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嘎然老去
泪水流过的伤口
旧事重提。变了模样的事物
回不到从前的位置
蓬乱的乌发飘扬
瘦削的面颊举起苍黑的旌旗
沉郁不语的目光
盈含谁也猜不透的秘笈
孩子是孩子长大的摇篮
班驳的墙头,一枝红杏伸出墙外
褐色的风舔着春天
绿旗袍的魂影
接下来生发无际的喟叹——
缅怀逝去的时光里
有难言的人与事
褪掉鲜为人知的光泽和意义
❑ 自慰的方式
住在无人烧香叩头的寺院
我就是我的方丈
我就是我的和尚
自己诵经给自己听
乱跑的风四处打探我的消息
我隐性埋名
潜伏在一棵冰草低下
饮露赏花
不问谁在升迁
不管谁在发财
风清月朗的夜晚,独自走出来
抖落身上的泥土
和夜莺谈论赋诗觅道的秘笈
河岸上星光闪闪——
只见百姓夜夜点灯
不闻官家年年放火
❑ 土豆人生
让我把这半生的苦难
借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细细诉说。就像一颗土豆
从泥土里走出来
把它叫做洋芋一样
给我俗气的乳名打上胎记的烙印
走过不再迷惑的年龄
我把世态的冷和热,虚与实
真与伪看得透彻
我的人生如同一颗土豆
自泥土中来,又到泥土中去
安顿稳发黄的尸骨
腾出灵魂在一朵花蕾里住宿
要使在一朵花蕾里安身立命
那不是轻易能到达的地方
虽然土豆的一生命运卑微
但能听到神说话咳嗽的声音
土豆人生,在泥土里走出来的人
才最能懂得
把一颗洋芋在怀中
揣紧的真实意义
❑ 走走停停
一路走来,一路走去
走走停停的过程中我看到
苍茫迷离的风景——
一个砍柴的樵夫停下斧子
看过两个陌生人下完一盘棋
转过头来,斧柄已腐朽
江山依旧
百年时光,在一盘棋子里浓缩
所以我走得很慢
像蜗牛一样挪移
让每一寸属于我的时光
都贴上落伍的标签
正因为大半生人在乡下
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打滑
看到的不是醉人的风景
风景那边传来的也不是
让我心跳加速的谎言
当代名家 经典评论
❑ 儿子引领信佛念佛往生净土的母亲
❑ 文/呼岩鸾
诗集《驿路向西》中,包容冰有五首专门写母亲的诗篇。此前四大部六大卷诗集,已约有百首以上专写父亲母亲的短诗长诗,又在很多写其他题材的诗中写到父亲母亲。长诗《父亲,母亲》是诗体的父亲母亲传。
有人写自己的母亲,写成了道德完人。道德完人才能养出权贵儿子,人们不信又窃笑,但可能讨好权贵者的母亲,以求得被权贵者所用。中国化当代贵妇人沙龙里,拍马屁声逐浪。
包容冰的劳动母亲,在儿子包容冰的诗篇中栩栩如生地复活了,有在苦难尘世的形象,有在极乐佛国的形象。
包容冰诗歌中的母亲,就在诗歌中活着。有节奏的跌宕起伏,有旋律的抑扬顿挫,叙事曲折坎坷,抒情酸甜苦辣;象征着再现着母亲的实际生活样态。
她在少女时代也是山花烂漫,在草丛中寻找甜蜜的红草莓,学会了滤去苦苦菜的苦汁做青稞面拌汤。他结婚后也曾努力营造家庭的衣食不缺和谐完美,小麦地里挥镰收割,当归地里运锄锄草。但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二人争斗不断。对儿子由疼爱到怨恨,对儿媳由亲密到嫌隙。饥馑劳累屈辱由年少陪伴到年老,终至失明瘫痪。但这个母亲把家庭在缺衣少食中维持了下来,把儿女在爱恨情仇中养育成人。她的功劳很大。和百千万亿同样的母亲一起支撑中国站立不倒。
可是,出乎预料的佛光照到了山旮旯里,想不到母亲的儿子儿媳成了佛教居士,对母亲尽释前嫌,宽厚和解。儿子百般耐心劝她念佛,儿媳千般细心照料她饮食起居。母亲在儿子儿媳的耐心劝导下皈依三宝,临终在儿子儿媳及众佛友的助念中往生净土,在极乐世界中眼睛复明,看见莲花盛开;腿脚复健在黄金铺设的道路上自如行走。贵夫人也过不上这样的生活。
只有这样的母亲,才配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她是可信无伪的,跟权势金钱等易腐之物绝缘。
《祭母辞》,由五节短诗组成的长诗,像五个花篮,敬献母亲大人。一个在母亲膝下,母亲身旁各放两个。
母亲祭日,诗人行佛礼如佛仪:
腊月初十是你归西的日子
母亲,这一天我们回到乡下为你祭奠典
一群居士连续念着佛号,为你增加往生的品位
佛教是庄严朴素的信仰,佛教徒的祭典也是庄严朴素,但意义不凡,居士念佛提高了母亲在极乐世界的品位。
对母亲最高秒的祭祀,是从佛仪出发去找回母亲的三身形象——尘世人身形象、往生路上中阴身形象与在极乐世界的菩萨身形象。
母亲在尘世的人身形象,生命备受艰辛而高贵,生命由劳作而顽强,生命被佛扶持而攀升而觉悟。
童年的饥馑,岁月那样烂漫
如同母亲讲过的故事,咸涩的泪水滋养
生儿育女的艰辛
故事陡起旋涡,母亲失明兼偏瘫。儿子用佛法加持,“每每回家逼你念佛”,母亲由厌烦到顺从最后皈依,成为住世菩萨,在儿子“笔端留下一节节筚路蓝缕的华章”。
母亲往生路上的中阴身形象,从容镇静,无牵无挂,心无疑虑,像回家一样熟门熟路。
那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滴水成冰
圣号阵阵,众多居士彻夜未眠
来送你,母亲——
你总算放下了难以割舍的牵挂
一个人独自上路,未见回眸
没有留下半句遗言
走向不可思议的深远
凡人只见母亲的背影,居士佛眼看见的是母亲的正面。寒风刺骨人间日,滴水成冰尘世路。凡人离世走的是难行道,母亲离世走的是易行道,不在“拥挤不堪的黄泉路上”挣扎喘息;却是顺和风顺净水,圣号阵阵指引母亲回到故家。
母亲在佛国极乐世界的菩萨身形象,周身光明环绕,超出人间一切荣华富贵相。她在人间的坟墓,只是“告慰世人的速朽衣衫”;梅川居士念着圣号对其右绕七匝,“给你脱下的衣衫箍上了七道金刚”,以固报身基业。母亲超凡入圣到了极乐世界,用八功德水洗净累世罪业,眼睛复明熠熠,身体行动自如,在莲池海会见到了等他三年的父亲,又见到了已成一朵荷蕾的二叔。三位菩萨团聚,共享净土快乐。
母亲曾是女童、少女、人妻、人母,是人间一族人的祖先;但在极乐世界,她是一位菩萨了,这都是永恒的不灭不变的。
《母亲节忆母》。母亲一生受尽磨难,“黄土刨食,双手皲裂”;“病榻呻吟,辗转发侧”,可是刚离尘苦,即入极乐:
黄金舞蹈,珍珠翡翠铺路
琉璃玛瑙砌墙,八功德水里开满
七彩莲花,大如车轮
金光四射……
母亲健步走近莲花,明亮的眼睛映照金光。母亲何以天上人间改变命运?全靠佛祖救助,让她养育了一个佛子,教她“信仰三宝,求生净土”,终得如愿。一个佛子胜过一打权贵二代。
梅川居士母亲节忆母,没有愧疚与遗憾——劝母念佛是天下最大之孝,劝人念佛是天下最大之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母亲节感想》。诗人是人子,也是佛子。人子有人子的感想,佛子有佛子的感想;人子和佛子圆融一身还有人子佛子共同的感想。
诗人说了人子对母亲节的感想。人子未给母亲过一次节日,过一次生日。但母亲不抱怨,人子不遗憾。只是母亲失明兼瘫痪卧床时抱怨没把她的眼睛治好,人子遗憾未找到妙手回春的仙医。这是无能为力的辛酸,也是互相体谅的温暖,贫穷的生活埋葬着人间真情的余烬,可吹灰拨燃。
诗人说了佛子对母亲节的感想:
母亲走了,那年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的日子,我们助念送行
把母亲送到极乐天国,一切征兆
验证了她的往生。不可思议的奇迹
就这样发生了——
诗人对母亲尽孝尽善尽美,感恩感到心灵深处,报恩报到极乐世界——此是佛子事业佛子作为,凡夫焉能想到做到?
听一个人间歌手唱《母亲之歌》,诗人把人子和佛子的共同感想一起说了出来。母亲在天国快乐,佛心宽慰;但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心疼痛。诗人的母亲之歌是佛子的阿弥陀佛颂。
母亲两周年祭时,诗人借祭仪方便,给列祖列宗、父亲母亲二叔列名牌位恭立,向之念佛祭拜,给在净土者祈福提品,给在六道者超拔皈依,弘法冥范界域。
母亲二周年祭
又见腊月,寒风撕扯
雪花飞舞。我领着妻子儿女
兄弟眷属,还有十多位莲友
来到老屋。两年前的腊月初十
母亲在老屋咽下最后一口气
佛号立即想起,众佛友陆续赶来
参加助念,清冷孤寂的老屋
成了西方接引的中转站……
西去之路,千难万难
我的母亲却已实现
临终助念,千难万难
我的母亲轻易而得,福报不浅
两年了母亲,不见你捎个信息
哪怕在梦中,只言片语足矣
我突发奇想,列祖列宗也不知
在哪一道轮回。如果在三恶道
有必要今天给他们立个牌位
一起超度皈依。同时将父母和二叔
按序也排在其中——
祖太爷包羊魁,祖太母余娥娃
祖父包吉玉,祖母孙园银
二祖父包中玉,二祖母吕月香
三祖父包正玉
四祖父包石玉
父亲包保庆,母亲石转生
二叔包庆保
三叔包保同,三母舒东香
堂叔包进海,堂婶包银娥
列祖列宗啊,借此法会道场
给你们皈依佛门,念佛求生极乐
也是晚辈一点孝心
这是千载难逢,万年难遇的良机
又见腊月,寒风撕扯
两年过去了,母亲
我的道行渐深,功德日增
谁料。临终助念是我后半生
救度有缘众生的业余活计
2018.1.27
诗人包容冰和亲族及佛友来到母亲离世的老屋,举行两周年祭礼。想到给母亲助念成功往生极乐,老屋成了“西方接引的中转站”,佛法功德无量不可思议,慈念爱心顿生,即立牌位开列祖辈姓名,为他们念佛祈祷得蒙佛福。一个人间佛子,既在人间弘法,又向冥界弘法,法逾两界,生死见佛。
牌位列名者共三代十五人,缺名者是更上一代祖辈,因之不能四世同堂四世同祭。十天后诗人又写一诗《给已故的列祖列宗念佛皈依回向》对此作了说明:“我的祖辈代代务农/大字不识一个,哪谈得上有什么家谱/我根本不知道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因农村伦理习俗后人讳提先辈姓名,而先辈姓名失传,牌位上的一些姓名也是诗人费心向知情老辈“打问”得知的。但诗人已写了包氏祖姑奶奶班丹扎释国师的生母的颂诗,包氏历代祖先神在祭也在。
牌位的名字朴素诚实,表现了朴素诚实的农民的愿望和智慧——羊魁娥银玉同进香海,孪生子名保庆庆保一胞二胎。
牌位上四世同堂缺一堂是遗憾,但放到中华民族悠久大历史上就不是遗憾了。五千年历史上百千万亿人无数人的姓名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他们都进了中华民族的族谱,成了史书的一个个文字。中国土地的每一条山河,每一种植物,每一次事件,都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人民的名字。有的留名者留的却是丑恶。
诗人的一些长辈在他的诗歌中有名有姓地站立着了。诗人佛法更进,佛境更深,功德日增,决心把临终助念当成“后半生救度有缘众生的业余活计”。业余业正,弘法证法是佛之大者。
长诗《母亲三周年祭》,是母亲的“遗世独立,绝非凡夫”的儿子梅川居士,向母亲汇报她离世后的尘世情况。
报告梅川居士弘法修行的情况。他在母亲助念成功往生净土的欣慰中,继续坚持守戒素食,不沾酒肉,对“谈佛色变”之徒的“攻讦诅咒毁谤”不为所动,大行忍辱波罗蜜多之道,但不免思母悲戚:
夏天,母亲的坟冢上开满
细碎的小白花,回答风雨的提问
我站在母亲无字石碑前
默然无语。一只鸟飞过头顶
啼鸣几声不见踪影
此鸟想必是佛鸟舍利鸟,飞去向母亲传信。梅川居士三年来依然戒杀戒荤,只是一味念佛不断功德回向;又把突袭临身的重感冒当成“消罪的历练”不发哀声,佛法退病,请母亲放心,也要明白儿子曾逼她念佛消罪的佛心。
报告佛风在人间的日渐盛行,陋俗日渐消退的情况。居士以往举办祭礼,无酒无肉,俗众不解,或作谤语。现在他们不解而解,明白了佛家规矩,愉快接受。
几多亲友,面对素餐
不在说三道四,每一次祭典
法尔如是,我在世故的乡村
开了一道安抚亡者的先河
仿效者有几多?
众居士在院里绕佛行走,佛号声声向天,天空佛光映现,母亲又一次给人间送达奖掖后进超凡入圣的信息。佛语菩萨语之凿凿,抬头即见。
报告坟前祭祀的情况。包氏家族墓园,祖父墓旁,有父亲母亲二叔三尊菩萨的三座坟,仿佛他们脱下的“肉衣”,给子孙举起了扫墓的标识。
母亲,你的坟冢芳草葳蕤
一群莲友列队两行,念着圣号
腊月初十的下午
温暖的阳光将晦暗的乡村
又一次照得憨态可掬
置身其中
我失却了一切欲望和杂念
女菩萨的祭礼就应该如此。女菩萨的阳光照耀在梅川镇茶住录的山野,照耀着她的儿子她的子孙和众莲友们。
包容冰的母亲诗篇是人间的安魂曲,是极乐世界的欢乐颂。苦难、念佛、觉悟、往生、极乐风光,主题多有重复,只是宏阔壮丽的交响乐主旋律的迭次出现,以图叩击复苏极度麻痹的心脏,使人精神健全地站立起来。
中国甘肃岷县梅川镇名称神秘的茶住录山村,给世人出产小麦青稞洋芋当归黄芪,也给世界出产信仰、佛法、佛子、佛诗和诗人;但这里没有尘世风行的美景与农家乐美食。
母亲石转生居士已离开茶住录到达天上转生净土站立着看顾下界。在人间,居士儿子给她洗脚,居士儿媳给她洗澡。在极乐世界,八功德水洗净了她所有的凡念,得以扶莲生风,送往八方十界。你在燥热中感到清凉了吗?或许,你在北京城里,曾买到她种的洋芋食用过。
2021年4月28日,深圳仿佛窠
▉ ▉ ▉ ▉
——— END ———
❑❑ 诗 人 简 介 :
❑❑ 浮 城 月 简 介 :
浮城月 — 1963年生人。1983年毕业于忻州师专数学系。山西省忻州市人。《名家名人典藏》、《华语诗典藏》总编。
诗 观:诗歌应该是灵魂自由栖居的绿洲;是人类向真向善向美修行的最后净土;是一个人提携自我的哲学与宗教。
❑❑ 诗 人 简 介 :
张况,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这是 张况为本刊题写得刊名。
江 南 烟 雨
❑❑ 书 画 家 简 介:
冯少帅 (1965年生)。当代国画、油画领军人物,以“亚麻布国画第一人”的称号而蜚声国内外,且有“画魂”之美誉。 冯少帅作为吴冠中先生的嫡传弟子,在其师的指引和启发之下,他自创的亚麻布国画更是举世无双。
连吴冠中先生都曾称赞有加:“我的弟子中,少帅是最具才情,悟性最高的一个,他把西方的油画融汇贯通,后又学习中西画理论,是他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世界化了,是一个当代艺术的开拓者。”冯少帅他所用的亚麻布,其实就是油画布,是西方的绘画材料。他把布面和水墨效果巧妙的融合起来,既不失油画的感觉,又有国画的韵味和意境,可谓中西合璧、天衣无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