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家乡——古徽州秋拍
11月15日——25日跟着史林平老师到古徽州秘境,这是一段难忘的赏秋之旅,几乎走遍了徽州的山川、古镇,美不胜收,回味悠长!
古徽州
古徽州包括歙(she)县、黟(yi)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共一万三千平方公里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中原文化与当地幽闭的地理环境及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徽州文化)。
山水画卷
这里“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每年此时,恰好可以遇见徽州最妖娆的风景:红枫黄栌与粉墙黛瓦相映,炊烟袅袅与烟雾缭绕形成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卷。
徽州秋拍的最后一天晚上,在婺源看了精彩的实景演出“梦里老家”,突发奇想。虽然这里不是我老家,但还是可有家乡一梦!
梦里家乡
是父亲撒出去的网
是母亲洗菜的筐
还有香喷喷的鱼汤
梦里家乡
是村里小河在流淌
是河边戏水的凉爽
还有贴着标语的白墙
梦里家乡
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香
是秋日雾色朦胧的火红金黄
还有家家五彩的丰收晒场
梦里家乡
山也清秀
水也漂亮
走过那么多地方
梦见的总是那黛瓦粉墙
日出时分,最美时刻
塔川秋色
别墅湖水杉
纷纷落叶
竹林枫红
传说里的村庄——阳产土楼
小桥流水人家
老树残荷鸡鸭
秋扮粉墙黛瓦
徽州古镇如画
古镇呈坎
虹关古镇老樟树
平湖秋色(宏村)
水中落叶
即使飘落,也有像鸟儿一样展翅的愿望。
月沼夜色
梦里老家(婺源)
梦里老家,已经成为婺源的地标。晚上,就在这里为游人实景演出。
秋扮马头墙
马头墙的设计使得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方正、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青砖小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格窗
小桥流水桃源梦
粉墙黛瓦是家乡
对建筑我一窍不通,但真真地被这青砖小瓦、鳞次栉比的古徽州风格建筑所折服!
柿子熟了
歙县上丰乡姬川村的无核灯笼柿因为形与色都酷似红灯笼而得名,个头比其他地方出产的柿子大,已有500年的栽培历史。因味道鲜甜、止咳消喘、调肺化痰、老少兼宜,堪称“徽州一绝”。村民们把它摘下来削皮、凉晒、制成柿饼出售。
像一串串灯笼
像一树树星星
那一张张笑脸
迎来了柿柿(事事)如意的收成
希望卖个好价钱!
90岁的婆婆还在忙着翻晒柿饼
篁岭晒秋
不一样的秋天,不一样的风景。却是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丰收喜悦!
婺源篁岭,乘缆车坐到山顶的村庄,依山而建,泉水叮咚。家家户户在窗外、平台,支起竹竿,晾晒着这一年的收获: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还散着芳香的菊花…。山上俯瞰,满满的丰收,满满的秋情!
人家在场上晒秋,可篁村是在房上晒秋。
下雨了赶快把晒盘收回来。
蓑笠翁
蓑衣斗笠一渔翁
捕鱼撒网江流中
竹篙惊起千堆雪
满载竹翠秋叶红
天上人家(山顶上的村庄查平坦)
有雾时村庄烟雾缭绕,可惜今晨风大,没有这个景观。但幸好这个村未被完全商业化,拍人文挺不错。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遇到几个老人,虽不富裕,生活却也满意。
老屋老墙
这不,八十二岁的婆婆孩子们都出外打工了。到村边刚刚给自己摘了几颗青菜。
年轻时肯定是个活跃分子
看看什么叫“火中取栗”
我九十二啦!
说来也巧,这位挑粪的大姐就是那位九十二岁婆婆的儿媳。
这个小村称为“游山村”,其实应该叫“玩水村”更恰当。一条小河村中流淌,没有数清楚到底有多少座桥。
超市购物也有“推车”。
不忘看看布告
不管是洗衣服洗菜涮锅刷碗,似乎都在水边:见水为净吧!南方人不吃凉拌菜,是这个原因吗?
来一曲和谐
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老徽州地区基本不发展工业,这里以旅游为龙头,保持了一些有特色的手工业,村民们也保持着很多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里的孩子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出门干活
背筐
搬筐
挑粪
挑担卖菜
快乐的马车夫
牵牛犁地
犂地去
奶奶叫你回家了。爷爷!
手工做手纸(白石源)
抽根烟
晨起挑粪(石屏)
清华古镇
手工制纸油纸伞
美的制作
编筐
老人73,从北京回到老家,操起旧手艺,虽然用的人不多了,但北京还有人订货呢!
做扫把把
做扫把苗
棒槌洗衣
简单手工
农村还不富裕,有些看了让人心酸,但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让人忍俊不禁。
等爸爸回家
孤独
孤独(2)
等等我!
蹦蹦跳跳上学去!
我也孤独
主人不在家
妈妈怎么还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