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园林的第一个代表作:孚一勒一维贡花园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 英语:Western classical),形成并繁盛于17世纪的法国,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尊崇王权,歌颂君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代表性人物及作品有高乃衣《熙德》、拉辛《安德洛马克》等。类别:音乐、文学 、绘画、建筑。

法国的古典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古

典主义是第一阶段,它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

体现为法国17世纪上半叶和中叶的造园艺术。到17世纪下半叶,王权大盛,古典主义文化成了宫廷文化,这是它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成熟阶段。

古典主义从早期的转变为宫廷的,是因为路易十四(LouisxⅣ,1643—17l5在位)完成了全国范围的绝对君权的专制统治。

1600年出版的赛亥的《园景论》,是阐述造园艺术理论的最早著作,但很简单,而且没有摆脱中世纪的实用观点。新的理论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布阿依索写的《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布阿依索认为,一个造园家,首先要有建筑学和几何学的知识,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有关于大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知识,这是营造美丽的花园的惟一途径。”他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这是古典主义美学典型的观点。比布阿依索的书稍晚一点,还有两本比较重要的书,一本是克洛德·莫莱写的《论栽植和造园》,出版于1652年,另一本是克洛德的儿子安德烈·莫莱写的《游乐性花园》,1651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布阿依索和安德烈还处在古典主义早期向盛期演进的道路上,就是从资产阶级唯理主义的古典主义向专制君主的宫廷文化的古典主义演进的道路上。古典主义的园林,当然要跟古典主义的建筑同呼吸。其基本原则跟古典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当古典主义建筑完全成熟的时候,古典主义的造园艺术也就成熟了。

古典主义在建筑中的表现是:第一,既崇尚理性精神,又表现君主的高贵伟大,力求二者的统一。第二,以规范化的柱式为建筑设计的基础。第三,反映着绝对君权之下的封建等级制和国家统治的组织性,建筑构图强调分清主次。第四,为颂扬君主,宫廷建筑规模巨大,崇尚壮

观宏伟,庄严隆重,而内部则装饰繁富,色彩绚

丽,以适应豪华的戏剧性排场。

法国的园林既然是建筑化的园林,又跟建筑

物作为整体一起设计,园林的特点当然要与建筑

的特点一致。它们的和谐统一首先由安德烈·勒诺特尔达到,集中表现在他设计的王家园林里。

17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的君主都紧紧追随路易十四的宫廷文化。他们也把古典主义的造园艺术移植了过去,仿效凡尔赛宫的花园,从西班牙到俄罗斯,从英吉利到意大利安德烈·勒诺特尔的造园艺术传遍了整个欧洲,影响远远超出了宫廷。

安德烈·勒诺特尔

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1613年3月12日-1700年9月15日),法国造园家和路易十四的首席园林师。令其垂名青史的是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苑,此园代表了法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水平。

勒诺特尔一生设计并改造了大量的府邸花园,并形成了风靡欧洲长达1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样式(Style Le Nôtre)。主要作品还有沃勒维贡特庄园(1661,Vaux-le-Vicomte)和枫丹白露(1660,Fontainebleau)、圣日耳曼(1663,Saint-Germain)、圣克洛(1665,Saint-Cloud)、尚蒂伊(1665,Chantilly)、丢勒里(1669,Tuileries)、索园(1673,Sceaux)等。

伏尔泰后来指出,路易十四时代文化的基本

特色是“伟大风格”。这是古典主义的灵魂。勒诺特尔把它完美地贯彻到了造园艺术中,所以,他的园林鲜明地反映了法国历史中那个辉煌的时

代,以至有许多人说,园林是路易十四时代的代

表性艺术。路易十四的大臣高尔拜说过:“我们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个汲汲于小东西的时代。”这种精神,也就是“伟大风格”,体现在园林的规模和尺度上。大,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

伏尔泰雕像与墓:位于法国巴黎的先贤祠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法文:Voltaire),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

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可以溯源到意大利16世纪中叶以后的园林。向意大利学习,是法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的传统,虽然古典主义园林的手法和造园要素跟意大利巴洛克园林的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勒诺特尔造成了转折。把勒诺特尔跟意大利区别开来的,首先还是那个“伟大风格”。

意大利园林的规模和尺度都比勒诺特尔的小得多。意大利的园林一般附属于贵族的别墅,它们是贵族们消遣逗留的地方;而法国古典主义的园林大多是王室园林,它们是讲气派、铺排场的地方。意大利的花园在陡坡上,由连续几层狭窄的台地组成,有点局促;法国的花园大多地势比较平缓,虽然往往也有几层台地,但是台地非常宽,所以,几层高差不给人多少印象,它们基本上是平面布局的,气象比较阔大。

意大利园林(The Italian gardens),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利的台地园(埃斯特别墅)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是位于罗马东郊的意大利花园别墅,园林中大大小小数百座设计巧妙的喷泉与自然景观水乳交融,不仅使埃斯特别墅成为意大利园林设计的典范,也为它赢得了“百泉宫”的美誉。

两国园林里用水的方式也不一样。小小的流水和喷泉在一起使意大利巴洛克园林更活泼闪烁,有运动感;而大片的静水使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更典雅、从容。树木也使法国园林跟意大利的有所不同。意大利园林多种松、柏,颜色很浓,即使成丛成片栽植,每棵树都保持自己分明的轮廓和姿态。在狭窄的花园里,树木给整个花园造成光影的摇曳变幻。法国园林里多阔叶树,长得密密一片,颜色也比较浅。它们集中栽植在林园里,作为花园广阔的背景,有总体的效果,没有每棵树的个性。意大利的绣花植坛,全用常绿树做图案,以砂石地相衬,很少鲜花。法国引进了这种绣花植坛,但后来流行用鲜花做图案,所以法国园林比意大利的富有色彩。底子也是砂石或碎砖。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国土总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平面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

由于它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多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由于受法国文化、经济、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它的代表人物是安德烈·勒诺特尔,代表作品有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和凡尔赛园林。但就法国整个古典园林而言,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大约在公元500年,法国就已经有对供游乐的园子的简单描述。当时在王公贵族们的园子中,以实用为主,如栽种果树、蔬菜等植物,这样的形式可以看成是园林的萌芽时期。这与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初的园林形式囿--所以域养禽兽也是有所区别的。不过,从它的使用者来说,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一点上又是相同的。此后,虽然在它的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的品种,并开始了观赏树木的修剪,但总体来说,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经营处于低级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

修道院的拱架

12世纪以后,法国领土扩大,王权增强,巴黎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为豪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并出现了利用机械装置设计的类似喷泉的水戏内容和动物园等形式,而且在国王查理五世(1368-1380)的圣保罗的花园里根据记载有利用植物做成的迷宫。不管它当时代表的历史意义如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造园技艺有所提高,造园内容更加丰富。

圣保罗的花园

Reignac-sur-Indre Maze雷尼亚克迷宫

Reignac-sur-Indre Maze雷尼亚克迷宫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迷宫,位于法国中部安德尔-卢瓦尔省的雷尼亚克公社,占地面积约4公顷。迷宫于1996年建成,当年就有至少8.5万人前往参观并试图从迷宫中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生长和变化中的迷宫,迷宫里面种植的通常是玉米或向日葵,每年播种时都会按照不同的设计图来进行,所以每年都是一个全新的迷宫。

显然,国王查理五世(1368-1380)的圣保罗的花园几百年前已经有植物迷宫的创意。

1373年.英国向法国发动了战争。战争初期,法国受挫,加上疾病,致使法国人口减少,经济受挫,造园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过近百年战争,于1453年的法国胜利而告终,开始进入了经济复兴时期,国王路易十一(1461-1483)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此期间,王族安茹大公瑞内除了建造豪华的宫廷外,还建造了拉波麦特花园,此花园打破了法国的传统格局,采用了自然式的布局,而且还成功地应用了中国造园中借景的手法,这一点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注重自然和野趣。

文艺复兴运动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6世纪上半叶,继英法战争之后,伐落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虽然他们的远征失败,但接触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并受意大利文化影响深刻,对造园艺术有一定的影响。在花园里出现了雕塑、图案式花坛以及岩洞等造型,而且还出现了多层台地的格局,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园子象东阿府邸的园子、迦伊翁的园子等等。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园子的功能除了增加了游憩、观赏的功能外,仍保留着种植、生产的功能,总体规划很粗放。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园林艺术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建筑上,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园林的观赏性增强,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园林的布局以规则对称为主,这一切主要是由于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比较有名的有阿内府邸花园、凡尔耐伊府邸花园。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在建筑师木坝阿和园艺家莫莱家族的影响下,法国造园从局部布置转向注重整体布局,并且也有运用题名、图象表达思想的记载,这与我国园林中应用景题、对联等似有同功之处。可见,这时园林的创造力、表达力明显增强。陈志华先生称这一时期为法国早期的古典主义。在倡导人工美,提倡有序的造园理念影响下,造园布局便注重规则有序的几何构图,这一理念同时在植物要素的处理上也有表现,他们运用植物以绿墙、绿障、绿篱、绿色建筑等形式出现,而且技艺高超,充分反映了他们唯理主义思想。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专家。1929年9月2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河北省东光县。著有《外国造园艺术》,1990年出版。

17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勒诺特尔,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宏大、壮丽、稳重,伴随着路易十四的宫廷文化,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传播到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及至整个欧洲,影响极为深远。凡尔赛花园的总体布局是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君权,以府邸的轴线为构图中心,沿府邸--花园--林园逐步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而且以林园作为花园的延续和背景,可谓构思精巧。而园林布局则强调有序严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而形成了一种宽阔的外向园林,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平展坦荡中,通过尺度、节奏的安排又显得丰富和谐。其宏大规模的功能是为了宫廷举行各种活动以容纳许多人,而国王路易十四喜欢的一处是瓷瓦里阿农便殿,装饰材料的应用是仿中国的瓷器建造的,可见中国的文化在那时就已有深远的影响了。此外,非常有名的花园还有勒诺特尔为富凯设计的孚-勒-维宫府邸花园,是他的第一个成熟的作品,也是古典主义园林的第一个代表作,造园艺术也非常高超。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由运河北岸观看南岸运河凸出部分及挡土墙上的一排七间洞府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南岸草地斜坡上有一座喷泉点缀在中轴线上。远处为全园中轴线的焦点-希腊神话中的海格力士雕像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由东花坛王冠喷泉水池远望主建筑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是古典主义园林的第一个成熟的代表作。这座花园展开在几层台地上,每层的构图各不相同。花园的最大特点在于把中轴线装点成为全园最华丽、最丰富、最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

这个花园是一次设计、一次建成的,所以,尽管变化很多,却很完整统一。从府邸前的平台上望过去,层次丰富,格律严谨,比例和尺度都推敲得很精到。风格华贵而有节制。府邸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片花圃,图案由曲线组成,尺度小,那儿的风格又是妩媚而亲切的。许多人认为,

以后的凡尔赛宫花园并没有达到孚一勒一维贡花园的水平。不过,凡尔赛花园当然更重要。它的规模大得多,内容丰富得多,手法的变化也多,风格多转换,结构多穿插,它最充分地体现着古典主义的基本原则。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

凡尔赛园林的设计特点:

1.大规模;2.突出纵向中轴线;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运河;4.均衡对称的布局;5.创造广场空间;6.丛林背景;7.以水贯穿全园;8.采用洞穴;9.遍布雕塑;10.建筑与花园相结合。

法国庭园自16世纪以来,都采用了严格对称的形式,到17世纪,虽然受意大利的影响,但在整体设计及局部处理上仍未能达到统一,局部的变化也是零散的,勒诺特尔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庭园与建筑看成一个整体,来设计雄伟而又统一的景观,并在他的具体设计中得到了成功的体现,凡尔赛宫苑的完成确立了法国古典庭园式样。随着路易十四辉煌历史的结束,进入摄政时代以后,凡尔赛宫苑就开始荒废了,直到1747年才得到复兴。

中世纪庭院

中世纪庭院

中世纪(Middle 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术语“黑暗时代”“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18世纪后,法国造园艺术又受到中国和英国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追求亲切而宁静的氛围,是对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一种冲击。宫廷式园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许多自然的味道,18世纪中叶,正当法国资产阶级成为一个新兴阶级崛起的时候,他的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借用孔孟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反抗宗教神权统治的思想武器,随着海外贸易的开展,欧洲商人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工艺品,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东方文化。法国造园也进一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18世纪下半叶,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潮流影响,造园艺术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自然风景园林大为推崇。

总之,从16世纪后半叶以来,大约整整一个世纪,法国的造园既受到了意大利造园的影响,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过程,直到17世纪后半叶,勒诺特尔的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式时代的结束和勒诺特尔造园形式的开始,并成为在欧洲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形式,法国的造园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勒诺特尔可以说领导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文化,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象中国园林推崇自然景观一样,它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当我们回首时,依然是那么璀璨与壮丽,它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作用的产物,不管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如何,他们对世界园林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法国的造园艺术开始是出自建筑师之手,特别是古典园林受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国建筑艺术的高超,有许多我们现在仍然能感受到的不朽之作,除了代表法国艺术精华的凡尔赛宫外,现存的有世界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坐落在巴黎,除了在宫内陈列着许多艺术珍品,卢浮宫本身是一座巨大的建筑艺术珍品;波旁宫,是一座气势雄伟的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还有爱丽舍宫、卢森堡宫、巴黎圣母院、巴黎蜡像馆、凯旋门等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有如此雄伟壮丽的建筑,建筑师手下的园林自然也脱不了宏大、气派,体现着宫廷文化。此外,如今到法国,我们还可以看到天然的动物园、海水治疗中心、旺多姆圆柱、巴尔扎克故居、枫丹白露、戴高乐广场等等许多名胜。现在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虽然有更多的优秀园林作品出现,但我们不能否认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波旁宫(Palais Bourbon)坐落在塞纳河南岸,建于1722年 建于1722年。

爱丽舍宫(Élysée Palace)建造时间1718年竣工时间1722年

卢森堡宫,建造时间1615年,原为法国皇家后殿,托斯卡纳风格

格雷万蜡像馆(Musée Grévin)位于法国巴黎第九区蒙马特大街10号,始建时间1882年,建筑风格洛可可式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正式名称巴黎圣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2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位于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1806年8月15日始建,1836年7月29日完成。

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又名星形广场,胜利广场,地点法国巴黎市中心,落成时间1899年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故居坐落在第16区莱努合大街47号,这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文艺复兴时期。

旺多姆圆柱(法语:Colonne Vendôme)是法国巴黎市中心旺多姆广场上拿破仑为了纪念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而建的铜柱。圆柱顶上竖有拿破仑像,最初的拿破仑像头戴桂冠,右手持剑,左手持一个象征征服的地球雕塑;其表面由425片螺旋形浮雕青铜片组成,这些青铜片来自拿破仑所俘获的1200门大炮。

法国园林的主要的特点是: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的法国。"法国人没有完全接受从意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而是利用建筑、道路、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全驯服了,风景似乎变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