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装备

编辑推荐

 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与彩色实物图,打造全新的装备类百科全书,囊括各国*具特色的单兵武器、服装,是军迷朋友和收藏家不可错过的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单兵装备005》以单兵装备为主题,由相关领域爱好者和研究者撰写,通过专业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近现代单兵装备的发展和变迁,为历史爱好者和军迷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参考,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参考意见。全书从四个部分,冲锋枪在英国曾被认为是“一个绅士应当永远不使用”的武器,然而随着战火在欧洲大陆蔓延,英军也不得不尽快为自己寻找一款不那么“绅士”的武器了;英国是早使用坦克的国家,德国则是世界上早进行反坦克作战的国家。在经过第*次世界大战仓促的反坦克实践过后,德军对于单兵反坦克装备又有怎样的认知呢;如果说空心装药破甲弹与火箭的结合为反坦克作战带来了一场革命,那么巴祖卡就是这场革命的弄潮儿,本文将为读者介绍这种火箭弹的作战历程;越南战争期间研发的M-1967装具系统用更加轻便耐磨耐腐蚀的尼龙面料替换掉传统帆布材料,为现代美军装具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指文战甲工作室,由众多单兵装具、战术、轻武器、部队史等研究专家、收藏家、作家和研发参与者组成,通过对古今中外单兵装备的发展研究、实物细部展示、战术运用、作战战例、收藏鉴赏,将系统的研究、通俗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来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世界军警装备文化盛宴。

内页插图

目录

绅士的武器——二战英联邦国家冲锋枪发展史
冲锋枪在英国曾被认为是“一个绅士应当永远不使用”的武器,然而随着战火在欧洲大陆蔓延,英军也不得不尽快为自己寻找一款不那么“绅士”的武器了。

德国单兵反坦克装备1917-1945(中)
英国是最早使用坦克的国家,德国则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反坦克作战的国家。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仓促的反坦克实践过后,德军对于单兵反坦克装备又有怎样的认知呢?

上帝保佑巴祖卡——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征战史
如果说空心装药破甲弹与火箭的结合为反坦克作战带来了一场革命,那么巴祖卡就是这场革命的弄潮儿,本文将为读者介绍这种火箭弹的作战历程。

风起雨林——M-1967 轻量化装具系统
越南战争期间研发的M-1967装具系统用更加轻便耐磨耐腐蚀的尼龙面料替换掉传统帆布材料,为现代美军装具奠定了基础。

精彩书摘

  英国司登冲锋枪发展概述

  司登冲锋枪的发展

  二战爆发后,为了应对战争对冲锋枪的巨大需求,英国伍尔维奇(Woolwich)皇家兵工厂的监察官雷金纳德·谢泼德(Reginald Ⅴ. Shepherd)少校与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制造厂(RSAF)的哈罗德·约翰·特平(Harold John Turpin)两位设计师共同设计了司登冲锋枪。“司登”(STEN)一名取自Shepherd的首字母“S”和Turpin的首字母“T”,“EN”则取自恩菲尔德兵工厂(Enfield)的前两个字母。

  1893年2月12日,特平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埃利斯,这里也是马克沁-诺登费尔特公司(后来发展成为维克斯-马克沁联合公司)的生产基地。特平长大后在这家公司从事绘图工作,协助公司进行多种自动武器的开发,显露了枪械设计方面的才能。1920年,特平转到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工厂的绘图中心工作,在二战爆发时已经升迁至该绘图部门的负责人,并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兵工厂遭德军空袭后,绘图部门转移到了赫特福德郡的柴斯罕特附近,在这里特平与谢泼德成立小组,开始了英军冲锋枪的研制工作。

  谢泼德生于1892年,获得过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一战爆发后报名参军,战后于1922年以军人的身份被安排到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工厂的设计部门,担任军用轻武器检验官,积累了许多轻武器的相关知识。后来谢泼德接受BSA公司的邀请,参与该公司冲锋枪的开发工作。当时,他选择的合作伙伴就是在恩菲尔德结识的设计部门绘图员特平。英国政府命令恩菲尔德兵工厂研制冲锋枪时,两人被同时选中参与这项工作。

  为了便于生产,军方提出了以下要求:

  1.冲锋枪不能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制造;

  2.生产工艺尽可能避免传统的切削加工,要以冲压加工为主;

  3.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要控制在25先令以内。

  1941年1月8日,在研发命令下达仅仅36天后,谢泼德和特平完成了司登冲锋枪的试制型设计。该枪的官方名称为“Carbine Machine Sten”, 二战初期,英国将冲锋枪命名为“Machine Carbine ”,但并不是指该英制冲锋枪是由步枪改装而来的卡宾枪,只是一种命名方式罢了。

  司登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由于弹匣在左侧供弹,看起来怪模怪样。由于它采用国际通用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匣可以与德军MP-40型冲锋枪通用,因此英军士兵可以直接为司登冲锋枪装上缴获的德军弹药。

  司登冲锋枪设计简单、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于在战时大量生产,当时英国生产一支司登冲锋枪的造价只有10美元,而从美国进口的冲锋枪单价可达45英镑。该枪于1941年投产,1943年产量达到巅峰,每周可达47000支。1941至1945年间,共有400万支各型号司登冲锋枪问世,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制造厂(RSAF)、伯明翰轻武器公司(BSA)、法贾克利(Fazakerley)皇家兵工厂和加拿大的长枝兵工厂都参与了司登冲锋枪的生产。英国人自己研制了繁多的司登冲锋枪子型号,包括MkⅠ、MkⅠ*、Mk Ⅱ、Mk Ⅲ、Mk Ⅳ、Mk Ⅴ、Mk Ⅵ和Mk Ⅱ(S),战时及战后由外国制造的变型枪和发展子型号也有许多,阿根廷、法国、比利时、挪威、丹麦、波兰等国家都生产了各具特色的司登冲锋枪,该枪甚至也被二战末期穷途末路的德国人仿造,用来弥补战争消耗或用于阴谋破坏活动,其影响之广泛可见一斑。

  司登冲锋枪从1941年末期开始装备英国本土部队,随着产量不断提高,陆续装备到海外的英军和英联邦部队。该枪因其丑陋的外形,在部队中获得“水管工的噩梦”、“水管工的怪胎”、“臭屁枪”等各种不雅绰号。司登冲锋枪产量巨大,也许是因为该枪在生产过程过于简化,战场上的英军士兵经常抱怨,甚至认为司登冲锋枪“喜怒无常”,因为即便枪机锁住,枪支掉落在地时偶尔也会走火;一些冲锋枪的快慢机出现毛病,出现拨到全自动时冲锋枪只能够单发射击,而拨到半自动时却能够连发射击的窘相;一些部队还反映司登冲锋枪在战场上会出现卡壳、枪机失灵的情况。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1942年5月27日英国SOE派出捷克斯洛伐克士兵约齐夫·戈巴克(Jozef Gabsik)行刺纳粹头目莱因哈特·海因里希的行动,戈巴克在海因里希坐车经过时突然掏出司登冲锋枪,却因为枪机失灵而错失良机,幸好战友投掷的手榴弹将海因里希炸成重伤。尽管司登冲锋枪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遭到使用者的诟病,但无可厚非的是,简单工艺所带来的巨大产量正是战争中数量第一、质量第二的鲜明写照。1944年反攻西欧大陆之时,英国步兵、空降兵以及欧洲战场的英联邦部队基本全部换装了司登冲锋枪,该枪俨然成为同盟国阵营中与美国汤姆森、苏联波波莎冲锋枪齐名的英系冲锋枪的代表作。

  除了装备英军和英联邦部队之外,司登冲锋枪也广泛装备英军旗下的自由波兰军、自由捷克斯洛伐克部队以及在英国组建的由荷兰、比利时、挪威等流亡人员成立的正规部队。由于司登冲锋枪便于拆卸,该枪大量被空投给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波兰、南斯拉夫等国的反纳粹游击队。二战结束后,司登冲锋枪继续在英国、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服役,曾在朝鲜战场中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陆军所装备司登冲锋枪才被斯特林冲锋枪全部取代,换下的司登冲锋枪替代海军装备的兰彻斯特冲锋枪后又继续服役了一段时间。

  战后,司登冲锋枪根据英国轻武器新式命名规则被依次命名为L50(司登Mk Ⅱ)、L51(司登Mk Ⅲ)和L52型(司登Mk Ⅴ)。在1956至1962年的北爱尔兰冲突中,英军和爱尔兰共和军都装备了司登冲锋枪相互厮杀。二战结束后,大量过剩的司登冲锋枪流入了其他国家,在中国解放战争、第一次与第二次中东战争、希腊内战、马来亚危机和印巴战争中都可以看到大量司登冲锋枪的身影。越战期间,美国游骑兵部队少量装备了安装消音器的司登冲锋枪。1984年,印度总理辛迪亚·甘地也正是被她的锡克族保镖使用司登冲锋枪打光全部32发子弹杀害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墨西哥反政府武装萨帕塔游击队仍然将司登冲锋枪作为制式装备。

  司登Mk Ⅰ与Mk Ⅰ*型冲锋枪

  9毫米口径司登MarkⅠ和MarkⅠ*冲锋枪由苏格兰的辛格工业制造公司独家生产(该公司原名为“辛格缝纫机械制造公司”),金属制造行业的一些小公司也会供应部分零件。MarkⅠ型冲锋枪由英国军方1940年评估的原型枪直接发展而来,1941年3月7日被军方正式采纳,第一批量产型于1941年10月20日交付军队。最初设计的司登Mark Ⅰ冲锋枪采用管状外罩内套枪管设计,弹匣插槽焊接在枪身左侧,呈水平凸出,枪口处安装有楔角形消焰器。其机匣前部安装有木质前扶手,并一直延伸至前部末端,与可折叠木质握把相连。枪托采用上下两根金属管,末端由一块扁平金属片相连,部分MarkⅠ早期型(一些资料也将其称作司登MarkⅠ空军型)的枪托肘腕部设置有短木板,而绝大部分生产的MarkⅠ标准型则取消了这一短木板设计。司登MarkⅠ*冲锋枪是MarkⅠ型的设计简化版,为了便于生产而进行了局部改进,省略了木质扶手和前握把,并采用冲压钢组件包裹枪机,消焰器也从设计中消失。战争中总共有30万支MarkⅠ和MarkⅠ*冲锋枪交付部队使用。

  司登Mk Ⅱ型冲锋枪

  早在司登MarkⅠ系列冲锋枪装备英军之前,MarkⅡ型冲锋枪的生产合同就下发给了军火生产商。英国人急于批量生产司登MarkⅠ冲锋枪的后续型号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工艺复杂的MarkⅠ型冲锋枪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军队扩充的需求,MarkⅡ型造价更加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其二,英国人正在组建的空降部队需要装备一款设计更加紧凑的制式冲锋枪,而Mark Ⅱ型恰恰满足了这项要求,还共用了很多已经批量生产的MarkⅠ冲锋枪零部件,如枪机组件和弹匣等。

  司登Mark Ⅱ型冲锋枪全重约3千克,射速540发/分钟,有效射程大约为180米。该枪与MarkⅠ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拆卸的枪管和可旋转的枪匣插槽组件,此外Mark Ⅱ型还删除了枪口消焰器。该枪的枪管为冷拔管制造,并没有完全植入枪体,而是采用直径与枪身相同的枪管螺环套管将枪管和枪身固定。螺环套管上带有3排共9个散热孔,射击时辅助枪管散热。在枪身没有安装准星、枪管和螺环套管情况下,弹匣插槽件可以向下旋转至与扳机平行位置以便节省运输箱空间。Mark Ⅱ冲锋枪枪机装置套件采用与MarkⅠ*相同的冲压金属件制成,并采用一对螺栓与其他部件固定。Mark Ⅱ冲锋枪以及后续生产的司登冲锋枪枪身后部都采用统一样式的枪机保险切口槽,当枪机向后拉动并轻微逆时针旋转机柄时,枪机会被锁住以防走火。为此,枪机侧面制造有小尺寸的球面凹口供分离杆头驳放。这种枪机被命名为MkⅠ*,采用与MkⅠ型枪机完全的材料和工艺制成,其替代型则采用铜铝合金压模工艺制成。战争中,共有260万支司登Mark Ⅱ冲锋枪问世,其制造商遍及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也有超过100家小工厂成为冲锋枪零件的专业供应商。

  ……

(0)

相关推荐

  • 英国枪史图册全篇(1966-2021)

    本期为英国篇的全篇武器介绍,因为该主角是典型的海权国家和轻武器工业萎缩的代表,严重缺乏轻武器生长的土壤,所以本期与前几期的出场的主人公会有严重的落差感,这里提前预警. 这一期主要梳理一下英国这一百多年 ...

  • 蒙古骑兵的单兵装备

    蒙古骑兵的单兵装备

  • 美国单兵装备——M60机枪

    M60机枪是美国制的7.62x51毫米NATO口径通用机枪.M60机枪作为支援及火力压制武器,为各国的机枪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技术标准.由于它火力持久,曾经在美军广泛装备,甚至在UH-1直升机机身 ...

  • 消失的军队系列:“红色白鹰”——波兰人民军的单兵装备

    又到了喜闻乐见(并不)的单兵装备环节,我们要来看对华约各国都产生不小影响的波兰单兵装备. 套上网罩.涂有"皮雅斯特之鹰"的Wz.67钢盔是LWP的最著名标志. DeviantArt ...

  •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单兵装备

    Vz.60时期的步兵行头. 迷彩与作战服 回到"国民阵线"重组武装的1945年,人们能轻易地透过迷彩服判断个别兵员先前的参战地点.比如有西线归国军人穿着的英制"Bushs ...

  • 单兵装备好不等于兵好——马岛时期的阿根廷单兵装备

    斯坦利港,1982年4月. 拎着个人物品进入穆迪溪军营的阿军. 踏入1980年代,越演越烈的经济问题让阿根廷军政府面临统治危机,无力挽救局势的加尔铁里总统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转移国内矛盾. 82年3月1 ...

  • 德军二战时的单兵装备怎么样穿在身上没多少,脱下来铺满一地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纳粹德国率先发动起来的一场侵略战争,但不能否认的是,德国的军事上在当时西方国家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虎式坦克.还是喷气式飞机,亦或是火箭的发明,这些黑科技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 ...

  • 吹箭加入我军单兵装备包,用好破敌与无形,带激光瞄准瞬间高大上

    说起吹箭,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隔壁岛国忍者.还有古装电视剧里的刺客,这些人往往昼伏夜出,靠着一支吹箭百米之外取人性命.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电视剧中更多只是演绎,现实生活中,吹箭往往总是被忽视. 在 ...

  • 二战日军单兵装备还原,看完后网友吐槽:差点被抗日剧骗了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武器装备还有综合战斗力都是全面碾压我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火力.支援能力.覆盖打击能力上,日军拥有自己的装甲部队和空军,通过它们进行支援,步兵能够有效的进行推进 ...

  • 二战单兵装备:日军常用的轻、重机枪

    二战期间,在日本陆军中,步兵被称为"军的主兵",在战场上承担着最多的任务.装备日本步兵的最为重要的轻武器是步枪.刺刀.轻机枪.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在1930年,日本陆军装备还算较好 ...

  • 反恐特种部队单兵装备之防弹装具

    反恐特种部队队员执行的是与极度危险的罪犯以及恐怖分子有关的作战行动,他们在行动中遭到枪击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为反恐特种部队队员配备防弹装备非常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恐特种部队队员需要进行快速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