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21天之《我的前半生》
晚上好,我是小暜,这是我21天读书打卡活动的第4天。
很荣幸能够被你阅读,希望在明天也能遇见你。
现在开始是一部影片也可以是一本书展开的感想。
书摘:
那时我还不明白,
日本人长期豢养着的有各式各样材料,
我这个被尊敬地称为“陛下”的,
不过是其中之一,
可不可用,
用我还是用别的,
还都在主人的考虑之中哩。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心得:
末代皇帝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小被别人利用,是一个被利用而长大的皇帝。
三岁开始因为他的血统,他的年龄,所以被抱去太和殿当上皇帝。
与他的母亲分离,见不到他母亲,却又只能待在没有朋友的太和殿里面。
袁世凯要他退位,他只能退位,冯玉祥要赶他出皇宫,他只能出皇宫,日本人要他当皇上,他只能去当皇上。
他没有一点反抗的机会,也没有反抗的那种英勇豪气,注定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即使后来当上了皇帝也无所作为,就算有作为也是逆时代的潮流的。
但是如果他能够带给中国一些变革,不让中国遭受百年耻辱般的历史,那也是相当好的,走英国的老路也是不错的,至少没有那么屈辱的历史。
可是注定是平庸的清废帝,也不能拿去赌,中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厚的一个国度,君主立宪是很难成功将中国引向民主。
可我现在还想要有一个皇帝在当时带领我们缓慢地走向变革,走向民主共和。
可即使是康熙帝那么英明的皇帝,他有在努力学习西方的技术,绘制地图,做搜集一些西方新奇的物件,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比较先进的,可是他也是会知道西方制度的一些先进性,但是他无法去效仿,他也无法丢弃国家的根基上去效仿西方。
不过若是康熙帝,是在18世纪那样的时代下的逼迫,不知道会不会有所改变。
说实话学中国近代史的那些日子真的让我觉得很憋屈,何止是百年有几百年了吧,中国的自信一步步在被打击着,直至今日中国仍然是无法对自己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
若是当时有皇帝能带领的话,结果就不会那么的卑微了吧,封建思想除去可以徐徐图之,可是我们的尊严却不能这样在近代史这样一步步的践踏。
他当上皇上的那几年,没有实权,只能听从日本人的摆布,一个一个的章去盖,一条一条法令地去颁布。
他这样的一个身份,是一个非常值得利用的身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身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可以通过他得到更多真实有用的内幕资料。这样一个皇帝,却只是有名无实,从小受着万人之上的教育,长大后却被高高摔下,难免会有一些怪癖。
他拒绝承认自己做过的一些真实的事情,拒不招供。现在他做过什么事情也真假难辨。
什么事情他做了,但是促成的客观影响是让人气愤的,但是他主观上却不想成这样。
什么事情是无意之举,什么事情是刻意为之,他到底是反革命的还是想要怎样,他都是只会在根据当时的情形写下有利于自己的供词,因为他也是一个聪明人。
经过监狱所所长一次又一次的劝告他教导他,叫他坦白从宽,叫他做一个有意义的人,我想这样他就会释然了吧。
10年过去,他得到了特赦令,他从牢里出来了。他再也无法去发动一些复国的一些事情,他去当了个花匠和没事时和老朋友们一起打打招呼。
后来这部影片这部书被改编成电影,在电影的结尾他买票回家参观,参观故宫。
当他走进他昔日的房间,是一片光影撒下红色的门上。
红色的柱子无声,橙红色的夕阳安安静静的洒落。
他的生命也由此光亮了。
他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回自己家也要买票的人。
可作为一个朝代末的皇帝,他的下场是历代当中最好的,是因为它的平庸还是因为就是那个时代的结果。
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从小就与母亲分离,在宫中没有知心的人,当他要做什么的时候就会被身旁的人阻止,从小到大都是被利用着,他的妻子也违了他的心。
在最后的时光面容沧桑,看了眼自己的家后,便逝去了。
不能说溥仪这一个人,是对是错,他的存在是在那个年代下的必然。
但是他作为皇帝,没有给国家添什么乱子,就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还是好的。
有人说,这部影片美化了傅仪,但是很难再有这样的片子,可以如此完美地介绍他了。
图&封面/有感
文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