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8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武王伐纣"事件谈起

  文:伟哥

  八、夏在湖南的史料证据

  (一)、错误的上古地名信息

  自先秦以来,我们的历史界一直认为华夏文明的中心在以关中、中原为主的黄河流域。尤其是自汉朝以来,古人也把史料记载的上古地名安置在黄河中下游各个地区。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心论",简称"黄河中心论"。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自先秦时代以来,有着两千多年的丰富历史记载。这两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基本上都在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已经牢牢掌控了政治、文化话语权。所以,"黄河中心论"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黄河中心论"的基本观点是,华夏文明诞生于中原地区。从六七千年前的伏羲女娲时代,到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再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再经历了商、周两朝,黄河流域一直是华夏文明的中心。这里,不但有大量的史料记载,还有诸多的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这些信息和资料无一不是在宣示着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正统地位。

  那么,这个"黄河中心论"是如何论证来的呢,我们不妨来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

  要说到华夏文明起源,首先得说到伏羲女娲。女娲的出生地,目前没有留下什么资料,但伏羲的出生地,还是有不少文献记载,比如:

  司马贞《三皇本纪》说:"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皇甫谧《帝王世纪》载:"伏牺母曰华胥,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遁甲开山图》曰:"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罗泌《路史》:"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起(纪)。"

  这些文献的记载都比较散乱,但通过多方面梳理,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伏羲在仇夷山出生,在成纪这地方长大。成纪大概是个行政地名,管辖一定的范围,仇夷山大概也就在成纪境内,所以,也有说伏羲在成纪出生。

  那么,这个成纪在什么地方呢?据汉代以来的文人考证,这里所记载的"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静宁县、庄浪县附近,古称成纪。比如:

  《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云:"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皋庖牺所生之处也,汉以属天水郡。"

  《帝王世纪》云:"伏羲生于成纪,汉置县。"

  那么,文献中记载的"仇夷山"在哪里呢?据考证,这个"仇夷山"就是现在仇池山,地在甘肃西和县西。

  不过,伏羲女娲的故事流传时间过于久远,难以确定年代,所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纪年的时候,并没有把伏羲女娲放进去。真正作为纪年开始的还是炎黄二帝。

  在上古历史中,黄帝的出生地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两千多年来,黄帝的出生地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目前流行的观点大致有五个说法:

  一是陕西宝鸡。根据是《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而姬水,不少学者考证在宝鸡,姬水即岐山县的岐水。

  二是甘肃天水。根据是《水经·渭水注》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其清水县有"轩辕谷"、"轩辕窑"等遗迹。

  三是陕西黄陵。根据是《列仙传》载黄帝卒,"还葬桥山","还葬"有叶落归根之意。而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

  四是河南新郑。根据是《拾遗记》载"轩辕出自有熊之国",《帝王世纪》言"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五是山东济宁的曲阜。根据是《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史记正义》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

  炎黄二帝,虽然一直以来都没个确切地点,但学界考证的范围都围绕在黄河流域,基本上没考虑过别的地方。而到了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则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北方寻找。

  《通典》记载:"尧旧都在蒲"。

  《水经注》记载:"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尧城"。

  《阚骃十三州记》记载:"蒲阪,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

  考古界认为尧都就是山西的考古遗址--陶寺。而在山西临汾市则修建了一所尧帝陵。

  至于舜帝,文献记载是这样的:

  《离娄下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范县在东夷、冀州和中原的交界地带)。"

  虽然这样说,但学界对舜帝的出生地、治都以及葬地颇有争议,我这里贴一些网上的资料上来:

  出生地:

  争论一:姚墟--相传为舜出生地,据唐《括地志》记载的方位故址在今万里母亲河黄河北岸的河南濮阳范县濮城镇东南。另一说法在余姚,一说在今山东菏泽鄄城县北,还有说法在浙江上虞。

  争论二:诸冯--一说为山东诸城,据《炎黄氏族文化考》、《孟子·离娄》、明《职方地图》、清乾隆《诸城县志·古迹考》、《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中国史稿》(郭沫若著)、《中国历代帝王录》(杨剑宇著)皆言诸城诸冯乃舜生地。二说为山西临汾,据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又 诸冯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 ,盖即此。" [12]  现存舜庙,1974年毁于洪水,后西迁至现潍河西岸。

  治都

  争论一:舜都蒲坂--即山西平阳

  唐代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

  《宋永初历山记》亦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说:"舜都蒲坂,今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

  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争论二:舜都潘城--即河北涿鹿

  《水经注》曰:"漯水经潘县故城,或云舜所都也。"《括地志》云:"舜都在怀戎县,县北三里有舜庙,外城有舜井。"《史记》也曰:"舜,冀州人,居妫汭。"

  陵墓:

  1、湖南省永州市舜帝陵。

  2、山西运城舜帝陵

  3、浙江上虞舜帝庙

  帝尧的出生地和治都已经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说法,而舜帝的出生地则也出现了多个不同地点。比较有意思的是,舜帝的葬地开始出现了南方的说法。其中湖南永州九嶷山的舜帝陵是根据《山海经》上的说法来的,这个说法司马迁曾经还去实地进行考察,经考察之后才做定夺。

  至于大禹的出生地,则相对比较稳定,那就是四川省北川县。之所以认为是北川县,最早西汉时的扬雄,便称大禹是汶山郡虏柔县人,生于石纽。后来,晋代的常璩在其著作《华阳国志》中更清楚的指出,大禹出生在汶山郡虏柔石纽的刳儿坪。然后,在经过历代的修饰,大禹出生于北川县的说法几乎已经成定局了。尽管还有其他若干说法,但都无法动摇大禹出生于北川县的地位。

  大禹之后,就是夏朝了。关于夏朝的地理方位,目前学界的说法也都在黄河两边寻找。夏朝的都城有好几个,不过前期为斟鄩。尽管无法确定斟鄩具体在哪里,但目前考古界把斟鄩的地点锁定在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的二里头遗址。

  以上,差不多就是从伏羲到夏朝时期,华夏先人的出生、治都以及墓葬地的分布地点。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说法和更多的资料,这里只是列举一个大概用来说事罢了。看完上面这些资料,很多人对华夏文明起源可能有一个基本印象,那就是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原因有两个。

  1、地名是可以复制和迁移的,不能作为考证唯一的依据。

  很多人在考证上古史的时候,总是喜欢借助某个现在的地名中跟古文献记载的上古地名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就被认为是同一个地名,这种看法的是错误的。因为地名是可以随时命名和随时废除,同时,地名还可以随着人群的迁移而迁移。同一个地名,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命名。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全国从南到北有数不清的"凤凰山",光是百度百科上就列举有这么多:

  广东省深圳市凤凰山、广西南宁市凤凰山、云南省昆明市凤凰山、河南省孟津县凤凰山、江苏省连云港市凤凰山、安徽省萧县凤凰山、湖南省长沙市凤凰山、陕西省岐山县凤凰山、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山、南京市江宁区凤凰山、浙江省乐清市凤凰山、河北省昌黎县凤凰山、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山、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山东省济宁市凤凰山、福建省平潭县凤凰山、福建省建瓯市凤凰山、甘肃省天水市凤凰山、山西省定襄县凤凰山、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上海市青浦区凤凰山、江西省宜黄县凤凰山、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上海市松江区凤凰山、湖北省麻城市凤凰山、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山、陕西省安康市凤凰山、山东省烟台市凤凰山、河南省济源市凤凰山、安徽省黄山市凤凰山、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山、湖北省武汉市凤凰山、香港特别行政区凤凰山、福建省闽清县凤凰山、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湖南省桃江县凤凰山、青海省西宁市凤凰山、贵州省六盘水市凤凰山、四川省达州市凤凰山、浙江省绍兴市凤凰山、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山东省沂源县凤凰山、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山、河北省宣化县凤凰山、山东省微山县凤凰山、甘肃省陇南市凤凰山、山东省肥城市凤凰山、广西河池市凤凰山、湖北省丹江口市凤凰山、山东省济南市凤凰山、山西省太谷县凤凰山、河北省唐山市凤凰山、四川省乐至县凤凰山、陕西省商洛市凤凰山、四川省广元市凤凰山、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山、重庆市秀山县凤凰山、黑龙江省五常市凤凰山、四川省成都市凤凰山、河南省安阳市凤凰山、四川省蓬安县凤凰山、山东省青岛市凤凰山、山东省宁阳县凤凰山、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山、四川省西充县凤凰山、江苏省苏州市凤凰山、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云南省南涧县凤凰山、河南省新乡市凤凰山、济南市市中区凤凰山、吉林省舒兰市凤凰山、江苏省睢宁县凤凰山、广东省广州市凤凰山。

  还有笔架山:

  辽宁省锦州市笔架山、山东省邹城市笔架山、广东省深圳市笔架山、湖南省益阳市笔架山、湖北省罗田县笔架山、广东省高州市笔架山、广东省清远市笔架山、湖北省蕲春县笔架山、江西省金溪县笔架山、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笔架山、四川省泸州市笔架山、安徽省铜陵市笔架山、辽宁省锦州市笔架山、福建省龙岩市笔架山、湖南省岳阳县笔架山、广东省河源市笔架山、北京市门头沟区笔架山、黑龙江省海林市笔架山、四川省宣汉县笔架山、浙江省苍南县笔架山、广东省潮州市笔架山、浙江省安吉县笔架山、湖南省石门县笔架山、福建省泉州市笔架山、陕西省清涧县笔架山、青海省海东市笔架山、福建省莆田市笔架山、安徽省芜湖市笔架山、重庆市万州区笔架山、云南省玉溪市笔架山、四川省松潘县笔架山、贵州省榕江县笔架山、香港九龙笔架山、河南省巩义市笔架山、安徽泾县笔架山。

  这些还只是已经搜集到的比较出名的山名,还有那些没上名单的就不说了。同样这种情况,在《山海经》中也一样有,比如《山海经》中就多个地点多次出现"赤水",看来也是一个地名多地使用。不但这些,其他文献记载的比如"历山"、"雷泽"之类的地名也是全国多处都有。所以来说,像上面那些汉唐时期的人将当时黄河流域的跟上古文献中记载的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地名作为上古地名的依据是不存在的。

  虽然说这种做法没有依据,但耍流氓是大有人在。举个简单例子吧。比如舜帝葬在湖南永州九嶷山,这是《山海经》上记载的事。同时,相关的还有大量的其他史料可佐证。不单是有丰富的史料可证。同时,司马迁也去实地进行了考察,在湖南地区,尤其是湘西南地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西、广东有大量的舜帝的传说,而且还有大量的以舜帝命名的地名,这个总应该没有问题了吧。但偏偏总有人耍流氓,其中山西运城市就这样。在山西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的地方,有个小地名叫鸣条岗。于是,山西历史界的人就翻出孟子的一则记载:

  《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根据这则记载,既然舜帝卒于鸣条,运城有个鸣条岗,那舜帝就应该葬在山西运城,然后就无中生有地修建了一座舜帝陵。实际上,真实情况是,全国叫"鸣条"的地名有多处。而运城市这个"鸣条岗"的地名也来历不明。

  舜帝葬于湖南永州九嶷山,这已经是确证无疑的事了。但山西运城市却非要耍流氓,硬是无中生有说舜帝葬在他们那里。要按照这种流氓借口,改天日本的大阪市也可以考虑修建一个"阪泉之战纪念碑",用来纪念当年黄帝蚩尤在阪泉大战这个历史事件。韩国的釜山也可以考虑参照《史记》中记载的“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把黄帝移到韩国去。光是这两个地名的契合度,也远比山西的“鸣条岗”有力得多。

  2、鲜有千年不易的地名,尤其是战争频繁的地区。

  记得几年前有个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观点,他说三千多年来,邯郸是唯一没有改名的城市。这个说法当然有点偏颇。事实上,两千多年来,没有改名的城市还是有不少,比如咸阳、洛阳、成都等城市名。但屈指数来,这些两三千年从未改地名的城市其实也不是很多。因为地名是极容易改变的事,只要那个掌权者一高兴,地名就改了。即便有些地名改了,然后又改回来,这已经说明了地名的不稳固性。所以,拿这个作为证据是不可靠的。比如上面那个山西运城市所谓的"鸣条岗"的地名,是否是后来命名,就不得而知了。但很明显,这个地名跟舜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3、现在黄河流域的"上古地名"都是汉唐以来的第二次注解。

  我们看到许多典籍上有人对上古地名做注解,说上古某某地名在哪个省哪个县之类。比如:

  后羿本国在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故锄城在滑州卫城县东十里。"即今滑县东十五里之锄城。

  《史记正义·夏本纪》引臣瓒汉书音义:"斟寻在河南。"

  《左传》(昭二十三年):"郊、寻溃",杜注:"巩县西南有在名鄩中。"

  《史记正义·张仪列传》引《括地志》:"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故鄩城。"

  代夏为王,又为其臣寒浞所灭。寒国名,本在东方。杜预《国史大纲》云:"北海平寿县东有寒亭。"今山东潍县东北五十里。

  灌临河津,故亦曰"灌津"。为斟姓之墟,故曰"斟观"。在今山东曹县西故观城。即春秋卫地。其时夏都盖自斟寻东北退至斟灌。

  而夏后相之子少康出奔有虞,在河南。《左传》杜注:"梁国有虞县。"

  夏臣伯靡自有鬲氏。《水经注》:"大河渎西流经西平原鬲县故城西。" 《地理志》曰:"鬲津,故有穷氏后羿国。"

  杀寒浞。而少康自纶。《汉书续志》:"梁国虞有纶城,少康邑。"在今归德。

  帝喾居地毫。《史记·五帝本纪》集引《皇览》:"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毫野中。"与汤居之毫,《汉书·地理志》臣瓒注:"山阳郡薄县,汤所都。"

  郑玄云:"契封商,在太华之阳。"即战之商于地,今陕西商县。

  亶甲城在安阳县西北五里洹水南岸。《帝王世纪》。又《吕览音初篇》:"殷整甲徒宅西河。"此西河在卫地,整甲即亶甲也。

  上面这些上古地名的指认无一例外都是汉唐以来的文人所做的注解。在上古历史都未得到完全证实的情况下,他们对这些地名所做的注解可信度实在是有限。实际上,经过秦火之后,到汉朝留下来的文献就相当有限了。很多文献典籍被秦始皇一把火给烧掉了,使得后来的人对上古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面临这种窘境。实际上,别说汉朝,即便是先秦时期,上古的历史也早就混乱不堪了。我这篇文章就是考证"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了。而经过我前面的考证,这份年表其实根本就是残损的三份年表拼凑起来的。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一点:在先秦时期,中国上古历史就已经乱了,当时的人根本不知道上古史的真实情况。

  话说回来,既然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不知道上古历史的真实情况。那么,后来的汉唐时期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上古的历史呢?他们当然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上古的历史,那又如何来证明他们注解的这些地名是正确的呢?

  所以,在面对汉朝以来大量的上古地名注解这个问题时,我是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些注解的地名全部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属于道听途说或者自己脑补出来的。

  (二)、上古文献记载的可确证地名几乎都在湖南

  既然汉朝以来注解的地名不可信,那么究竟有没可信且可供定位的地名呢?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就是文献的原文。文献原文所传达的信息远比后人重新作出的注解要可靠得多,这也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地方。

  那么,文献原文所透露的信息究竟是哪些呢?

  1、伏羲女娲

  我们先从伏羲女娲的信息说起吧。上面所引用的相关信息中有这些:

  《遁甲开山图》曰:"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罗泌《路史》:"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起(纪)。"

  这两条信息说了一个地名:仇夷山。关于这个地名,之前有人考证说是甘肃西和县的仇池山。

  我在这里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这两条史料上所说的"仇夷山"根本就不在甘肃,它的真实地点就是湖南永州的九嶷山。

  仇夷山--九嶷山

  九嶷山--仇夷山

  仇夷山,九嶷山,这根本就是同一个地名,读音都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抄写的时候,使用了同音字代替而已,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通假字"。

  2、炎黄二帝

  说完"仇夷山",我们再来说炎黄二帝吧。

  先说炎帝吧,炎帝的地望是有明确记载的:

  《古今通系》编帝承以下,及于帝里,凡七世。

  炎帝承 帝即位于长沙,六十年,帝崩,葬于茶乡之尾。

  炎帝临魁 帝即位于长沙,八十年,帝崩,葬于茶乡之尾。

  炎帝明 帝即位于长沙,四十有九年,帝崩,葬于茶陵之尾。

  炎帝直 帝即位于长沙,四十有五年,帝崩,葬于茶乡之尾。

  炎帝来 帝即位于长沙,四十有八年,帝崩,葬于茶乡之尾。

  炎帝里 帝即位于长沙,四十有三年,帝崩,葬于茶乡之尾。

  --《湖南阳秋·衡湘稽古卷一》p417

  《衡湘传闻》曰:炎帝都长沙,凡七世,城在湘阴之滨,盖榆罔徙都空桑,一世而亡,衡湘弗传之耳。

  这里关于炎帝的地望记载,不但有地名记载,而且还有谱系,这个是没问题的。炎帝一直在长沙,长沙还有个名,叫做"星城"。为什么叫"星城"呢?

  唐朝人张谓《长沙风土碑记》云:"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所谓"下为郡县",就是指的长沙城。

  《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明史·天文志》也说:"长沙小星,下应长沙。"

  天上有长沙星,地上有长沙城,这就是天上对应地下,以天象地。更有一条记载中有"湘阴"这个地名。湘阴县,在长沙北。

  关于炎黄二帝,最权威的记载莫过于这条记载: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黄二帝的姬水、姜水在哪里呢?两千多年来,学界一直找不到在哪里,我这里就来给大家解答疑惑。

  还是上面的地图:

  看清楚了,《国语》中记载的"姬水"就是图中标注的"伊水"。我估计很多人会瞬间懵逼:伊水怎么就一不小心变成了"姬水"了?

  说到这个,又得涉及到发音问题了。还是前面相同的方法,在文字的读音上,有很多的声母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其中声母 y 和 j 就有这种情况。我估计着大概甲乙两地,甲地某个字声母发声 y,而同一个字,乙地的声母则发音 j。比如这条河,甲地读作"伊水",乙地的人则读作"姬水"。要说到证据,我当然还是有的,比如

  Jun:军

  Yun 晕、恽、郓、運、腪

  Jun:均、呁、袀、蚐

  Yun:匀、韵、昀、荺

  Jun:君、郡、珺、莙

  Yun:涒、頵、㩈、䞫

  我这里也只是随便举个例子,这种情况很多,英文中也有,比如

  Jesus--耶稣

  Jericho--耶利哥

  Mojito--莫伊托

  所以,这里的"伊水"就是《国语》中所说的"姬水"。

  至于"姜水",就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水。

  还是同样的方法,之所以会出现声母转换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相互转换的声母发声时,口型是差不多的,只是一个出气细节的不同造成了发声的不同。这个"姜水"、"湘水"也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字的读音:

  Jiang--姜

  Xiang--湘

  不同的是 ji、xi 两个两个读音。在我们读小学一年级学习拼音的时候,有好几组读音是同一口型发音的,其中这一组就是:

  Ji qi xi

  Ji 跟 qi 是浊辅音和清辅音的区别

  而ji、qi跟xi则是出气的时候有阻力和无阻力。

  所以,ji 也可以转换成xi,xi也可以转换成ji。加上前面的Y、J转换,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规律:

  甲地读作Xiang--湘水,

  乙地就读作Yang--羊水、漾水,

  丙地则读作Jiang--姜水,

  丁地读作Qiang--羌水。

  所以,湘水=姜水

  对照上面这张图和那几条不同发音的水,大家想到什么吗?我倒是想起这么一条史料: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史书记载,蚩尤可是姜姓。按照上面《国语》记载,既然蚩尤姜姓,那应该成长于姜水边,这里又怎么"出自羊水"呢?对照我上面的发音转换表,"姜姓"的读音应该出自丙地,而"羊水"的读音应该出自乙地了。这是两个不同方言的发音。

  进一步追究的话,大家还记得黄帝蚩尤之战吗?蚩尤战败之后,有刑天跟帝战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被帝杀于"常羊之山"。嗯,这个"常羊之山"就在湘江边。而另外,还有史书记载,神农氏也出生于"常羊之山"。所以,关注湖南,关注湘江,上古真相就在眼前。

  其实不但可以通过这些推理来证明黄帝出生在湖南,而且还有史料明文记载黄帝在湖南活动的证据:

  《庄子·天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抱朴子》:黄帝过洞庭从容成子受自然之经。

  《徐灵期南岳记》:黄帝受戒于衡山金简峰,禹王致斋,梦苍水使者南方帝群授金简玉书因而记之。

  这里可是有明文记载黄帝在洞庭湖活动,洞庭湖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没变。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淡水湖,有人即便想把这个地名搬到北方去,北方也没有相应的大湖来命名。

  其实文献还有更铁的证据证明黄帝出生在湖南: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河图稽命征》:"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青丘。"

  这个"青丘"就是《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载的"青丘之山"了。青丘之山,一则在"南山经"中,已经属于南方了。二则跟"长沙星"一样的情况,天上也有"青丘星",在南方朱雀翼宿中:

  长沙星在轸宿,青丘星在翼宿。轸宿,翼宿对应湖南、江西地理位置。所以长沙在湖南,那你们说青丘星对应地上哪里,青丘在哪里呢?大家回头去看图十一。

  3、尧舜禹

  说完了炎黄二帝,接下来是尧舜禹,舜帝前面说了,这里就先说一下尧帝吧。

  据考古界的推测,陶寺遗址应该是尧帝的地盘,所以尧帝在北方没错。但很遗憾的是,《山海经》上很清楚地记载尧帝的葬地:

  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

  又东南一百五十里,曰尧山

  ……

  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

  --《山海经·中山经》

  尧帝埋在洞庭南边几百里的地方,这个很明确了。而经我的仔细考证,尧山就在湖南省攸县境内。

  至于大禹的出生地,这么多年来,学界一直认为大禹出生在四川省北川县,他们是依据西汉扬雄的记载来认定的。我这里先不说四川情况如何,光是说大禹的父亲--鲧的资料就非常搞笑了。史料记载,鲧的封地是崇山,他的妻子是在崇山怀孕的: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

  目前学界又认定,这个崇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南处。这里,搞笑的事情就来了,鲧的妻子在张家界怀了大禹,然后跑到四川的北川县一处山洞生下了禹。在这里,我很想问一句:禹的老妈有神经病吧?

  这里我实在懒得说,历史是一个系统,扭曲、伪造的历史必然会产生多重矛盾。就像这个大禹出生地在四川的北川县,而他老妈怀他的地方却在张家界的"崇山"。学界到底是表演相声还是来搞学术研究的,这么离谱的事居然也能顺理成章地存在?

  其实吧,所谓"崇山"在张家界也是胡扯,关于这个"砥山",也就是"崇山"真正的地点在哪里,我在本文第六节已经做了详细考证,考证的结果就是这个"砥山"就是现在湖南省长沙市东边浏阳市境内的连云山:

  这张图看起来才和谐,无论是伏羲女娲,还是炎黄二帝,亦或是尧舜禹,还是夏朝,都生活在这片区域,古文献也留下了不少记载。我们目前从古文献找的资料所描述的上古时代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片区域生活的。这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既然先人在这里生活,留下了文字记载的证据,那么其后代自然也跟着在这里生活。这种记载的历史才符合我们的常识,也符合我们所认知的世界。

  相反,你们看目前学界所描绘出来的上古世界是个啥鸟样:

  这里主要是各位上古帝王的出生地,其中尧帝的出生地还在继续争论当中,没有哪家力压群雄,所以这里就学界认定帝尧的统治地陶寺遗址代替吧。从这张图中,你不得不感叹学界的专家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和各省纷争后的政治协调能力。敢情上古帝王是从全国各地派来的使者,每个地区轮流统治一波,然后就让给其他地区来的人。我这里还不说鲧的封地离大禹的出生地那么远的问题如何解决。我更为感叹的是,这些上古帝王还真是屌丝逆袭、勤劳致富的楷模,他们的出生地和发家致富地都完美地避开了中华大地上最为富饶肥沃,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带--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他们专挑那些行走不便,人口稀少,鸟不拉屎的山区出生,然后一不小心就莫名其妙成了帝王。然后他们带领他们的手下专挑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建都,奋斗。他们拥有全国性的视野,能够面对来自全国的各地精英进行政治竞争,上位者拥有统治全国的权力,但却硬是对那些水草丰茂、水源丰富的湖区、平原地带视而不见,敬而远之。作为一个拥有着栽培种植农作物传统的民族,这些祖先硬是非要在不利于种植的山区、丘陵地带生活。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教科书上所写的这些先人都有智障,他们全都患有间接性精神分裂症,并且对有利的自然环境具有先天性选择失明症,他们具有优良的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却又属于重度偏执狂。他们拒绝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便利条件,拒绝一切有利于生活方便的便利环境,有利于交往方便的便利地形,他们更愿意在更为困苦、艰难、缺衣少食的环境中生活。综上所述,我认为他们都具有所有智障、弱智、低能的一切症状,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显著的脑残行为了。

  4、夏朝

  接下来就是夏朝的地望了。

  自徐旭生先生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指认为夏朝都城以来,学术界一直把二里头遗址当作夏朝早期的都城斟鄩。尽管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这是夏朝都城,尽管这个遗址其实只是个陵墓遗址,也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但这却也影响不了一代代的考古人将这个墓葬遗址当作夏朝都城来研究。

  各位看清楚了,图中标注得很清楚,上面清清楚楚在中心地带写着"宫城",然后在这个"宫城"的区域竟然挖到几具骨骸。看标识的说明就知道,图中那几个浅青色的色块就是。它们稳稳地位于划定的"宫城"的区域内。然后在"宫城"的周围也挖到了一些骨骸。

  这个问题我在二里头的官方抖音号里曾经说过,我再三说明,二里头遗址是个墓葬遗址,不是个都城,更不是都城的皇宫。当然,无论我怎么说,也无法动摇二里头抖音号继续宣传二里头遗址是最早的宫殿云云。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皇宫是什么地方?是一个国家最高首领办公、睡觉、吃饭的地方。你们谁见过在皇宫中心位置埋上一具具的死尸的?是上古时代大量修建商品房,导致土地占用过多,使得皇家找不到墓地安葬,所以只有把先人葬在自己办公、睡觉、吃饭的地方?这样,他们每天临幸后宫的时候,还可以喊一句口号:祖先与我同在,荣光泽被大地!

  中国考古界很有意思,但凡挖到一个遗址,就非要把这个遗址说成方圆十里之内的都城,我很理解挖出一个普通遗址跟挖出一个都城的价值是不同的,考古队所获得的名声和利益也是不同的。但即便你做梦都想把遗址打扮成都城,但也不要太过离谱,把一个埋死人的墓葬地说成是都城就不好了。

  把墓葬地说成是都城也不止这一个,比如殷墟也是。从殷墟里不是挖出了符号的骨骸吗?这具骨骸就充分说明了殷墟是个王陵,并不是什么都城。还有所谓的西周丰镐遗址也是,遗址也是出土了重要的骨骸,也同样被说成是都城。我不知道考古界开的都是什么脑洞,想都城都想疯了。挖到一个遗址,都不管这遍地的死人骨骸,张嘴就来这是都城。当初在抖音跟人辩论的时候,我要别人举例来反驳的例子,对方就举了殷墟和丰镐遗址来反驳我。听到他们的举例,我当场就笑喷了:你拿殷墟和丰镐来证明二里头,这不是用一个腐败事件来证明另一个腐败事件合理吗?

  遍地死尸的地方显然不适合做宫殿,所以,二里头遗址自然也不可能是夏朝都城。那么,夏朝都城在哪里呢?我前面第六节就标识得很清楚了:目前发现的有三个地方是夏朝都城:长沙、湘阴、岳阳。那么,这又有什么史料可证呢?史料还是有的,比如:

  《名义考》: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也。

  《战国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三苗之治所即是夏朝都城,这就是夏朝建都在湖南的史料证据。

  看到这些,我估计所有人都会不屑一顾:三苗是三苗,夏朝是夏朝,大禹还曾经镇压过三苗呢,难道他自己对付自己不成?大禹镇压过三苗没错,不过文献上记载的赤水有多处,这凤凰山、笔架山也有多处,三苗非彼三苗,谁告诉你大禹镇压的三苗就一定这两条史料所说的三苗?

  我在这里很郑重地告诉大家,史书上记载的"三苗"就是夏朝皇族,三苗的首领就是夏朝帝王。我这里再给大家复制一点资料上来:

  《汲冢纪年》曰: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通监外纪》卷一注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以第一段资料为例,看我逐字逐句来剖析这段话的含义都说的什么:

  三苗将亡:三苗将要亡国。

  天雨血:雨,下雨,动词。血,通假字,通"雪"。天上飘起了雪花。

  夏有冰:夏天下冰块。夏天居然下起了冰块。

  地坼及泉:坼,开坼,开裂。泉:黄泉,形容很深的地下。大地开裂,裂口深到黄泉了。

  青龙生于庙:龙,蛇。庙,庙堂,这里指房梁。一条条蛇都爬到房梁上去了

  日夜出:日,太阳。夜出,晚上出现。太阳晚上都出来了。

  昼日不出:昼,白天。日,太阳。白天,厚厚的云层把太阳遮住了。

  原文: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翻译:三苗快要亡国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雪,夏天出现了冰块。大地开裂深及黄泉。蛇都爬到房梁上去。太阳晚上出来,白天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这是什么景象?如果大家还有点印象的话,这分明就是文章一开始讨论的彗星撞地球景象。彗星撞地球的时候,正值夏桀亡国:

  《竹书纪年》:(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结合这两篇三苗的资料,对比一下夏桀亡国,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在经过我这篇文章的长时间洗脑训练之后,大家应该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了。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三苗亡国"就是"夏桀亡国"。两段文字所写的是同一场景的不同版本罢了。相比其他的版本而言,这两个版本描述的特征反而是最为接近的。结合其他的零散资料,我们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比如,像武王伐纣的描写:

  《六韬》: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

  《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雪),此吾国之妖也。"

  通过上面的夏桀、商纣亡国跟三苗亡国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地方:

  三苗将亡——夏桀亡、商纣亡

  天雨血(雪);夏有冰;雨血(雪)三朝——天雨血(雪);雪深丈余

  地坼及泉——地裂,水不流;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地震,伊、洛竭

  日夜出;日妖宵出——两日并出;见二日

  昼日不出——昼见星

  五谷变化——十九年,大旱。二十年,大旱。二十一年,大旱。二十二年,大旱。二十三年,大旱。二十四年,大旱。

  从这上面多个因素的比对不难发现,两处记载表面看来是两次事件,但实则是同一事件。所以,古籍上记载的"三苗"并不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跟华夏对立的族群,相反,他就是夏王朝的嫡系族群,他才是正牌的华夏。

  那么,为什么这里要写作"三苗"呢?这个主要是看记录者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同一个人的身份也是不同的。像前面例举你从你侄女和外甥女的角度来看,你就有叔叔和舅舅的不同称呼。如果我们再增加角度的话,那称呼就更多了。比如:

  爷爷、奶奶:孙子

  父亲、母亲:儿子

  子女:父亲

  兄、姐:弟弟

  弟、妹:哥哥

  表侄:表叔

  ……

  这还只是列举一部分,实际上,人在社会中还有更多的称呼和标签。那么,"三苗"这个称呼是指哪方面呢?从目前所存的史料进行分析,我觉得这个"三苗"所采用的角度大概应该是从族群方面来称呼的。这个角度跟别的称呼是不同的,记录那段历史的人不止一个。你可以从甲角度来称呼,那么别人自然也可以从乙角度来记录。那种要求所有资料都只能采用统一称呼的做法无疑是犯了僵化思想的教条主义错误。他们把历史看成一个静止的世界,好像我们之前的历史都是按照他们脑海里设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发生。但凡有一个地方不符合他们的设想,他们想的不是去解决资料中所出现的矛盾,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去改动,哪怕是轻微触动这个系统。至于出现的矛盾,他们再另外编造一个逻辑圈,将这个逻辑圈和资料代入这个系统,让系统再生成一个自洽的逻辑说法。于是,在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情况下,矛盾就这样完美地解决了。当然,这个自洽的逻辑说法是不是历史真相,他们从来不关心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关心呢?很简单,一旦触动这个系统,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学界其他人的学术成果。如果修改了系统,而且这种修改是正确的话,那么,将会有一大批人的论文变成废纸,其研究成果变成笑话。这是在打人脸,后果很严重。而同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坏了人家的好事,以后在这个圈子里也难以混下去了。所以,在原有系统中代入一个逻辑圈,并没有修改原来的系统。既不影响别人的学术成果,自己又可以新增加一个成果,歌照唱,舞照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听学界大佬讲掐架的事时,总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只要你的观点能自圆其说,那你就继续。大家看清楚了,他们讲究的个人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这简直是自欺欺人,一个背离历史真相的观点怎么可能做到自圆其说?只是大家彼此不说破罢了。看看我上面图十四那张"上古帝王出生地、活动中心图"就不难看出,如此荒诞,违背常识的现象竟然在学界大行其道。我不说别的,按照学界对鲧的封地崇山在张家界,大禹出生在北川县这两个说法进行常识上的推理。大禹的老妈,也就是鲧的老婆在张家界怀了禹。既然鲧的家在张家界,那么作为怀孕的妻子也应该就一直住在张家界等孩子出生才对。她怎么就在怀孕的情况下,如何穿越重重险阻跑到北川县一个山洞里生下了禹?她是怎么去的?是坐高铁还是顺丰包邮过去的?像这种明显的漏洞是这种荒唐观点的致命伤,但迄今为止,学界只顾着割裂两个不同的说法,从来没人尝试去解决这个明显的漏洞。各位扪心自问,他们说的能是历史真相吗?

  历史是动态的,也是古人的日常生活。既然是日常生活,我们研究的历史自然要按照生活的规则来,绝对不能违背生活的基本原则。从生活的原则来看,既然张三可以记录历史,那么李四也同样可以记录历史。你张三可以写作"夏",李四为什么不能写成"三苗"呢?你们谁又有证据证明"三苗"不是"夏"呢?

  从生活的角度研究历史。

  从常识的角度研究历史。

  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历史。

  不能从脑残的角度研究历史!

  "三苗",也就史料中记载的三苗,就是对夏朝嫡系族群的称呼。或者也可以说是夏朝皇族的称呼,这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史料中提到大禹镇压三苗的事,那是另外一桩历史事件,是夏朝皇族中的某些野心家发动叛乱,妄图夺取政权,最后让大禹给镇压下去。历史那么长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仅仅因为记载的名称相同,就把这些记载的多个历史事件当作一件事来处理,可见目前的历史研究已经僵尸化到什么程度了。

  关于镇压三苗这件事,我以后会著专文来披露其中的细节。不要怀疑,不是夏朝皇族血统,史书是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着笔记录。没一定的地位,史官怎么写在史书上?你以为史书是路人甲乙丙丁都可以进的?

  回到这段的主题来:

  《名义考》: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也。

  《战国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通过"三苗亡国"和"夏桀亡国"记录的场景对比,两种史料说的是同一件事。所以,三苗就是夏桀的族群,夏桀就是三苗的君主。通过《名义考》和《战国策》的记载,其文字很清楚地说明了三苗的地盘在湖南、江西。其都城在长沙。这个政权叫什么?

  这个政权,我们现在称之为——夏朝。

  通过这段论证,我们从史料的原文中明确无误地得到一个信息:夏朝的地望在湖南。任何试图从黄河流域寻找夏朝的想法最好现在掐灭掉。将错误的想法掐灭在摇篮里,总比以后被人打脸好得多。

  从上面列举的部分史料来看,上古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信息表明:包括像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尧舜禹、夏朝等上古时代的信息都很清楚地显示上古文明就在湖南。这些信息都是文献的原文中所记录的,其可信度跟汉朝及以后的文人对古文献的注解根本不在同一档次。汉朝及以后的文人对古文献的地名注解就类似清朝文人给《山海经》画的插图一般,完全是另起炉灶编造出来的东西,跟原文并没有关系。他连二手货、三手货……都算不上,完全就是个赝品。而文献的原文则不同,他就是真品,货真价实的真品!

  而当今学界,对这些文献的原文上所显示上古地名在湖南的原版地理信息视而不见,却反过来虚构出一套跟文献相悖,不存在的地理系统。因为这套地理系统是虚构的,所以,为什么我前面所展示的那张上古帝王的出生地和生活地方呈现出各种奇异的现象。

  说到这里,从伏羲到夏朝的地望基本上都说完了。实际上,这一节中我所列举的关于上古历史活动在湖南的史料没有全部展示出来,因为文章重点不在此,所以这里只是说个大概,详细的地方我会做专文讨论。上古历史,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夏朝,其实就在湖南,一直在湖南。无论是各种文化痕迹,还是文献典籍记载,无一不说明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在湖南。虽然这个观点目前还不招人待见,但随着我一步步的研究,我所披露的真相会越来越多,证据也越来越过得硬,终究有一天,我的观点将会成为共识。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泾水 越十山

    地处关山之巅.甘肃庄浪境内的桃木山,海拔2857米,是平凉境内最高的山,与宁夏泾源.甘肃华亭接壤.其山平常,而其山之名则多矣:一曰龙首山,二曰鸡头山,三曰峣山,四曰奚山,五曰幵(jian)头山,六曰薄 ...

  • 汨罗江十大屈原典故(一):九歌绝恋

    公元前278年,秦破郢都,居住在古罗子国凤凰玉笥山上的屈原写下<怀沙>绝笔之作自沉玉笥山下屈原潭殉国.产生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和龙舟竞渡,把旧端午习俗都统一到了纪念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身上 ...

  • 每日笔记(9月23日)听课笔记(上)

    听课笔记 听张克复先生"富民兴陇"专题讲座:甘肃,从历史 深处走来 上午,全省2021年"富民兴陇"第十讲开讲,通过视频方式认真地聆听了张克复先生讲甘肃的历史文 ...

  •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1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从"武王伐纣"事件谈起 文:伟哥 一.五千年文明的史学依据 问:中国第一个朝代叫什么? 答:夏朝. 问:夏朝到现在多少年? 答:大约 ...

  •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2

    二.问题的提出:"武王伐纣"解读错误的根源在哪里? 两千多年以来,这份年表一直成为史学界的一座丰碑.他不但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上古史所 ...

  •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3

    三."商汤伐桀"与"武王伐纣"的"罗生门现象" 那么,接下来需要了解并解决的是,如果"夏商周年表"存在问题,那是些什么问 ...

  •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9

    九."新仙女木事件"时期的夏朝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聊过这么一件事. 我问他:我们是怎么知道历史上有个唐朝的? 他呆呆地看着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我代替他做了回答:我们之所以知道历 ...

  • 公开叫板夏商周断代工程|按《今本竹书纪年》新拟《夏商周年表》

    曾被称为伪书的<今本竹书纪年>是一把开启华夏文明的"神钥"!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只因年代久远和长时间的遗弃而变得"锈迹斑斑",我们今天需要做的是利用 ...

  • 《皇极经世》与《夏商周年表》

    ​<皇极经世>与<夏商周年表> 郭 彧 提要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共和元年向 ...

  • 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代历史的开端之作

    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代历史的开端之作

  • 高俊信:修家谱修出一部《夏商周纪年表》

    内容提要:修自家家谱在借鉴.学习他人<家谱>的体例.篇章结构时,发现了<河南杞县伊氏家谱><睢县林氏家谱>,谱中有伊尹.比干的生平,为解读千载名相.亘古忠臣的生平, ...

  • 夏商周断代工程--寻找失落的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 --寻找失落的年表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1996年--200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