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使用手册1.7

论语使用手册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贤贤易色”的意思

2.“父母”“君臣”“朋友”

3.“虽曰未学”解读

1.“贤贤易色”有几种解读:第一种是说,要像对待美色那样的态度去追求贤德;第二种是说,遇到贤德要保持一种庄重的神情和颜色;第三种是说,“贤贤易色”其实讲的是夫妻之道,是说娶妻要“贵德不贵色”,要重视德的价值。夫妻之间能长能久,最要紧的是要有德行,所以,在选妻子的时候要“以德代色”。

我倾向于认为第三种说法。理由是这样的:子夏的这段话可以看做是“人之四行”,讲的是人伦的根本。夫妇,父母,君臣,朋友。因此,将这句话理解成是夫妇,才能够将“人之四行”都囊括其中。

而且,自古就有“夫妇为人伦之始”的观点,将“贤贤易色”放在前头说,是讲得通的,所以,我认为“贤贤易色”说的应该是夫妇。

2.与“贤贤易色”相比,后面三种“行”的说法简洁易懂。其中“能竭其力”的“竭”有的解释为“尽”,原意是说:用力举起所负之重,尽心竭力而行。

“事君能致其身”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要公私分明;另一个是说事君能不在意自己,舍身忘我一类的。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里面如此这般的形容,很有些用法家的那一套来解说的意味。不可否认,从周秦之变再到汉魏之变,对儒家思想的解释却是发生了变化,但总体精神上的儒法之分还是清晰的。

3.“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很容易让人有一种比较偏的解读,就是,会不会因为这样的说法容易让人有不用学就可以,不学而能,不学而知的错觉?之后很多人去解释和分析这句话的时候,怎样再把学重新纳入到整体之中就成了历来注疏的争论点。

我个人认为,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未必就一定是说学是后一位的,被忽略了的。回到原文,只要不是断章取义,仅仅读这半句话的话。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就能清楚的知道,子夏的意思并不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好像先行了那些事,而后是不是去“学”了,学不学的都算学了。而是强调一种,在一念发动处的根本顺序。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单独的独立于“四行”的学,学的目的就是力行,只存在一种为了行的学,从力行出发的学,以力行为根本的学,才是学,才能被称为学。

(0)

相关推荐

  • 这位一百年前的企业家,让如今的巨头们汗颜

    1922年7月1日,在上海的各国公使.各界巨头.各路网红们大清早就全部出门了,他们要克服登船摆渡的交通不便,去南通为一个七十岁的企业家过生日. 在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只有一个人有那么大的面子,他叫做张 ...

  • 书法《论语“子夏:贤贤易色”》等两幅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 ...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色难”

    10."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 此又言忠.信,重复第四章曾子所言,可见忠信在儒家价值观中的重要性.不同的 ...

  • 【第7期】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7章》“贤贤易色”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7章>"贤贤易色"是何意?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 【范思朦读论语心得】第5期,贤贤易色

    贤贤易色    写在前面的话:"范思朦频道"开设专栏--<范思朦读论语心得>,不定期更新.在切入正题之前先说两句,这个专栏主要是用于我记录我读<论语>的一些 ...

  •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7

    再读<论语> 学而第一 七 子夏(1)曰:"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3),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 ...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读: 尊敬有才德的人都是恭敬的态度:孝敬父母竭尽全力(不管是行为上还 ...

  • 论语使用手册0(内容枯燥,无图)

    论语使用手册0 今天为什么读<论语>? 如今这个时代被称为"读图时代""信息时代",拜科技所赐,人们被淹没在无穷尽数的碎片信息之中,已经很少有人愿意 ...

  • 论语使用手册1.1(内容枯燥,无图)

    论语使用手册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怎么是学,学什么? 2如何习,什么是时习? 3为什么会"说"? 4有朋来,为什么乐 ...

  • 论语使用手册1.2(内容枯燥,无图)

    论语使用手册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为什么孝悌就不好犯上作乱? 2孝悌为什么是仁的根本? ...

  • 论语使用手册1.3

    论语使用手册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怎么算是"巧言令色" 2.为啥巧言令色就"鲜有仁"了 1.巧言令色一般被解为"好其言语,善其颜色& ...

  • 论语使用手册1.4

    论语使用手册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为什么是三省吾身 2反省时怎么才算是忠与信了 3传不习乎的意思是什么 1.三省并不是每天反省三次,三不是一 ...

  • 论语使用手册1.5

    论语使用手册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道的含义以及千乘之国是怎样一个概念的国 2.怎样算是敬事而信并且节用而爱人了 3.怎样才算是使民以时 1."道& ...

  • 论语使用手册1.6

    论语使用手册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孝悌的顺序与结构 2.谨而信,泛爱众与兼爱的不同 3.怎么理解行有余力? 1."弟子" ...

  • 论语使用手册1.8

    论语使用手册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君子什么样的"重",会影响到学的固与不固 2.有关"无友不如己者&quo ...

  • 论语使用手册1.9

    论语使用手册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慎终追远与民德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