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冯道《仕赢学-明察第二》品读

2、冯道《仕赢学-明察第二》品读

中条山客

【明察题之意】

明察有四:明时势、观察人,兼听,知己。

时是时机、时间,势是形势、局势,即审时度势。时势是成事的第一要素。只有审时度势,事情才有可能办成;智者还要善于造时势,以势成事,乘势谋事。此乃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也;审时势还要知进退,时势不利时要以退为进,切不可盲目行事。

观察人即辨别、识别各类人,辨忠奸,识其短长,用其长,避其短。身处官场一定要谨小慎微,见微知著。了解上司,知道上司是否明智;清楚同僚的意图为人;考察下属,任用下属,考察下属是否忠贤。上下左右都要认识清楚。很多人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要听其言,察其行;观察与他来往的是那些人,他的社会圈子,最主要的,有机会一定要仔细观察他看人待事的目光。知道一个人的善恶品行,才能任用贤良,远离小人,这就是知人善任。

处理矛盾或者棘手事务时,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不可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尤其是要听取反对方的意见,这就是兼听则明,择善而行。

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云: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明察最主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欲求、诉求,知道自己的行为目的、处事的方式方法,知道自己存在的缺点、优点与长处。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时势会变化,人可能摇摆,事情有真伪,拿不准时一定要多听听不同意见。这是一千多年前那个历经五代十国十代君王、人称“十朝元老”的职场成功老人长乐老冯道先生的忠告哪!

(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有人攻击他为奸人之最,有人骂他“不知廉耻”。但是,他始终坚持和事济民,提携贤良;性情宽厚,贵而不骄,只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做对百姓有利的事情。)

【原文】明察者何?时也,势也。审时度势,事方可济。况事有真伪,人有忠奸,言有虚实,理有曲直,此不可不察也。察而辨之,然后断真伪,判忠奸,辨虚实,定曲直。察之则明,不察则昏;辨之则明,不辨则昏。

【今译】明察是什么?是时机,是形势、局势。只有审时度势,事情才能办成。况且事情有真有假,人又有忠有奸,信息有虚有实,道理有对有错,这些都不能不加以查明。经过查明,之后才能断真假,判忠奸,分辨虚实,清楚屈直。只要去调查,就能搞清楚,不调查就不清楚;分析辨别就能明白,不去分析就不明白。

【原文】然大伪似真,大奸似忠,文饰之,深纳之,虚实难辨,曲直难定,故察宜明察,辨宜深辨。察而不明,辨之不深,则晨昏倒置,以伪为真,以奸为忠,以小人为君子,犹以稗草为幽兰,以鱼目为明珠,鱼龙混淆,黑白颠倒。以此用人,则事无成,以此断狱,则冤狱生。故明察之道,审时一也。时者,势也。得时则有势,有势则事成,失势则事败。善治者必先乘势。

【今译】然而,大伪就如同真的一样,大奸就如同忠诚一样,通过文饰深纳使人们难以分辨虚实,判定屈直,所以要察就要明察,要辩就要深辩。不去明察不去深辩就如同把早晨和傍晚搞颠倒了一样。把假的当真的,把奸佞当成忠诚,把小人当做君子,如同把稗草当成名贵的兰花,把鱼目当成珍珠一样,鱼目混杂就很白颠倒。用这样的人则一事无成,这样断案就会发生冤假错案。故而,明察之道,一是要审时。时就是势。有时就有了势,有势事情就能成功,失了势事情就会失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先利用势。

【原文】然则有势同而事异,有事同而势异,因势有就事。阐时势而通变,治之道也。知人二也。夫事之成,功之立,在于得人。然人有优劣,犹马之有良驽。而自古以降,以奸充忠,以假乱真者多矣。文以巧饰,言以虚夸,犹浮云之蔽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貌忠谠而心存其奸者,往往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故圣人曰:“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观其言而察其行,方可为知。

【今译】然而有的时候势相同但是事情不一样,有时是事情相同但势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应事情。体察时势而进行变通,这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二是了解人的行为,事业的成功、功业的建立在于得到人才。但人有优劣如同马有良马和驽马、从古到今,以奸充忠、以假乱真的人实在太多了。用文辞巧饰用语言虚夸,就像浮云遮不住太阳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堂堂心存奸佞,往往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所以圣人曾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自己。不怕外面的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外面的人;不怕下属不了解上司,就怕上司不了解下属。听他们说什么。看他们怎样做的,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知晓。

【原文】言者,一也;行者,一也。言与行符,犹貌与神合。诸葛曰: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詹其看视。徒其言美而形不善,此不足为凭。亦可以道察之:或间之以是非以观其志,或告知以祸患以察其忠,或示之以利以验其廉。传曰:人心不同,其犹面也。治道之要,在知上之明否,察下之贤否。上之明,事之,上之不明,去之;下之贤,用之,下之不贤,辞之。兼听三也。魏征谏太宗曰,兼听则明。兼听者,集众议正反于一身,择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者而去之,此所以明也。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善莫大焉

【今译】说的是一个方面,做的又是一个方面,说和做一样,就像内心和外貌相符。诸葛亮说:看他来往的样子,观察进退的样子,听他的声音,看他的目光。只是话说的好听而行为不好,也是不足以为凭的。也可以用一下的方法来考察他,或是用是非考察他的志向,或者是告示他出了祸患,看他是否忠心,或者用利益检查他是否廉洁。传上说,人心是不同的,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治理之道的要义,在于了解上司是否明智,考察下属是否贤能。上司明智就为他做事,上司不明智就离开他;下属贤能就重用他,下属不贤能就辞退他。三是要兼听。魏征劝谏唐太宗说:兼听则明。兼听的人,能把各种意见集中到一起,选有益的去做,把不好的去掉,这样才会明白。认不是圣贤,哪个没有过错?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是大善了。

【原文】故善察者见微而知著,见小而识大。知善恶,然后可以任贤良;明时势,然后可以知进退。欲除其害,必烛其奸,人未动而我先知,后发而先制,以此为政,庶可无虞。

【今译】所以善于观察的人会从细微的地方发现大事件,从小处看到大问题。了解了善恶之后就可以任用有才能的人;审明了时势,之后就能把握进退。要想免除祸患,一定要洞察其阴谋,对方还没有行动,我就已经知道他的意图,后发制人。以这样的方式处理政事,大约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2021年1月2日星期六,上阳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