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打不乱的日日恒常 | 陈童·早茶夜读第136夜
第136夜 | 《巴山夜雨》
生活高于一切
文|陈童
本周主题
「张恨水」
陈童金句
战乱是战乱,到底是非常时态,常态还是世情和人性,人类的基因到底比战乱强大得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石头缝里都能长出草来。战乱倒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各种人间相在战乱的情境中一滚,味道都不同了。
李南泉看到太太相当惶恐,就伸手过去握着她一只手。这很好,似乎壮了她的胆。她将丈夫的手紧紧地握着。李南泉觉着她手是潮湿的,又感到她手是冰凉的。但不能开口去安慰她,怕的是受难胞的责备,也怕惊动了孩子,只有彼此紧紧地握着手,好像彼此心里在互相勉励着: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处。也不知道是经过了多少时候,那飞机的声,终于是听不见了。铃叮叮的,有阵电话铃响。大家料着是报告来了,更沉静了等消息。
大家好,我是陈童,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本周的主题是张恨水,刚刚的片段是他在抗战时期的作品《巴山夜雨》里李南泉夫妇在防空洞躲飞机的场景,温情脉脉。
长于幻想的小说家如何描写现实?抗战里还能不能写儿女情长呢?作为张恨水后期小说的代表作,《巴山夜雨》取材自张恨水在重庆生南温泉的生活,男主角也因此得名南泉,以他为核心,穿针引线地讲述了生活在他身边的左邻右舍在抗战之中的生活。
抗战很容易变成宣传文学,陈平原教授写过,“假如你想了解某地的风土人情,先锋派作家不行,反而是通俗小说家更合适些。前者关注叙述技巧,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对当下社会的日常生活不太在意;后者着重讲故事,需要很多此时此地日常生活的细节,以便构拟一个 具有真实感的小说世界。”
在《巴山夜雨》中,张恨水建构的就是这样一个日常世界。也许是因为《巴山夜雨》创作于张恨水回到北京后对重庆生活的追忆,不同于他其它的抗战小说,这篇小说没有过分表现战争的残酷,也不像他前期的小说充满了传奇,只是用平常的语气讲述了普通人日常琐事和世故人情。
战乱自然是苦的,心不安,吃不好,日常跑警报,李南泉的女儿小玲儿腋下还夹着她做的小娃娃,手上也提了麦草秆的小提包,又可爱又心酸。有时待在防空洞中待到十二个小时,仅仅吃两个冷馒头。敌人的疲劳轰炸使人们的情绪非常紧张,风声鹤唳,对面人家的洋铁盆子滚落到山沟中发出的响声,都被误作警报。
但战乱是战乱,到底是非常时态,常态还是世情和人性,人类的基因到底比战乱强大得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石头缝里都能长出草来。战乱倒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各种人间相在战乱的情境中一滚,味道都不同了。
人人都躲警报,但官僚们连防空洞都比别人豪华些:
李南泉道:“我倒没有想到,这里有这样好的防空洞,各位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赵委员笑道:“我们发现久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而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位委员穿了件旧的灰绸长衫,手里拿把白纸折扇,慢慢儿地摇摆着,倒也态度自然之至。可叹这些大人先生藏躲在四川的防空洞里,一点也不明白,贪污,荒淫,颟顸,一切照常,真是燕雀处堂的身份。
又怪不得都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平面几何图形,即使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危急时分,三角恋仍然是不衰落的话题,太太们在战争时刻也仍然不能免于与丈夫的桃色斗智斗勇。
威风凛凛的奚太太自称为“家庭大学”的校长,对丈夫管理严格,烟也不抽,害怕老婆,却没想到丈夫在重庆跟人同居了。石太太精明强干,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家里的一切事物安排非常妥当,却没料到给自己种下后患,石先生也命犯桃花,这些太太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与丈夫斗智斗勇,但是当奚先生和石先生冒雨出走之后,两位夫人又都撑着伞寻找各自的丈夫,李南泉也因为和名伶杨艳华不时跟太太闹点儿矛盾。这就是蜀东山村的众生相,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是战乱也打不乱的日常生活中的调笑、温馨与烦恼。
书里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是李南泉不高兴李太太打牌,觉得输的牌钱不如给孩子多买点儿东西,有一天李太太偷偷和别人打牌回来,遇上李南泉,其它太太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结子,以为李南泉专门来接太太回家,只觉得温馨,李太太又感动又愧疚,李南泉却是不说话,只是默默在前方走。一个场景,几种心思,微妙得很,这些场景琢磨起来,都有种散淡之美、隽永之致。
这就是张恨水笔下的现实主义文学,在躲警报背景下精打细算家庭吃穿用度,奚太太被丈夫欺骗后靠打扮给自己鼓劲,效果却让人发笑,战火里依然是烟火气,虽然有点儿诗意化,但烟火气就是生气,任何时候,生活都高于一切,人性比历史更长。
欢迎收听今晚的早茶夜读。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读书有谱系。
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耶
回顾
「日常的水」
2018.11.05~2018.11.09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