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刀锋》:生而为人,谁不是活在枷锁之中?

毛姆被誉为“史上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

他的书自带光芒,是很多名人作家的超级偶像

张爱玲就曾说:“我承认自己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

村上春树也表示,《毛姆全集》应该流芳百世,他简直爱不释手,

而更多普通人,也都坦言自己会将毛姆的作品视为“人生必读的梦想之书”,

那么,毛姆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赢得那么多人的喜欢呢

熟悉毛姆的作品的人都读过他大名鼎鼎的《月亮与六便士》,而我们今天带来的却是毛姆的另一部经典小说《刀锋》,

大家好,接下来给大家讲述一个“走出迷茫,自我救赎”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拉里作为空军飞行员参与了战斗,

一次执行任务,他和好友遭遇了严重的空袭,年轻的好友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救了他,这件事对拉里影响很大

不久,战争结束,拉里退役回到了家乡芝加哥,作为战斗英雄,他可以享受很多优待,

  • 名牌大学的校门为他敞开,
  • 轻松多金的工作任凭挑选,
  • 而且,还和豪门千金伊莎贝尔订了婚,

可以预见,拉里的人生将一片坦途、顺风顺水

但这光鲜亮丽只是看在外人的眼里,而拉里自己则觉得人生迷茫、前途困顿

近日,空军作战时的画面,以及战友牺牲时的脸反复在他脑海中浮现

每当这时,拉里都闭上眼睛,在想象中感受飞机飞上云端,与湛蓝的天融为一体后,再俯冲而下的快感,

只是再睁开眼后,世俗生活的名利争夺更加让他厌烦

拉力觉得自己不能跟随周围的人从俗而活,

万里高空给了他超脱生命的豪迈,而好友的死又将他拽回残酷的现实,被造化无常玩弄的生活真像对他的讽刺,

但不管怎样,从战场上回来的拉里已经和庸俗平凡的生活格格不入了,为了找到活着的意义,拉里决定辞别亲友,独自游历世界

一番告别之后,拉里放下所有,毫无牵挂地出走了,

但他的行为在未婚妻伊莎贝尔、好友苏菲以及成功人士艾略特的眼中,是荒唐而不切实际的,

在信奉劳动致富的美国精英看来,拉里游手好闲、无所作为,已经成了不上进的典型,

他们质疑和反对拉里的人生追求,并自以为是地坚持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空洞幻想,却不知道他们自己本身也都活在无形的枷锁之中

作为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对拉里不入世的行为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

虽然她并不认为拉里是一个多么自私无情的人,但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的未婚夫如此“佛性”,

伊莎贝尔与拉里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完全不同,

她在繁华热闹的芝加哥长大,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使她娇纵任性,平凡的出身令她早早地深谙人情世故,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伊莎贝尔逐渐成长为一个坦诚而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所以,当耀眼的钻石和旅途中的廉价餐厅相遇时,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拉里,转头嫁给了对她一往情深的富家公子格雷,

青梅竹马的两人自此分道扬镳,但双方都不觉得可惜,因为拉里和伊莎贝尔简直就是一静一动的两个极致,注定走不到一起,

他们一个向往天空,一个立足大地,一个献身于灵魂的救赎中,一个沉沦在利益的毁灭里,

伊莎贝尔从始至终都没有理解拉里所追求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她只甘愿被困在世俗功利的枷锁里

除了未婚妻伊莎贝尔,离拉里最近的女人应该就是苏菲了,她是拉里儿时的玩伴,聪明灵动、文艺诗性,

长大后的苏菲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她恩爱的丈夫和乖巧的儿子

亲眼目睹现场惨剧的苏菲一下子精神失常

从那之后,就开始放浪酗酒,以堕落来报复生命的残酷,

拉里不忍心看到好友沉沦,因为看着因丈夫和孩子过世而伤心痛苦的苏菲,他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碰触战友死亡的自己,

不自觉地,拉里扮演起了治愈医生的角色,并且,这两个拥有相似经历的人最终决定结婚,以相互安抚对方受伤的心灵,

但这个原本可以拯救苏菲的美好打算,却被惯坏的伊莎贝尔阻止了

虽然当初她与拉里是和平分手,虽然她自己也已经有了丈夫和家庭,但得不到拉里的失落感依然让她耿耿于怀

她不能容忍离自己而去的拉里,去娶一个堕落风尘的女子为妻,在伊莎贝尔不择手段的阻挠下,拉里和苏菲最终分开了

于是,生活中的苏菲再次陷入绝望,

其实,比起未婚妻伊莎贝尔,苏菲明显更适合和拉里走到一起

因为他们身上有太多相通之处,都近距离地直面过死亡,也都亲身经历过造化的无常

只是,他们最终选择不同,

  • 一个毅然踏上征途,用余生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 一个选择逃避,在生死边缘挣扎过后就慢慢走上了自我毁灭的深渊,并最后倒在生活苦难给予的枷锁里沉睡,不愿意醒

叫不醒的其实不只是苏菲,还有艾略特

他是伊莎贝尔的舅舅,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终生混迹于巴黎,

他出身并不高贵,见识也没有多么广博,但是却穷其一生愿意在社交上下功夫

在艾略特的苦心经营下,他最终以品位高雅、亲切和善闻名于巴黎社交圈,并经常成为贵族人士的座上宾,

只是却始终扮演着为公爵贵妇唱颂歌的角色

当然,以艾略特的聪明才智,他很清楚自己极力吹捧的这些贵族们,其中不乏品行恶劣、胸无点墨之徒

但艾略特不在乎,他活得清楚明白,知道既然要仰仗于大人物们而生活,他就心甘情愿被这些人的头衔所蒙蔽,

但可笑的是,步入晚年的艾略特,很快被他引以为傲的名门贵圈所遗忘了

虽然后来他心有不甘仍旧奔走其间,但是已经无法融入,他汲汲一生追求的声望,最后都变成了晚年病床上的一声声叹息

社会名望也成了艾略特一生卸不掉的枷锁

生而为人,我们都曾败给过生活,

伊莎贝尔放不下功利,苏菲丢不掉过往,艾略特终身沉迷名望,而现实中普通的我们,又有哪一个没有自己的枷锁和欲望,

所以,拉里是勇敢的,他能跳出生活的“牢笼”,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毛姆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学会生活得更好更实用的吗?”,

我想的确没有了,因为活得更好既是所有人活着的目标,也是所有人活着的目的

不管你是追求金钱、名誉还是感情,其最终的原因都是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更轻松,

那难道活着的意义就是如此吗?

书中的拉里游历四海,最终顿悟了生活的意义,

他回到了家乡美国,并在出世和入世之间选择了后者,做一个世俗的隐者

他不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也不再畏惧人世间的悲苦,

而是将这些人生体验,当作自己滋养灵魂的养料,从认识自身开始,逐渐认识生命,

也许,追逐真知的过程就是生活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