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称赞

论称赞

【英】弗兰西斯·培根

      能否得称赞或获得多少称赞,常被认作衡量一个人才华、品德的标尺。其实这正如镜子里的幻象。由于这种称誉来自庸众,因而常常是虚伪却未必反映真实的价值。因为庸人是难以理解真正伟大崇高的美德的。
 
       最廉价的品德最容易受到称颂。稍高一点的言行也能引起他们的惊叹。
 
        但正是对于那种最上乘的伟德,他们却是最缺乏识别力的。
 
        因此人们常常受到欺骗,宁可把称赞赠予伪善。所以名誉有如江河,它所漂起的常是轻浮之物,而不是确有真份量的实体。有价值的称赞应该来自真正灼见之士。这种称赞正如《圣经》所说“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死后超过生前”。只有它才能荡漾四方并且历久弥香。
 
        对于称赞加以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以虚誉钓人的人太多了。
 
       假如称颂你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的献谄者,那么他们对你说的就不过是他常可对任何人说的一套话。
 
       假如这是一个高超的献谄者,那么他必定会使用最好的献谄术,即恭维一个人心中最自鸣得意的事情。
 
       而假如献谄者具有更大的胆量,他甚至敢公然称颂你内心中深以为耻的弱点,把你的最大弱点说成最大的优点,最大的愚笨说成最高的智慧,以“麻木你的知觉”。
 
       也有一种称赞是助人成善的,这就是所谓“鼓励的称赞”。许多贤臣曾以此术施之于他们的君主。当称颂某人是怎样时,其实他们是在暗中指点他应当怎样。
 
       有些称赞比咒骂还恶毒,这就是那种煽动别人嫉恨你的称赞。此即所谓“最狠的敌人就是正在称颂你的敌人”。所以希腊古人说:“谨防鼻上有疮却被恭维为美”。犹如我们俗话常说的“舌上生疮,谨防说谎”一样。
 
      即使是好心的称赞,也必须恰如其份。所罗门曾说:“每日早晨,称赞你的朋友,还不如诅咒他”。心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就反会招来轻蔑和嫉妒。
 
       至于一个人自称自赞,----除了罕见的特例以外,更是会适得其反。人唯一可以自我夸耀的只有职责。因为承担重大的职责是有权引以自豪的。罗马那些哲学家和大主教们,非常看不起从事实际事务的军人和政治家,称他们为“世俗之辈”。其实这些“世俗之辈”所承担的职责比他们于世有用的多。因此《圣经》中的圣保罗在自夸时常先说一句话:“我说句大话”;而在谈到他人使命时,却自豪地说:“那是我的光荣而骄傲的职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