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一次大学你会怎么过?25岁写给18岁的穿越留言,一定要看
TERM BEGINS
小21新生攻略
目前正值开学季,广东高考在线推出大学/高中新生入学专题“小21新生攻略”系列文章!希望借此帮助大家顺利走进大学/高中校园,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系列文章可在广东高考在线公众号发送消息“小21”查看。
。
相信我,一帆风顺不是一件好事情
大学要从选专业开始说起。回想我最初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没有太多了解,看报纸上“亮红灯”的专业就果断放弃。
当时自己喜欢生物和化学,在高中班主任的建议下,选择了跟他儿子一样的专业(后来我知道他儿子转专业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还记得大一期末有转专业的机会,那时候因为自己成绩不错就不想转,而忘了学专业的初衷。现在觉得,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更应该抛开成绩,去问问自己的心。
刚上大学,生活方式和高中完全不一样,每个人可以选择非常不一样的业余生活,有一类人是长期在自习室的专职学霸,如果热爱科研,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拿奖学金的话,我觉得时间花得不值。
还有一类人参加各种社团、班级活动,我就是这一类型的。
但是自己感觉这需要一个度。我现在回想,其实当时在这个过程中,是有点迷失自己的。而且那个时候希望得到的比别人多,也确实得到的比别人多,这样一来,我的心态就成了“只要我努力,我就应该得到更多的机会”。
其实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事情是不那么公平的,很多时候我是站在了幸运的那一边。你付出的多,结果可能不如预期,这时候你收获了什么呢?收获的是一种心态。这话听起来有点教条,但是很实在。
因为心态这东西也是一个慢慢历练的过程,一帆风顺不是一件好事情。
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性格是偏柔弱的,军训的时候我去竞选班级联络员,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锻炼自己,后来就当了班长。
再以后就向高年级的同学取经,参加经验交流会,然后就被各种想法冲昏了头脑,拿奖学金、参加社团、学英语……其实还是源于内心的迷茫以及自己没有坚定的主意。
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就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不是给别人看的,舒心就好。我到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
另外,如果大学里是一枚真学霸,第一,不要装成一枚伪学霸,比如答得非常好,考试后却说自己考砸了之类;第二,学霸要好好对身边的“学渣”,能帮的就帮一把,待到“学渣”毕业时,你就懂了。学霸与“学渣”之间的友谊有些时候你是无法想象的。
——宗昱,北京某高校博士
其实会玩的人也会学
学弟/学妹你好,我们未曾谋面,我也不知道你的性格特征怎样,无法预测你将面临的处境,所以只能根据我仅有的一些经历给你讲一点过来人的想法。不一定都适用于你,有些问题能思考一下其实就很棒了!
关于专业
关于人际关系
关于父母
关于自己
关于玩
关于爱情
重要的事说三遍:GPA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GPA(绩点)很重要,GPA很重要,GPA很重要。因为我是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读博,所以只能从这个角度告诉你,GPA很重要。
大学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模式跟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大学里,自学程度和你最终的成绩几乎是成正比的。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都上大学了,何必以分数论短长,但请相信我,如果你想在专业的路上走得远,理论学习便是最要紧的地基。
如果说得功利一点,你毕业后面试(工作、读研)的重要材料之一便是你大学4年的成绩单,GPA会把你这4年的学习状态展露得一览无余。
曾经有个申请美国博士的同学,GPA偏低,面试时老师问“大学是不是只顾着玩儿了?”
入学伊始,各个社团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迎新活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看起来跟自己一样普通的同学原来有超出自己的本领。
当大家陆续在班级、在学生会、在社团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当大家每天都带着不一样的新鲜见闻回寝室时,请你像以前一样相信自己。
如果觉得某个社团的某个位置跟自己很契合,那就不要看别人参加不参加,你参加就好;
如果没找到合适自己的,那就索性做个“无组织无纪律的”也很好。这些看起来热热闹闹的活动,在我看来,不过是大学的点缀而已,主次颠倒是要付出代价的。
内心的独立和强大很难,但很有必要。我觉得,在大学里,做人云亦云的事简直太简单了,而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难。
比如说,你想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坚持早起,有可能室友都在赖床;比如说,你想每节课都不落下,可能周围的好友都在讨论怎么逃课。
这个时候,我希望你能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去肯定自己的选择,并付诸实践。有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怎么自己那么努力,结果还跟别人差不多,相信我,如果结果还没有达到你想要的,那么它就是正在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前进,请给它一些时间和耐心。
最后,无论你有什么梦想,不要放弃(注意我没说不要轻易放弃),你还年轻得很,做什么都还来得及。
——廷廷,美国康州大学博士
我曾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喜欢“学习”了
如果能穿越回刚上大学的2009年,我会揪着耳朵跟自己说:忘了过去吧,现在你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多向大家学习呀!
过一段时间,我会再去揪自己耳朵:没错!大家是很优秀,有人擅长唱歌、跳舞、玩各种乐器,有人英语口语特棒,有的长得很漂亮……别忘了你也不差呀,没有必要因此自怨自艾!
每一个人的起点和成长环境都不一样,硬要放在同一个坐标系,那种比较没有意义!难道忘了生物老师提醒N遍的“做比较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吗?
如果能跟自己多说几句,那就是:
多读书,读经典(窃以为这条适用于文科生、理科生,男生、女生)。别一看到“世界名著”“××经典”就觉得它们面目可憎,这说明人家是经受住了N辈读者考验的“硬通货”。
读书这事儿,有时候像是逃避现实,有时候是开眼界(尤其是对于“世界那么大而你没钱去看”的学生党)。而且,大学时那种随心所欲乱翻书的状态,实在是千金难买的奢侈品。
找机会去参加公益活动。这样不会陷入狭隘的自我中,还坚定地以为那就是全世界。
在大学的开头两年,我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喜欢“学习”了。后来终于明白,“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是参加一项运动、了解一门语言、研究一个学科,还是炒一个菜,都需要学习才能掌握。
而且要持续为之努力,千万别信任何“速成”。不然的话,之后的N年你会间歇性地后悔:哎呀,要是我当时学了××就好了……
最后,特别想对8年前的自己说:跳出当下的生活想想诸如“为什么活着”的人生问题不是坏事,但是不要再陷入到“大学学这些课程有什么用”“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想这些又有什么意义”的死循环中。
关于生命问题,有很多条探索路径。有些问题在当时当地想不明白,是因为阅历、知识和智慧都太少。别着急,继续积累,等到机缘成熟,就会豁然开朗。
如果这些问题让你显得跟周围的人不太一样,不要给自己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因为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
再强调一遍,想得多不是错,但是不要“空想”和“干着急”,要去为自己贫瘠的大脑和生命补充营养。继续读书、实践、思考,那样你会像磁铁一样,慢慢吸引出越来越多的同类。
——李二丫, 硕士毕业,媒体从业者
今天的编程决定了4年后的输出结果
韶光易逝,且行且珍惜。如果说中学生涯意味着做不完的试卷考不完的试,那么大学意味着独立、自主与开放。
再也没有家长或者老师追着赶着让你学习,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模式,这正如编程,人人都是“程序猿”,4年之后输出的结果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人穿梭在图书馆与自习室,成为学术达人;也有的人辗转于世界500强,成为名企的预备兵;当然,也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对自己的床爱得深沉,浑浑噩噩就走出了校门。
所以当你踏入象牙塔之前,即使没有明确的目标,也请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因为一旦走错了路,你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去纠正,有的甚至无法回头。
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学习生涯,好不容易换来了自己做主的机会,珍惜时光,不要回首这4年时,只留下遗憾。
专业学习,请当断必断。面对择校择专业,你可能迷迷糊糊听从亲朋好友或者家长的建议,想当然地提交了一个。
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感到迷茫,甚至遇到学习障碍。这时,请当断必断。如果可以继续,那么全力以赴,缩小差距;如果不能前行,那么果断舍弃,另寻所爱。
一般大二有一次调换专业的机会,如果你发现自己真的难以忍受现在的专业,请果断另选专业,千万不要等到大学毕业时才醒悟。
梦想可以照进现实,但请注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每年都有各种机构评出“最好找工作的十大专业”“薪酬最高的十大专业”等,很多人也基于此而作出选择。但请注意,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常人不知的辛酸苦楚。
法庭上威风凛凛的法官、言辞犀利的律师,背后有你看不见的翻阅、背诵法条的深夜;
摩天大楼里帅气、美丽的白领,背后有你看不见的无数个加班夜;
校园里知识渊博的教授,背后有你看不见的为了科研而大把脱落的头发……
同时,请注意,数据上显示的“年薪百万”是中层管理者的平均水平,而你只是一个大学新生,期望值不要那么高。
梦想与现实有差距,而差距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明珠,硕士毕业
我要是再上一次大学 绝对不熬夜了
无论去哪儿 都不要宅在宿舍
关于大学,每个过来人都有很遗憾的事情。高中读的很多对大学的憧憬文章大多说大学生活多么轻松多么精彩,但事实上,进入大学最不可忘却的就是“努力”。
努力学习拿奖学金当然可以,混个绩点拿毕业证也没问题,前提是一定要过得充实,我想天天泡网吧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剧,恐怕是没有充实可言的。
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得精彩;无论去哪儿,都不要宅在宿舍。希望毕业的时候,回首4年,不会有太多碌碌无为的感觉,这样就够了。
——张林林,硕士
你羡慕别人时 别人也在羡慕你
建议:
1.多出去逛逛。
2.大一大二好好玩,大三大四好好学。
3.觉得迷茫就想想:我要干啥,我能干啥,我在干啥。
4.走自己的路,不要羡慕人家,因为人家也羡慕你。
5.平时可以留意学校的“小广告”,可以得到很多社团活动信息。
大学啊,反正都有大把的时间,不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人谈恋爱,有人玩游戏,我就是喜欢出门逛逛。我参加了很多社团,文学社、棋牌社、话剧社、自行车社,暑假还去过福建山区支教、骑车去过西藏……
后来读研时也加入了话剧社和公益宣讲社,去小学、社区、工厂讲课,讲医学基础知识、儿童性教育、营养学等。
收获嘛,就是可以跟人谈笑风生,吹牛不用打草稿。本来就自信,现在更自信了。
还有一点就是,千万别后悔。没有路是白走的,即使有遗憾,那也能接受,都忘了。
——张先生,硕士毕业,法医
多读点书,广泛地读
多读点书,广泛地读一读,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专业外的。多运动一下,把身体锻炼强壮。同时再多经历一下各种事情,心理素质更好些。
当然,说了这些估计刚入学的同学们也听不进去,能听得进“老人言”的毕竟是少数。刚入学嘛,先随心所欲一阵子吧。
——董越,硕士毕业,媒体从业者
整理
我要考大学
Never Too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