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唐诗解读——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注:
戍鼓:傍晚时分戍楼上敲击的禁鼓声。
秋边:一作“边秋”,边塞的秋天。
一雁:独雁。
况乃:更何况。
解读:
乾元二年(759)九月,史思明的部队占领了汴州,并西进东都洛阳,河南、山东等陷入困境极度动荡之中。此时远在秦州的诗人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心中万分焦急和紧张,他的四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全无,各种无穷的思念、担忧、迷茫涌上心头,这首诗就是诗人这段感情的记录,又很久没有他们的消息,杨伦认为此诗“凄楚不堪多读”,我以为也是如此。
全诗共八句,分两大部分,上半部分写朋夜,借景抒情,渗透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后半部分直抒胸臆,表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首联以“戍鼓”“雁声”起笔,着力渲染月夜凄清冷寂的氛围,也为全诗后半部分抒情写意蓄势。此时的诗人身在边陲之地秦州,忽然听到一声苍凉的戍鼓声,远看城外,人行已绝,周围的一切显得荒寂与冷清,就在此时,忽然耳际传来一阵雁鸣,循声望去,原来是失群的孤雁在飞,不时发出凄厉的叫声。“雁行”原是比喻兄弟间相互依存,而诗中的“一雁”却表现诗人与自己的弟弟之间天各一方,无所依傍的生存状态。虽然诗人没有在这一联说出来,但我们从整首诗歌意境内中去仔细品味,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这种心情。
颔联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时令已进入白露,晚上独自一人在孤寂寒冷中想起了远方的故乡,故乡中的亲人,不知他们此时此刻身在何方,是否也像“我”一样望月思怀。边塞的月亮沾满了漫天的黄沙和战争的硝烟,变得伤痕累累、朦胧不清,哪有我故乡的月亮明亮呀!这真是“月是故乡的明”。这里诗人完全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思念的不仅仅是家乡皎洁的月亮,更是自己美丽的家园,温馨的家庭。这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也突出了对故乡的感念之情。
这两句是诗人个人主观情感色彩之后心理暗示与心理幻觉,但从诗人肯定的语气来看,给人印象却是极为深刻的,其实按照正常语序来说,这两句应为“今夜白露”“故乡明月”,然而诗人却将“露”“月”提至句首,随后以“今夜白”“故乡明”肯定,中间连缀词用“从”“是”,这在诗词上显现出一种瘦劲之美,让人读后,感觉今年白露是诗人经历最寒冷的一次,今天晚上家乡的月亮是普天下最明亮最可亲,这种极具不合情理的事情,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极具情味,故宋人王得臣曾对这一联进行了高度肯定,他认为:“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全诗最后四句转入直接抒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概括地写出了安史之乱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诗人由天空中的月亮转入对兄弟离散之情的书写,过渡自然。在无休止的战乱中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毁于一旦,诗人与兄弟们逃避战乱,路途中离散,各自东西,天涯海角,生死未卜,在这烽火连天的战乱之际,又该向谁去打听?他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正遭受着战乱的蹂躏和摧残,居无定所,漂泊流浪?“无家问生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焦虑不安、沉痛悲愤之心。
尾联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家园已毁,亲人离散,捎去的书信也无音信。在这战火遍地的年代,诗人的眉宇间挂满了忧伤和焦虑,因为生死茫茫难预料啊。因为现在还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够“休兵”,“况乃”二字将诗人仅存一点期盼和念想彻底粉碎。
纵观全诗,这首诗更像是诗人在那个特定的战乱年代里发出的一声沉重的叹息,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想、所念,充满了凄冷、忧虑、哀伤。其实诗人渴望的只是一处安静的田园、一张宁静的书桌,家人团聚在一起。奈何战乱颠簸了岁月,连片刻的安宁也成了一种奢求。