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 启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帝啟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饗諸侯于鈞臺。諸侯從帝,歸于冀都,大饗諸侯于璿臺。
二年,費侯伯益,出就國。王師伐有扈,大戰于甘。
六年,伯益薨,祠之。
八年,帝使孟涂如巴涖訟。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天穆之野。
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于西河。
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百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
十六年,陟。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帝启①曰『会』。
①启,【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译】帝启的名字叫『会』。
【案】引【路史·後纪】卷十三并【注】。
益①干②启位,启杀之。
①益,即伯益,一称『伯翳』、『柏翳』、『大费』,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善于畜牧和狩猎,舜任其为虞,后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
②干,冒犯、冲犯。
【译】伯益冒犯了启的王位,启杀了他。
【案】引【晋书·束皙传】。类见【史通·疑古】及【杂说上】。
【比义】【墨子·尚贤上】:『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意皆与【纪年】同。然【孟子·万章上】:『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越绝书】卷三:『夏启献牺于益。…益与禹臣于舜,舜传之禹,荐益而封之百里。禹崩,启立,晓知王事、达于君臣之义。益死之后,启岁献牺牲以祠之。』谓启继位有道,意与【纪年】相异。
夏后开①舞九招②也。
①夏后开,即夏后启,为避西汉景帝刘启讳,汉人改『启』为『开』。
②九招,招音韶,通『韶』。九招,上古乐曲名,传说为夏后启窃天乐【九辨】和【九歌】,经过改制而成。
【译】夏后启伴随九韶乐曲起舞。
【案】引【山海经·大荒西经】【注】。类见【路史·後纪】卷十三上【注】。【路史】引【纪年】在『启登后九年』。
【比义】【帝王世纪】:『启升后十年,舞九韶。』【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大荒西经】:『开上四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皆言夏后启舞九韶之事。
启征①西河④。
①征,征伐。
③西河,地望主要有古卫国说、河南安阳说、龙门至华阴说、古汾州说、蒲州山西永济、安邑一带说、陕西郃阳说等,我们认为西河地望当在晋西南临猗一带。
【译】夏后启征讨西河。
【案】引【北堂书钞】卷十三。类见【路史·後纪】卷十三上【注】、【国名记】己。【路史·後纪】卷十三【注】征西河在启『二十五年』。
【比义】【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启三十五年,征河西。』可参。
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译】夏后启在位三十九年死去,时年七十八岁。
【案】引【真诰】卷十五【注】。另【路史·後纪】卷十三上【注】引作:『启二十九年,年九十八。』【存真】依此作『二十九年陟,年九十八。』并注:『【真诰】十五引作「即位三十九年」云云,此传写之伪也。禹娶涂山而生启,在尧老舜摄之时,则启嗣位时,断不止三十九岁。』【订补】亦谓启继位时三十九岁,引作『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辑证】标点改作『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是。
【比义】【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帝启在位九年,年八十余而崩矣。』异于【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